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文山彝族社会制度变革

文山彝族社会制度变革

时间:2023-10-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彝区各地相继建立起了人民民主政权,彝族人民和其他各族人民一道获得了当家作主的权利。与此同时,党和人民政府根据解放前彝区各地处于不同社会历史形态的具体实际,采取不同的社会变革方式,逐步建立起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制度,翻开了彝区社会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篇章。到1953年,内地彝族地区的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土地改革工作结束后,彝族地区也同其他兄弟民族一样,开始从互助组到合作化的集体生产运动。

文山彝族社会制度变革

1949—1950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战争中,祖国大西南彝区相继获得了解放。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彝区各地相继建立起了人民民主政权,彝族人民和其他各族人民一道获得了当家作主的权利。与此同时,党和人民政府根据解放前彝区各地处于不同社会历史形态的具体实际,采取不同的社会变革方式,逐步建立起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制度,翻开了彝区社会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篇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对处于封建地主经济状态的彝区内地彝族,根据其与汉族经济发展水平大体上一致的状况,采取政策上略宽一些的方式,制定了“慎重、稳进”的方针政策,各级党委和政府培训了一大批工作队深入彝区农村开展土地改革。这些工作队按照“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有区别地消灭地主阶级”的原则,依照中央制定的《土地法大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广泛发动群众开展土地改革,从根本上铲除了彝族劳动人民长期受压迫、受剥削的社会根源,从而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到1953年,内地彝族地区的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文山地区的土地改革是在1952年上半年开展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中开始的,全地区彝族居住区的土改基本上与汉族同时进行。当时属于泸西县的今丘北县舍得、官寨两乡和双龙营镇部分地区,土地改革时间稍早一些。

1952年5月中旬,云南省委召开地委书记会议部署全省土地改革工作,并发出了《关于内地山区土地改革若干问题的决议》《关于边疆地区土地改革问题的决议》和《关于调整土地工作队的决议》3个会议文件。会后,文山地委根据省委地委书记会议精神,决定在文山、砚山、丘北、广南、富宁、西畴6县和马关县的大部分地区,进行以山区为主的土地改革工作,麻栗坡市(当时为市)和马关县部分地区实行缓冲区土地改革。年底完成文山、马关、砚山、西畴4个县和广南县3个区共550个小乡,59万人口地区的土地改革,次年,即1953年完成麻栗坡、富宁、丘北3县(市)和广南县其余地区共80万人口地区的土地改革任务(实际上到1954年9月才完成)。

1952年6月,省委从玉溪地区抽调参加过全省第一、二批土改工作的216名干部到文山参加土改工作。7月,地委组成包括玉溪来的干部在内的703名土改工作队员,在文山县的52个小乡开展土改工作试点,9月试点结束,接着在全区面上分区分批逐步展开,到1954年9月完成。土改中,按照省委关于边沿缓冲地区土改的有关规定,在麻栗坡和马关边境地区,对地主实行只没收土地、房屋、耕畜、农具及多余的粮食,不追底财,不分浮财。

土地改革工作结束后,彝族地区也同其他兄弟民族一样,开始从互助组到合作化的集体生产运动。

1954年,文山地区的人口有140余万(不包括砚山和丘北县西部地区原不属文山地区的几个乡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78万,占总人口的56%。当时的少数民族称谓有40多种,尤以彝族最多。全地区8县市(当时麻栗坡为市)有763个小乡,274059户农户,其中山区和半山区乡624个。

土地改革后,获得土地和生产资料的彝族农民和其他兄弟民族农民一样,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粮食产量有了很大提高,生活有了很大改善。但是与此同时,许多贫雇农因缺乏耕牛、农具、种子等生产资料及垫本投入,生产生活仍然很困难,一些比较困难的人家,甚至出现了将土改中分得的土地进行出卖和放荒的情况,农村又出现了新的两极分化,个体经济的脆弱性在农村日渐显现出来。文山地委、行署遵照《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和《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精神和省委的部署,在全地区先后发展了19524个农业生产互助组,接着在互助组的基础上,于1954年春首先在文山、西畴两县的互助组中试办了6个初级合作社,其中有3个是民族联合社。这6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分别是文山县石洞乡红旗社、卡莫乡燎原社、秉烈乡前锋社;西畴县戈木乡新生社、骆家塘乡新建社、鸡街乡星星社。在取得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于1955年在全地区建立起了312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其中汉族社63个,单一少数民族社131个,多个少数民族联合社118个。但是一些地方的合作社由于缺乏强有力的领导,形成松散混乱的状况,在影响生产发展的同时,也挫伤了农民办社的积极性。1955年7月,西畴县委向地委上报了一份题为《西畴县戈木乡东升农业生产合作社是如何由混乱走向巩固提高的》的调查材料,后经修改报送省委,在《云南农村工作通讯》上刊登,并上报中央。报告被毛泽东主席阅后加写了按语,并将题目改为《一个混乱的合作社整顿好了》,编入《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中。毛主席加的按语说:“这个材料指出了一个真理,就是任何情况混乱的合作社,都是可以整顿的。因为加入合作社的都是劳动农民,不管他们各个阶层之间意见怎样不合,总是可以说清楚的。有些合作社,在一个时期内,确是混乱的,唯一的原因是得不到党的领导,党没有向群众讲明自己的政策和办法。‘我们知道办社是好事情,但是办起社来,县委、区委、支部都不管我们了。恐怕是嫌我们寨子穷,吃不好,住不好,才不到我们这里来。’所谓混乱,没有别的原因,就是这样一个原因。得不到党的领导,自然就要混乱。领导一加上去,混乱就会立刻停止。这个材料又提出了一个在落后乡村能否可以建立合作社的问题。回答是肯定的。本文作者所说的这个合作社,就是处在一个落后村。全国约有百分之五左右的落后村,我们应当都去建立合作社,就在建社的斗争中去消灭这些地方的落后。”

1955年8月,地委召开县委书记会议,传达毛主席7月31日在省市党委书记会议上作的《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和之后召开的省委地市委书记会议精神。会议上,地委为了适应批判“小脚女人”和“反冒进”的形势,重新修订了全区农业生产合作化发展规划,决定在原有312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基础上,1956年要发展2123个。经过3年发展,到1957年底达到7029个,入社农户达160281户,占总农户的61.9%,全区509个乡实现农业生产合作化。1955年10月,中央召开七届六中全会(扩大)会议,通过了《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决议》。参加会议的文山地委书记翟文涛在会议上作了《关于农业生产合作社问题》的发言,介绍了文山地区农业合作化发展情况和工作体会,以及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之后,在七届六中全会(扩大)会议精神的鼓舞下,文山地区的农业合作化运动更加迅速发展起来,仅会后两个多月的时间,就新发展初级社2688个,入社农户64575户。实际上,到了1956年春,全地区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就已发展到3363个,并建立起了47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入社农户达220412户,全地区基本实现了农业合作化,进而基本实现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农业合作社运动中,山区的彝族大都建立单一的民族合作社,坝区的彝族则大都参加多民族组成的联合社。基本实现农业合作化的当年,全区85%以上的合作社都增了产,全区粮食总产量达到了29461万市斤,人均有粮567市斤,比土改前的1952年增长了46.5%,是解放以来第一个收获粮食最好的年成。(www.daowen.com)

1956年春,广南、富宁、麻栗坡3县的部分地区,一些不法之徒利用办合作社、实行粮食“三定”和民族工作中的缺点和不足,散布封建迷信和变天思想,煽动瑶族群众闹“皇帝”、闹退社,并威胁甚至殴打县、乡、村干部和积极分子。闹事地区扩大到了3个县的6个区53个小乡,使这些地区95%的入社农民退社。地委、行署为此及时采取措施,组织民族访问团到闹事地区深入宣传党的政策,开展访贫问苦,检讨工作中的失误,同时揭露在背后煽动闹事者的阴谋,打击首要分子,教育受影响、被裹挟的群众,使退社的人很快重新加入了合作社。彝族地区的农民虽然没有发生闹事、闹退社的情况,但许多彝族农民的思想也受到了影响,办合作社的热情降低,这种影响后来随着闹事地区退社风波的平息而随之消除。

1956年10月10日,地委批转了地委生产合作部《关于今秋转、并合作社的准备情况和意见》。此后,全地区开始了由初级社向高级社转变的工作。到当年年底,全地区通过扩、并成立了3402个初、高级合作社,入社农户233634户,占全地区总农户数的93.8%;其中初级社510个,高级社2892个;合作社粮食产量比上年增长了14.53%,80%的入社农民增加了收入。同年9月,作为地委组织部长的彝族领导干部李铣,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期间,李铣就文山县石洞乡红旗农业生产合作社是怎样在民族杂居地区实现合作化并走向共同富裕的情况,在大会上作了发言,得到了中央领导的肯定和赞扬。李铣的发言,后来被编入了《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献汇编》一书中。

1957年,经过对初级社的合并及高级社的调整,实现了全地区高级农业生产合作化。全地区共有高级社2499个,入社农户达95.5%。其中单一民族社805个,民族联合社1694个,包括彝族在内的单一民族社比例比初级社时明显减少了。原因是合作社规模扩大,多种民族杂居的比例增加了。当年,全地区85%的高级社都获得粮食增产,90%以上社员增加了收入,成为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又一个丰收年。

在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同时,文山地委按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要求,于1955年5月决定开展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工作,并首先在地委、行署驻地文山城进行试点,取得经验后在全地区各县铺开。到1956年3月底,全地区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结束。参加改造的资方人员共1496人,入股资金总额353404元。

1958年前3季度,文山地区的农业合作化主要是在社员中开展两条路线斗争教育,进行高级农业合作社的巩固工作。同时根据中央关于批判“反冒进”和“苦战三年,改变落后面貌”的指示精神,学习贵州、湖北等一些地方的经验,开始生产发展“大跃进”工作,以及撤区建州工作。

1月14—17日,地委统战部召开全地区各族各界人士代表座谈会,协商即将召开的文山州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和第一届州政协委员人选。3月26日至4月1日召开文山州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出席会议代表360名,列席113名。会议听取并审议通过了行署专员马生申所作题为《鼓足革命干劲,再接再厉,争取全面大跃进》的工作报告,以及司法、财政等报告,审议通过了《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人民委员会组织条例(草案)》,选举罗运通为州长,马生申(回族)、黄寿云(苗族)、龙明传、李铣(彝族)、赵廷光(瑶族)为副州长。

4月,继州人代会之后,又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文山州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63名政协委员出席。会议听取了地委书记翟文涛所作题为《乘风破浪,加速自我改造,为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报告,选举第一届州政协常委22名;选举翟文涛为主席,马生申(回族)、杨忠林、盘总春(瑶族)、田顺喜、欧阳河图、胡朝臣(彝族)、吴成元(苗族)、梅贻海(傣族)、王朝忠(壮族)为副主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