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的30年时间里,尤其是1992年底全州进入战后恢复建设发展,实行全面对外开放的近20年时间里,文山州委、州政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高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和支持帮助下,全州各级党委政府结合边疆和少数民族众多的特点和实际,带领各族人民发扬艰苦奋斗、后来居上的拼搏精神,努力奋发图强、开拓进取,在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中奋力追赶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步伐,走出了一条具有边疆特征,又有文山特点的跨越式发展之路。进入21世纪以后,全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追赶式、跨越式的发展中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快速发展时期,全州彝族人民同其他各族人民一道,不断加快改革发展步伐,彝区生产生活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的30多年时间,尤其是1992年底以后开展战后恢复建设、全面实行对外开放的近20年时间里,全州经济社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经济总量不断迈向新台阶,经济实力明显增强。1978年,全州国内生产总值仅有3.2亿元,1992年全州全面实行对外开放的当年增加到了17.6亿元;到“九五”末期的2000年增加到71.4亿元,2003年突破了100亿大关,2007又突破了200亿大关,达到了208.3亿元;2010年又突破300亿大关,达到了329.85亿元。1978年到2007年,年均增长幅度达8.8%,人均生产总值由133元增加到6126元。2007年,全州财政总收入由1978年的0.23亿元增加到22.3元,增长了96倍,年均增长17.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2.6亿元,年均增长14.8%。
改革开放以来,全州经济结构在调整中不断优化,一、二、三产业比重由1978年的71∶11∶18调整到2007年27∶35∶38,总体上呈现出了第一产业比重逐步下降,第二产业稳步上升,第三产业平稳发展的良好发展态势。在各产业内部,农业以市场为导向,在不断推进种植业、养殖业结构调整中,种植业比重逐年下降,林、牧、渔比重稳步上升。传统的工业产业改造取得明显成效,矿电产业、生物产业发展加快,烟草、电力、有色金属和医药制造业等逐步成为支撑全州工业发展的主导力量。商贸饮食、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持续保持较快增长;旅游、房地产、社会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呈现出了快速发展态势;非公有制经济在全州经济发展中比例不断上升,2007年达到了47.2%,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崭新格局。
1992年开始战后恢复建设和全面实行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实施“工业强州”战略,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后的工业园区建设,工业在不断加快发展中越来越凸显出了推进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1978年全州工业总产值仅为0.7亿元,到1992年也只有5.28亿元;2007年迅速增加到了154.8亿元,与1978年比,增长了176倍,年均增长率达19.5%。生物药业、矿冶、电力、建材和农特产品加工等重点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工业整体素质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逐步增强,新型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越来越明显。
经过30多年来的改革发展,尤其是1992年以来的不断加快发展,全州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升,以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农科技术推广应用为标志的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加强,农村经济全面发展。2010年,全州农业总产值达120.067亿元,比1978年增长了21.54倍,年均增长达12%;主要农产品产量持续增长,粮食产量达127.57万吨,比1978年增长1.2倍,年均增长2.6%,粮食平均亩产从128公斤增加到193.9公斤;农业人口平均有粮从234公斤增加到366.9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从72元增加到2806元,增长25.5%。三七、烤烟、辣椒、畜禽、水果、香料等农产品产量都有大幅度提高。在不断增强农村经济活力的同时,不断满足和丰富了城乡人民生活需要。杂交水稻、杂交包谷广泛推广,农作物配方施肥、地膜覆盖技术的应用,水稻育秧和栽插技术的不断更新、规范化种植技术的不断推广应用、新品种的不断选育和推广、冬春农业开发规模的扩大和农业机械化水平的逐步提高,以及农业产业化和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的逐步发展壮大,成为了科技兴农的重要推动力量。
全州经济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中央和地方资金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十五”规划以后,州、县(市)各级党委、政府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着力推进农田水利、交通能源、城镇基础设施、房地产业开发等领域的投入力度,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农田水利建设步伐加快,全州城乡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到2007年,全州固定资产投资达141.1亿元,比1978年增加了644倍。在这些投资中,由于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力度的不断扩大,州外、省外及国外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十五”期间,全州累计引进国内企业444家,投资项目687个,投资额累计达57.73亿元;审批国(境)外投资企业48家,利用外资1421.68万美元;引进资金占“十五”期间全州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28%。随着文山机场的建成通航、衡昆高速公路文山州段的全线贯通,以及云南最近出海口—富宁港的开工建设、云桂铁路文山段的动工建设,全州道路交通条件明显改善,“水陆空”立体大交通格局逐步形成。衡昆高速公路横贯平远、稼依、维摩等彝族主要聚居区,为这些地区加快发展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开始建设的云桂铁路文山段工程,也将通过彝族主要聚居区的新店、腻脚、平远、稼依、维摩、天星、锦屏、树皮、干河、珠琳等乡镇,又将为这些彝族地区加快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和机遇。一批乡村彝族农民在城镇化建设中,逐步离开农村进入城镇,参与到城乡统筹建设发展中来。
1992年以后的14年,是文山州加快发展的14年,同时也是全州彝区经济社会发展变化最快的14年。十多年间,在各级党和政府及各相关部门的帮助和支持下,加上彝族人民自身的不断努力,彝族地区的农业、交通基础设施和能源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新的农业科学技术的不断推广应用,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不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优质高效农牧业,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同时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力度,彝区经济发展呈现了几倍,甚至十几倍的快速增长。彝族主要聚居区的文山、砚山、丘北三县(市)发展较为明显。“十一五”期间,文山市的地区生产总值连年实现新突破,2010年突破了百亿元大关,达到了100.1亿元,是“十五”末年的2.3倍,年均增长率达15.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83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547元,年均分别增长11.1%和20.4%。2010年,砚山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1.64亿元,比“十五”末年增长了1.3倍,年均增长率达13.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了6531元和1416元,年均分别增长达12.5%和14.3%。2010年,丘北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3953亿元,比“十五”末年增长了1.05倍多,年均增长2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14049元和2636元,年均分别增长了21.5%和14.9%。
“十五”规划以后,尤其是“十一五”规划期间,随着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不断加大对贫困地区扶贫开发的支持力度,州委、州政府在大力组织实施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云南“桥头堡”建设和文山对外开放“新高地”建设的同时,先后制定了《关于加快“十一五”扶贫开发进程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边远少数民族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进程的实施意见》,采取了扶贫三项建设大会战、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整乡推进扶贫开发,以及产业扶贫、信贷扶贫、社会扶贫、挂钩扶贫、易地搬迁,革命老区开发建设、特困民族群体集中帮扶等一系列扶贫开发和扶贫攻坚。仅“十一五”期间的5年间,全州就累计投入了各种扶贫资金69.4亿元,实施整村推进项目3746个,新建和改造农村公路7150公里,建成山区“五小水利”工程15.2万件,建设小水窖10.34万口,解决了66.5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改造中低产田地100万亩,有效改善了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同时建起了2.6万户农村地震安全工程,改造农村危房1.86万户,使农村群众的居住条件大为改善;投放科技和产业扶贫资金3.5亿元,发放小额扶贫贷款14.59亿元,扶持24.44万户农民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投放1.7亿元信贷资金,扶持33家企业种植油茶40万亩,核桃110万亩,以及发展辣椒、甘蔗、茶叶、蔬菜、水果等特色种植业,大大加快了贫困地区的脱贫发展进程。与此同时,新建乡镇卫生院95个,农村卫生室648个;排除农村学校D级危房51万多平方米,新建和改扩建校舍74万平方米;新建乡镇综合文化站72个,农家书屋468个;全面完成了20户以上通电的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46.3万群众得到了最低生活保障,实现了应保尽保。其间,还完成了人工造林336.4万亩,封山育林83.8万亩,改造中低产林70万亩,建成沼气池8.8万口,推广节柴灶3.1万户,建起了太阳能板1万平方米,农民人均纯收入由“十五”末2005年的1365元增长到2806元,净增了1441元,年均增长11.7%。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整村推进建设中,按照中央关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采取沼气池、小水窖、民房改造、乡村公路和适用科技培训“五位一体”的建设方式,着力实施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发展、生态保护和精神文明建设,大力推进开发式的温饱村、生态村、文明村、小康村建设,使文山市的追栗街镇、塘子寨、姑娘寨,砚山县的土锅寨、红舍克,丘北县的仙人洞、法果,富宁县的龙洋等一批彝族聚居村寨的村容村貌和人的精神面貌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逐步实现了生活富起来、环境好起来、村容美起来、班子强起来的目标。同时积极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外出务工,让数万彝族青壮年在外出打工挣钱的同时,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提高了技能,增强了致富本领。
文山市追栗街镇是一个彝族人口占50.2%的彝族聚居贫困地区,过去经济发展不但缓慢,而且稳定性很差,2007年以前,全镇贫困发生率高达35.4%。到2008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也只有1160元,比全市和全州农民人均纯收入还分别少1316元和867元。2009年,追栗街镇被列为全省21个扶贫开发整乡推进试点乡镇之一,采取群众自筹为主,政府补助为辅,动员群众积极投工投劳、献工献料等方式,对之前还未进行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的所有53个自然村全部实施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全部工程采取“一挂二帮四整合”的办法全面推进,即领导挂钩;单位、社会帮扶,村民互帮;整合专项投入、部门投入、社会投入和群众投入,整合各种扶贫资金1.1亿元投入工程建设。产业建设上,在巩固烤烟、甘蔗、柿子等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培育核桃、油茶、大牲畜养殖等特色产业,优化了产业发展基础,全镇66个村的村容村貌得到了有效整治,实现了“五强八有九提高”的目标,即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基层组织、农民群众的基本生产和生活保障能力五方面都得到了增强;所有农户都有了安居房、庭院,有了沼气池、卫生厨房、卫生畜厩、卫生厕所四配套的住房居所,有生产生活用水,有高稳产农田地,有增收项目,有致富技术,有电视看;实现了农民收入提高、生活水平提高、群众素质提高、发展速度提高、发展质量提高、党建层次提高、环境质量提高、村寨形象提高和群众幸福指数提高。2010年全镇农民人均有粮463公斤,比1990的228公斤增长了1倍多;农民人均收入从2008年的1160元增长到4551元,增长了3.9倍多,成为全省整乡推进扶贫开发典型。
分布在丘北县官寨、舍得、腻脚、双龙营、树皮等乡镇44个村寨的2704户共12375个人口的彝族支系姑尼人或姑纳人(即僰人),是文山州最贫困的民族群体之一。“十一五”期间,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帮助下,州、县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按照“三年解决温饱,五年达到其他民族中等发展水平”的扶贫开发目标,整合各种扶贫资金,组织相应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姑纳人(僰人)村寨进行一次性规划,分步实施扶贫开发,从转变人的思想观念和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入手,增强村民自我发展意识和发展能力,优先解决群众最迫切、最需要解决的建设项目,逐步培育有支撑力的产业项目。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强农田水利、人畜饮水、村寨道路和村民住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先后投入各类资金15327.68万元,其中专项资金4428万元,部门整合资金4087.5万元,群众自筹资金和投入劳力折算资金6812.18万元,先后对44个姑纳(僰人)村寨全部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加快了这些贫困村寨的经济社会发展步伐,贫困面貌大为改观,达到了基础设施基本完善,增收渠道拓宽,产业发展初现,群众思想观念转变,温饱问题基本解决的目标。2010年,姑纳人(僰人)村寨农民人均有粮从2008年的185公斤增加到290公斤,净增了105公斤;人均纯收入从860多元增加到1690元,增长了近1倍。
“十五”以来,尤其是“十一五”期间,随着全州改革开放面的不断扩大和深入,各种建设项目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以及扶贫开发力度的不断强化,全州彝族人民和其他各族人民一样,经济社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时期,村风村貌,人们的衣、食、住、行、用等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也随之焕然一新。
砚山县维摩彝族乡按照巩固辣椒产业,发展烤烟产业,壮大畜牧产业,加大冬季农业开发,拓宽农业发展领域的发展思路,采取政府引导、项目捆绑、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方法,不断加快全乡经济发展步伐。2010年,全乡辣椒种植面积发展到了8万余亩,产值1.5万多元,成为全乡最重要的支柱产业。同时种植烤烟3020亩,烟农人均种烟收入390余万元;发展冬季农作物种植43110亩,收入3500多万元;畜牧业产值增加到2696万元,成为全乡经济发展的半壁江山。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4230元,比1990年增长了24倍多。
砚山县盘龙彝族乡地处文山、砚山两县(市)结合部,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十五”计划以来,乡党委、政府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机遇,结合扶贫开发工程建设,按照一片一片实施,一村一村解决的建设发展计划,组织群众大力开展水、电、路“三通”基础设施建设,使全乡67个自然村全部实现了通路、通电。同时加大对盘龙坝子的综合开发力度,按照稳粮调结构的指导思想和“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引导零星种植向基地种植和专业种植方向发展,以产业链接带动规模化生产,实现了以优取胜,以特取胜。三七、烤烟、辣椒、蔬菜、花生等特色种植业,以及猪、牛、羊、家禽养殖业逐步形成规模。与此同时,利用乡境与县城和州府临近的区位和交通优势,加大市场建设力度,结合扶贫开发加大盘龙集镇建设和小康村建设力度,完善5个农村集贸市场场地建设。同时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先后引进了12家企业到乡境内投资发展,发展优质、高效、绿色产业;发展集休闲、娱乐、健身和观光农业于一体的休闲度假经济,不但优化了全乡经济结构,拓宽了发展渠道,而且还促进了民族文化资源的挖掘、发展和利用,进而促进了全乡经济和社会的加快发展。2010年,全乡农业总产值由2006年的4990万元增加到7217万元,增长了69%;人均有粮591公斤,增长了55.6%;农民人均纯收入2736元,人民的生产生活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发展一度相对滞后的砚山县干河彝族乡,到“十五”以后,乡党委、政府把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作为全乡工作的头等重要大事来抓,从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入手,着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逐步发展规模经营。2006年到2007年上半年,全乡共争取投入资金200多万元,建成烟水工程旱地水窖332口,解决1500多亩旱地烤烟的用水问题;建成了农民饮水水窖100口,解决了一批饮水特别困难人家的人畜饮水困难问题。争取52万元资金修复加固懂瓜蓄水坝,缓解了乡政府驻地及其下游群众人畜饮水和农田用水困难问题。同时结合种植业结构调整,以订单农业的方式,引进种植韩国朝天椒、小米辣,亩产量和产值成倍增长。农作物种植中的粮、经比例从过去的61.6∶38.4调整为57∶43,经济作物比例提高了4.6个百分点。2010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2748元,比1990年增长了17.5倍。
阿舍彝族乡是砚山县丰富的锰矿和煤矿资源聚集地区,但过去这些丰富的资源并没有给当地人民带来多少效益。“十五”期间,乡党委、政府在州、县党委、政府的指导和帮助下,围绕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目标,抓住种植业结构调整、扶贫攻坚、创建平安阿舍三个重点,突出抓好矿冶业、畜牧业两大产业,促进了全乡经济社会发展。2006年,全乡财政收入154.8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比1990年增长了7.2倍。2010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又迅速增长到了2380多元,但全乡农民的主要收入还是靠种植业和养殖业,矿冶业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仍然很小。
文山市东山彝族乡是一个彝族人口占72%的山区乡,过去一直是全市最贫困的乡镇之一。“十五”计划以来,乡党委、政府在市委、市政府的帮助和支持下,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烤烟、甘蔗、辣椒、经济林果种植;结合扶贫开发,大力发展交通、通信、市场、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推进集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使全乡的经济社会迅速加快发展步伐,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条件明显改观。2010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3700元,是1990年的23.4倍。(www.daowen.com)
彝族人口占61%,自然区位条件与东山乡大体相同的追栗街镇,“十一五”计划以来,通过整乡推进扶贫开发,大力开展道路交通、农田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展石漠化治理,大力发展烤烟、辣椒、甘蔗、花生、柿子、商品蔬菜种植,把发展畜牧业和发展畜牧交易市场结合起来;同时依托临近州政府驻地文山城的有利条件,以及境内页岩土资源丰富的优势,引进建材企业发展节能降耗、防污减排达标的制砖业,加快了全镇工业的发展步伐。2010年,全镇农民人均收入达到了4551元,比1990年的158元增长了近28.8倍。通过整乡推进扶贫开发,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面貌开始在全镇展现出来。
地处石山深谷、贫困程度很深的文山市柳井彝族乡,“十一五”计划以来,乡党委、政府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中心目标,在不断调整产业布局,优化产业结构中,不断扩大杂交水稻、杂交玉米种植面积,在提高粮食产量的同时,加快发展烤烟、三七、甘蔗、香艳梨等特色种植业;同时通过大力推广猪人工授精、牛冻精改良,以及发展规模饲养猪鸡等措施发展畜牧养殖业,全乡经济社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2010年,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达7203.3万元,比上年增长了27%;粮食总产量627.96万公斤,比上年增长了5.5%;人均有粮418.2公斤,比上年增长2%;农民人均纯收入2716元,比上年增长了5%,比1990年的174.28元增长了15.5倍。
“十一五”计划以来,文山市秉烈彝族乡党委、政府结合乡境产业特点和优势,在稳步发展当地特产秉烈优质水稻和旱稻、玉米、小麦等主要粮食生产的同时,调整种植业结构,大力发展辣椒、烤烟、花生、薯类和商品蔬菜;同时加快发展生猪、肉牛、肉羊等规模养殖,加快了全乡经济的发展进程。2010年,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达1.1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60元,比1990年的206元增长了17.7倍。
环绕于国家自然保护区老君山周边的文山市坝心彝族乡,盛产多种温凉地区的农作物和经济林木及水果。“十一五”计划以来,乡党委、政府结合地区经济特点和优势,在稳定玉米、稻谷、荞、小麦等主要粮食生产的同时,结合种植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以地区名特产品他披梨为主要特点,同时积极发展适合本乡发展的核桃、花椒、烤烟、黑山羊等五大种植业和养殖业,逐步凸显出了乡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和优势。到2010年末,全乡种植核桃27818亩,花椒2800亩,他披梨3000亩,烤烟861亩,加上其他经济作物4000余亩,粮经比例调整到了6.9∶3.1。2010年,全乡农业总产值3827元,比上年增长26.9%;农民人均产粮739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2995元,比上年增长30.8%,比1990年的162元增长了18.5倍。
位于丘北县中部的八道哨彝族乡,地处国家AAAA级普者黑风景旅游区中心地带,是丘北县西部和北部五乡两镇进入县城的交汇点,省道七江公路横贯东西,交通条件和区位优势明显。全乡有5个行政村,其中有两个是山区,3个是坝区,农业生产条件优越,不但盛产水稻、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还盛产烤烟、辣椒、葡萄、莲藕、油菜及各种蔬菜。畜牧业也比较发达,被省列为商品猪基地和牛羊综合示范区,还是文山州最大的白酒生产地,故有“猪乡酒镇”之称。“十一五”规划以来,八道乡党委、政府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结合乡情实际,抓住县委、县政府实施旅游强县战略这一机遇,发挥地处普者黑国家AAAA级风景旅游区和省道七江公路横贯乡境东西两大优势,培育烤烟、畜牧业两大产业,突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以及莲藕、油菜、葡萄5项重点产业的“1225”经济发展思路,带领全乡各族人民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真抓实干,逐步形成了“一庄一园三司五厂(场)八片区”的全乡经济发展新格局。一庄,即普者黑葡萄文化酒庄;一园,即上海文山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三司,即普者黑酒业有限责任公司、普者黑牧业购销有限责任公司、丘北县塑料包装有限公司;五厂(场),即百福养鸡场、宏科仔猪场、弥勒有机肥料厂、猫猫冲红砖厂和藕粉厂;八片区,即以龙嘎为中心的中草药种植区,以八道哨为中心的养殖和农副产品加工示范区,以大龙潭为中心的养鸡示范区,以豹子坡为中心的优质烤烟种植区,以白莲山为中心的旅游商品开发区,以猫猫冲和七零村为中心的优质莲藕种植区,以横山和马场为中心的蔬菜种植区,以八道哨为中心的葡萄种植示范区。2010年,全乡农民人均收入3146元,比1990年的329元增长了近9.56倍。
地处半山区和干坝区的树皮彝族乡是丘北县主要的辣椒生产基地。“十一五”以来,乡党委、政府在调整产业结构中,紧紧围绕做强做大辣椒优势产业,发展烤烟产业,大力推广应用新农科技术,努力提升种植业和畜牧业生产水平,培育发展经济林果业;同时大力扶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矿业,盘活土地三个经济增长点,在稳步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努力促进多种产业全面发展,进而加快了全乡经济社会发展步伐。2010年,全乡粮食总产量15990万公斤,人均有粮373公斤;主要经济作物辣椒种植面积突破了10万亩,总产值突破亿元,占全乡农业总产值的40.2%;农民人均纯收入2960元,是1990年330元的9.69倍。全乡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只辣椒一项,年收入上万元的人家越来越多。
地处丘北县西南部山区的腻脚彝族乡,省道七江公路和县际腻平公路纵横东西南北,处于文山州的丘北、砚山和红河州的弥勒、开远4县(市)商贸往来交汇点和商品集散地,往来人员多,市场交易一直都很活跃,具有山区小旱码头的特点。在玉米、荞、豆类、白瓜、烤烟、辣椒、马铃薯、花生、萝卜等多种乡内农作物品种中,尤以粉红腰豆和白瓜子最为有名,早已行销国内外。桃子、李子、花红、梨、苹果、花椒等经济林果也有一定的发展优势。黑山羊、黄牛、生猪等畜牧发展优势尤其明显。2005年末,全乡黑山羊存栏37012只,出栏31710只;黄牛存栏15180头,出栏2684头;生猪存栏20505头,出栏26506头,畜牧业产值几乎占据了全乡农牧业总产值的半壁江山。“十五”期间逐步发展起了三七和反季蔬菜种植,正在成为乡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生产的腻脚酒早有名气,年产量都在2500吨以上。腻脚乡煤、锰、铁、铝土、汞等矿藏资源较多,尤以铝土矿蕴藏量最大,品位最好。“十一五”计划以来,腻脚乡党委、政府结合乡情实际,提出了“1232”的经济发展思路,即一抓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机遇,抓好烤烟、畜牧、矿业三大支柱产业,发展三七、蔬菜、腻脚酒三大特色产业,着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民增收、财政解困两大目标。2010年,全乡农业总产值21837万元,农民人均收入纯收入2894元,与1990年相比,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了11倍。近年来,州、县开始对腻脚乡的铝土矿进行勘探和规划开采工作,为腻脚彝乡的发展展示出了更加美好的前景。
与腻脚乡相邻的丘北县新店彝族乡,西北两方与红河州的开远、弥勒两县(市)界于南盘江,境内海拔高低悬殊,最高2318米,最低870多米,多数为高山温凉的山区和半山区,少数为亚热河谷地区。区域内林木资源丰富,森林覆盖面积达20余万亩。地下水资源丰富,中国第一座地下水力发电站——六郎洞水电站就在乡境内。“十一五”计划以来,新店彝族乡党委、政府结合乡情实际,在稳定发展玉米、水稻等主要粮食作物生产的同时,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在河谷热区大力发展甘蔗种植,在山区大力发展经济林木和水果种植,发展猪、牛、羊等畜牧业,同时发展建筑业和运输业,加快了全乡经济发展步伐。2010年,全乡农业总产值1017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09元,与1990年276元相比,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10.8倍。
位于丘北县西北部的舍得彝族乡,与红河州的弥勒、泸西两县隔南盘江相望,是丘北县海拔最高的高寒山区,最高海拔2508.1米,南盘江河谷最低海拔870米,71%的村寨都处于海拔1800米以上的高寒山区。除了河谷地区有少量的水稻甘蔗种植外,大多数地区主要种植玉米、小麦、荞、马铃薯、白瓜、豆类等农作物,适宜发展中药材草乌,以及花椒、洋姜、核桃等种植。舍得乡山虽然高,但高山地势平缓,有4万多亩的天然草场和6万多亩的人工草场,发展畜牧业的条件较好。河谷半山区有大面积的森林覆盖,区域内还有19万亩的宜林荒山,土地资源丰富。蓝天白云下,高高的杨雄山主峰与周围的数万亩草原相映成趣,成了人们夏日旅游避暑休闲的好去处。“十一五”计划以来,舍得彝族乡党委、政府按照高寒山区的特点,制定了“1142”的经济发展思路,即发展畜牧业这一支柱,发挥高山旅游这一资源优势,做大草乌、花椒、洋姜、核桃4个特色产业,建一个山羊育肥集转站,一个有一定标准和规模的集贸市场。2010年,全乡农业总产值达11543万元,其中畜牧业产值占的43.2%;农民人均纯收入2642元,比1990年的182元增长了14.5倍多。
在一些没有建立彝族乡,但彝族人口相对较多的乡镇,经济社会发展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砚山县平远镇2010年总人口77000多人,少数民族人口占73.7%,其中彝族人口16395人,占全镇少数民族人口的29%。“十一五”计划以来,平远镇党委、政府在加快水利、电力、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冶炼、化工、建材、运输、商贸等非公有制经济,以及在加快集镇建设中,用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在稳步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大力扶持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了全镇烤烟、辣椒、蔬菜、花生以及畜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建设起了现代化的烤烟种植基地和蔬菜生产基地,加快了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不但实现了粮食生产稳中有升,而且实现了多种经营的快速发展。2006年,全镇地区生产总值达92322.6万元,比上年增长了19%;粮食产量2786.85万斤,比上年增长了3%;农村经济总收入15700万元,其中畜牧业收入3214万元,猪、牛、羊和鸡鸭出栏数分别达到了60274头、8028头、10490只和309138只。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843万元,比1990年增长了4倍多。2010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3416元,比1990年增长了20.2倍。
砚山县稼依镇2010年近42000多总人口中,有6000多彝族人口。乡境内除了种植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外,还有辣椒、烤烟、蔬菜、鱼腥草等大面积的经济作物种植;境内还有较为丰富的煤、锰等地下矿产资源。“十一五”以来,稼依镇党委、政府带领全镇各族人民大力发展辣椒、烤烟、蔬菜等具有地区优势的特色农业,建起了号称中国西南最大的辣椒集散贸易中心——稼依辣椒城,发展起了规模化的现代烤烟、蔬菜种植基地;同时大力发展猪、牛、羊等规模化的畜牧养殖业,努力推进全镇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加快了全镇经济发展步伐,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成效明显。2010年,全镇农村总产值1958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12元,是1990年的21倍多。
广南县珠琳镇有人口61000多人,其中壮、苗、彝、回、瑶5种少数民族人口28000多人。在5种少数民族人口中,彝族有6100多人,占全部少数民族人口的21%。珠琳镇的经济主要以辣椒、烤烟、花生种植和猪、牛、羊、鸡等畜牧养殖最有特色和优势,加之地处本县的旧莫乡、五珠乡、者兔乡,砚山县的阿基乡和丘北县的天星乡等三县五乡结合部的中心地带,农副产品市场交易比较发达。“十一五”计划以来,珠琳镇党委、政府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建设珠琳农副产品商贸大镇”的要求,以发展烤烟、辣椒、花生种植及畜牧养殖四种产业为重点,在确保粮食稳定增产的同时,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烤烟、辣椒、花生种植和猪、牛、羊、鸡等养殖业。2006年,全镇烤烟种植面积迅速发展发展到25313亩,烟农收入3452万元;种植辣椒20683亩,产值2067万元;花生8283亩,产值252万元。猪、牛和家禽出栏分别达到了38453头、5582头和168415只,总产值4080余万元。这些种植业和养殖业中,尤其是烤烟、辣椒、花生三种经济作物种植地区,有不少是在彝族聚居村寨,彝族农民受益较大。重点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加快发展,进一步活跃了珠琳镇的农副产品交易市场,进而加快了全镇的经济社会发展步伐。2010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3221元,是1990年的21倍多。
有近5000彝族人口的南屏镇,是广南县彝族人口较为集中的乡镇之一,主产玉米、水稻、小麦和大豆等粮食作物,以及三七、八角、花生、油菜等经济作物。“十一五”计划以来,南屏镇党委、政府通过大力推广农科技术,在提高粮食单产中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积极引导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在发展有特色和优势的本地经济作物的同时,引种适合本地区种植的金银花、鲜食葡萄、美国中秋梨等新品种,并逐步形成了金银花、葡萄、梨等新的种植业基地,其中金银花发展较快,到1990年,种植面积已达到万余亩。与此同时,大力发展猪、牛、羊、鸡等畜牧养殖业,促进了全乡经济的加快发展。2010年,全镇农民人均收入由“九五”末的年520多元增加到3012元。
有5500多彝族人口的富宁县木央镇,是一个煤和水能资源丰富、经济林木种类较多的乡镇。“十一五”计划以来,木央镇党委、政府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以及在边疆民族地区加快扶贫攻坚和实施“兴边富民”行动及新农村建设的机遇,在国家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依托煤、电两种资源优势,大力推进道路交通、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在抓好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核桃、油茶、板栗、花椒等经济林果产业,以及林下产业,其中核桃种植面积已发展到10万多亩,成为富宁县乃至文山州的一个核桃种植大镇;同时大力发展猪、牛、羊等畜牧业,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到2008年,全镇财政收入达4917万元,农业总产值达13374万元,肉类总产量3834吨,农民人均产粮320公斤,人均纯收入1891元;与1990年相比,农民人均产粮增加了50%多,人均纯收入增长了近10倍。同其他各族兄弟一样,彝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普阳行政村孟梅村的70余户彝族白倮人家,199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只有105元,2008年迅速增加到1724元,增长了16倍多。
有3000多彝族人口的板仑乡,是富宁县彝族白倮人(当地他称高裤脚彝或高裤脚倮)的主要聚居区,其人口占全乡总人口数的11%,居住区自然生产条件与当地壮族大体相同,但由于历史的原因,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于当地的主体民族壮族。新中国成立以后的近30年时间中,板仑乡白倮人的生产生活面貌有了一些改变,但改变不大。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1992年文山州全面实行对外开放以后,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在白倮人村寨大力发展经济林果和甘蔗等田地经济作物种植,以及发展畜牧饲养业,并指导白倮村民学习推广应用新技术,提高科学种植、养殖水平,进而加快了经济社会发展进程,白倮人的衣、食、住、行条件发生巨大变化。到2010年,白倮农民人均纯收入已从1990年的130多元增加到了2600多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