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成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过程。1851年爆发的太平天国革命,立即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响应,革命烈火很快从广西燃遍全国。1862—1863年,太平天国将领翼王石达开率领的太平军路过凉山彝区时,受到了当地彝族人民热烈欢迎和支持。在太平天国革命的影响下,1856年5月10日,云南弥渡县彝族贫苦农民李文学组织5000多以彝族为主体的各族人民,在弥渡县瓦卢村集会起义,起义军以“铲尽满清脏官,杀绝汉家庄主”为口号,以李文学为“夷家兵马大元帅”,以进入滇西地区的太平军石达开部汉族军官王泰阶为参军,彝族首领李学东为上将军,毅然举起反封建的旗帜,并以“夷家兵马大元帅”的名誉,发布声讨清王朝和封建地主的庄严檄文:
我哀牢山各族人民,历来受汉族地主欺凌,僻居山野,贫苦为生,已经几十代人了。自从满清反动者入主中原,汉族地主与之狼狈为奸,残酷剥削夷汉人民。各族人民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白发爹娘,呻吟于床;幼弱子女,扶门饥啼。如今刀已架于颈项,怎存希望免死;戈矛已通于胸前,安能乞怜求生?本帅目睹惨状,义愤填膺,爰举义旗,驱逐满贼,除却地主。希望各族人民共举义旗,拯救天下于涂炭,拯救哀牢山人民于涂炭!
起义军实行促进民族团结,推翻清王朝统治,打击地主恶霸政策,指出“与夷人为敌的是汉族的地主豪强,不是劳苦大众”;起义军“不别夷汉,夷汉同利”,因而得到了各族人民的热烈拥护。不到半月时间,起义的烈火便很快燃遍了整个哀牢山地区,并迅速波及整个云南。
起义军起义不久,并兵分三路,前往大理解救正被清军围困的杜文秀领导的回族农民起义军,以3000多起义军击败了围困大理的20000多清军,并乘胜追击,攻下了楚雄县城。此后,李文学又联合力量相对较小的田四浪领导的哈尼族起义军、刀成义领导的傣族起义军、杨承熹领导的白族起义军等各族农民武装,控制了北到巍山,南到墨江,包括弥渡、南华、楚雄、双柏、景东、镇沅、新平、元江等10个县3万多平方公里的地区。
起义军在弥渡县蜜滴村建立了元帅府,下设8个都督府管辖控制区。元帅府规定对18到40岁男女全部实行军训,战时集中御敌,平时从事耕作。经济上废除一切地租和严苛杂派。规定农民耕种的一切原属于地主的土地,一律都归农民所有,农民每年只需以20%的收获上缴元帅府作为田赋。如遇因灾减产年成,还可以减收和免收。同时在鄂嘉(今双柏县)等地组织农民开梯田,修沟渠,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开设油房,制造水碾、水碓榨油;集中统一经营从地主手中没收来的铁厂、铅厂,制造农具、军械,供军需民用。并规定“吏有扰民者,可斩之不赦”,占领区的农业经济因此有了比较快的发展。
1870年,腐败没落的清朝政府与帝国主义相勾结,对李文学和杜文秀领导的两支农民起义军进行大举进攻,实行残酷镇压。1872年,清军大规模围攻大理的杜文秀领导的回族农民起义军,李文学在率军驰援途中被叛徒出卖而被俘,于1874年惨遭杀害。不久,起义军在蜜滴村的元帅府被攻陷。1876年,起义军上将军李学东因病去世,一直坚持了20年之久的农民起义军及其所建立的农民政权,终于在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阶级的联合镇压下失败。这两支农民起义军,一支打的白旗,一支打的红旗,所以,在当时的官方和民间称李文学和杜文秀领导的农民起义为“红白旗反政”。
在文山州,几乎是在李文学领导农民起义的同一时间,即1856年,今砚山县阿基乡红石岩村彝族农民李初,也组织了一次威震方圆数百里的反抗封建残酷统治的起义斗争。
1830年,李初生于砚山县阿基乡红石岩村的一个彝族贫苦农民家庭,他自幼酷爱练习武功,长大后身材魁梧精壮,臂力过人,奔跑神速,舞弄刀、枪、剑、弩之术出神入化,且能随意举起200多斤(旧制每斤16两,相当于现在的320多市斤)重的巨石。他不但武功过人,而且性格刚直善良,疾恶如仇,爱打抱不平,很受四邻乡亲的夸赞和敬重。
1852年,李初抱着一种打击贪官恶霸,拯救黎民于水火的心,到广南府去投军,由于他身材高大健壮,身手不凡,得到器重,很快就被安排到了广南府衙内去当差。然而,耿直善良的李初在看到府衙内官员们一系列的尔虞我诈、贪腐作乐和随意欺压平民百姓的行为之后,心里陷入了难解的苦闷。一次,李初在回家探亲时,听说附近的马法克村有个恶霸地主的儿子在跳月(即跳弦子)场上肆意侮辱彝族少女,于是,他回府时便向府衙老爷告状,要求将这个恶霸的儿子绳之以法。但府衙老爷们却听而完之,根本不当作一回事,更激起了他心中早已郁积的愤怒。于是,在一个月黑风高之夜,李初身带利刃翻越城墙,连夜赶到马法克村,将那个作恶多端的恶徒及其家人全部杀死。又一次,李初在广南城附近的一个村子里,亲眼看到一群官兵在催粮逼款时,将一些交不起粮款的村民捆绑起来,肆意进行毒打的惨状。愤怒的李初此时联想起了自己同样贫困的家人的境域。他告假回家看望父母,在快要到老家红石岩村的路上,竟然碰上两个乡兵用绳索捆绑着自己的双亲迎面走来。他强压怒火走向前一问,方知父母也是因为缴纳不起钱粮,而被乡丁捆绑着正要送官府去问罪。看着自己父母如此这般遭罪,李初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一下连飞两脚,就将两个乡丁手里的刀踢飞,接着又是一顿拳起脚落,将两个乡丁打死并丢进岩洞中。
李初路上杀死乡丁,不久被人告发而入狱。在狱中,他凭着自己的一身绝技砸烂镣铐,越狱逃回家乡,发誓要聚众起义,大造官府的反。于是,他以看地理风水、看卦驱鬼作掩护,宣扬自己是天庭派来的神仙,下凡专为拯救贫苦的黎民百姓;并声称自己能日行数百上千里;家中有会飞翔的神马,有能生大象的母牛,夜间有猛虎伴眠……他要带领人们杀尽贪官污吏,杀尽人间地霸恶徒,让天下人都过上平安幸福日子。于是,许多饱受反动官府和地霸恶徒剥削欺压的贫苦农民便纷纷聚到一起,与李初歃血为盟,尊他为首领,决心举旗造反。
1856年初,李初以“大元帅”自称,正式揭竿起义,率领数百起义农民杀贪官污吏,杀地霸恶徒,攻打清军营垒,反击清军镇压,并多次率领起义军与外地的一些起义军配合,攻打广南、江那(砚山)、西畴、丘北等县城,杀死不少贪官污吏、地霸恶徒,一时声威名大震,官府震惊。
然而无独有偶,李初的命运与滇西的李文学一样,最终也是死在了自己队伍内的叛徒手里。(www.daowen.com)
1858年,清军在加紧镇压李初起义军的同时,收买李初身边的变节分子,将李初杀死在其最后的大本营——今丘北县天星乡天星村,其首级被送回广南城城门悬挂示众。
彝族人民的反封建斗争,虽然一次次地遭到了清政府的残酷镇压而失败,但彝族人民没有因此被吓倒。他们在反封建主义的同时,也不间断地参与了反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而且这种斗争与国内的政治变化总是结合在一起。
1857年,祥云县大古者村彝族首领龙道人和金肇盛领导各族人民起义,并在大古者建立起了农民政权。龙道人被人们称为“高皇大天尊”,其建立的政权下设大小管事。起义队伍提出“兴土(彝族)、和回、管汉”的口号,迅速得到了楚雄、南华、邓川、大姚、牟定等地彝族等各族人民的积极响应,形成了杜文秀领导的大理回族农民起义军的东部屏障。起义队伍虽然给封建统治阶级以沉重打击,但因其提出的口号有明显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导致了后来与杜文秀回族农民起义军的分裂而失败。
1858年到1859年,武定县彝族人民相继举行了三次起义,他们的主要领导人先后为张标、张翼、张耀南、杨源、杨在兴、毕顾保、唐有忠等,都是彝族。起义的浪潮波及元谋、禄劝等县,并与杜文秀领导的回族农民起义军配合,威胁昆明。后来也在清军实施的“招抚夷民,以孤回势”政策的破坏下归于失败。
与此同时,巍山、宾川、祥云、剑川、姚安以及滇东、滇南和贵州、四川等地区的广大彝族人民,先后爆发了数十次反封建压迫的农民起义。如大关县的李永和、蓝朝鼎起义;会泽县的袁乔保起义;宣威县的李庵波、吴老满、何把石起义;富源县的何从隆、马三帅起义;泸西县(包括丘北县西部)的杨辉、王双甲、李法成起义;路南县的赵发、杨辉南起义;圭山的李文兴起义等。在滇南和滇东南,有石屏县的白有发、李凯起义;建水县的李春起义;江川县的汤朝阳、刘秀仙起义;建水县馆驿和华宁盘溪的“五山夷”起义;开远、丘北、砚山一带的“四山夷”起义等。
这些连续不断的彝族农民起义,虽然规模都不算小,并给清朝政府以沉重打击,但各支起义队伍终因没能形成全省性的甚至更大范围的统一领导,最后都被官府军队各个击破,进而归于失败。
对帝国主义者的侵略,彝族人民也同其他各族人民一道,从未停止过反侵略、反压迫的斗争。1856年,滇南的建水、通海、江川、开远,以及今文山、砚山西部地区的彝族人民与汉族人民一道,烧毁密谋掠夺中国的策划据点——教堂,赶走披着宗教外衣的帝国主义分子。1908年,四川凉山牛牛坝彝族人民击毙了反动传教士巴尔克。1895年,云南云阳、金平等地彝族联合哈尼族一道,多次抗击侵入中国边境地区的法国侵略军。1900年,英国侵略军武装侵占怒江边境片马地区,茨竹寨彝族土把总左孝臣率兵拼死抵抗,壮烈殉国。19世纪末期在中越边境地区开展的反对法国殖民主义军队入侵中国的战争中,彝族将领蒋宗汉和汉族将军冯子材一道东西迂回,与法国侵略军进行浴血奋战,给侵略者以沉重打击。1885年3月,蒋宗汉同冯子材指挥的各路中国军队密切配合,在广西镇南关(今友谊关)大败法军,打死打伤法军1000余人,法军将领尼格里曼受重伤。镇南关大捷沉重打击了法国侵略军的嚣张气焰,扭转了战场形势对中国军队不利的局面,并直接导致了法国茹费理政府的垮台。在这段时期的抗法侵略战争中,抗法中国军队中的丘北县彝族青年黎天才表现出了不顾生死,勇闯敌阵,奋勇杀敌的凛然气概,功勋卓著,并逐步成为民国初期的一代著名战将。
辛亥革命前夕,彝族人民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不断起来反对帝国主列强的侵略。清王朝政府迫于内外交困形势的压力,也重谈起了戊戌变法时的“新政”,其内容是改革军制和废除科举制度。1901年,清王朝命各省设立武备学堂,准备编练新军,淘汰绿营防勇;同时设立学部,命各省设立学堂,向外派留学生。到1904年,外派的留学生达100多人,多数到日本。他们中就有13个是彝族。这些留学生到外国后,大多数人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学和自然科学的影响下,迅速形成了倾向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知识分子队伍,并组成“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组织,开展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活动。这些留学生后来大都成为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会员。
1908年,清王朝在云南改编新军,在昆明设立陆军讲武堂,一批留日学生回国后,或到讲武堂任教,或到社会民间,以及军队中开展各种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宣传和串联活动,为辛亥革命在云南的发动奠定了基础。1903年,一大批彝族工人、农民参加了建水县周云祥领导的反对帝国主义掠夺和压迫的起义队伍。起义队伍提出“官逼民反”“除暴安良”“阻洋占厂”“拒洋修路”等反帝反封建口号。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中,就攻占了个旧厅、临安府、石屏州、曲江驿等重镇,并直抵通海,威胁昆明。滇东、滇中及今红河、文山10余个县(市)先后爆发了响应周云祥领导的起义。这次起义以个旧矿业工人为骨干,有大批的农民参加,起义初期的主要力量是彝族,他们成为彝族人民大规模参加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开始,并成为云南辛亥革命的前奏。
彝族人民和其他各族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虽然未能阻止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进程,但它仍然沉重地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和帝国主义者的嚣张气焰,有力地证明了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所说的那样:“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只有这种农民的阶级斗争、农民的起义和农民的战争,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