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文山彝族:历史与文化

文山彝族:历史与文化

时间:2023-10-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广西的彝族主要分布在桂西与文山州富宁、广南两县相邻的隆林、那坡、西林3县,人口不足万人,其中隆林4000余人,那坡县2000余人,西林县不足千人,其他一些县有零星散户。彝族进入广西的原因,与广南县东部和富宁县一带的彝族基本相同。也就是说,广南东部和富宁县以及桂西一带的一部分彝族,他们在这一带居住的时间已有近1800年的历史了,他们是进入这一带地区较早的彝族群体之一。

文山彝族:历史与文化

广西的彝族主要分布在桂西与文山州富宁、广南两县相邻的隆林、那坡、西林3县,人口不足万人,其中隆林4000余人,那坡县2000余人,西林县不足千人,其他一些县有零星散户

彝族进入广西的原因,与广南县东部和富宁县一带的彝族基本相同。一是战争的原因进入。据那坡县的一些彝族老人说,他们的祖先原住在滇东北,后因诸葛亮平南中打孟获,孟获兵败后从滇东北进入滇东南,再由滇东南进入桂西的。他们进入广西的路线大体是:昆明—阿密(阿迷,即开远)—都梦(西畴、麻栗坡)—广南—富宁—那坡。而有一部分则是从曲靖贵州进入广南的,他们在广南董那孟等地住了一段时间后,又向东南方向迁移。诸葛亮分兵三路平南中的时间是蜀汉建兴三年,即公元225年。也就是说,广南东部和富宁县以及桂西一带的一部分彝族,他们在这一带居住的时间已有近1800年的历史了,他们是进入这一带地区较早的彝族群体之一。他们在进入广南东部、富宁及桂西的迁徙路上,有一部分留在了砚山、文山、西畴,后来有不少逐步融入汉族中。今天砚山县平远镇、稼依镇,文山市的德厚镇、平坝镇、马塘镇、薄竹镇、攀枝花、卧龙、古木镇等一些村寨的彝族倮支系人,就是在那段时期迁徙途中留下来的,虽然他们自称还是倮倮,但彝族特点已经很淡了。如,今文山城内攀枝花、卧龙、里布嘎等社区的彝族倮支系人,他们虽然是彝族,但已经没有多少彝族人的特点了。广西那坡县的彝族与相邻的富宁县板仑乡一带的彝族是同支系近亲,都信奉“金竹”。在其“金竹”神话中直接说他们的祖先是孟获,这种“竹神话”源于古夜郎国时期的“竹王夜郎”时代。这一部分彝族有一些后来还流入了越南北部山区。

另外,明朝洪武年间,朝廷对滇东南和黔西南彝族地区用兵,也迫使这些地区的一部分彝族进入桂西地区。清朝康熙年间,吴三桂、鄂尔泰先后总督云贵军事,到处残酷镇压彝族人民,又有一部分彝族在这一段期间逃入了桂西地区,这一时期流入桂西地区的彝族,主要是从今云南曲靖市和贵州黔西南进入的,他们主要居住在隆林县和西林县,他们中有不少被迫改族换姓,融入到了当地的壮族和汉族之中。今天在隆林和西林两县的一些韦姓壮族人说,他们的祖先就是彝族。清末民初,隆林县著名的大地主韦登荣家的家谱记载说,韦家以前是彝族“滇卜”人,后来到了广西以后,因生活所迫,才变成了壮族,并改成了壮族中的韦姓。(www.daowen.com)

二是自然迁徙进入。早在秦汉年代的“西南夷”时期,布部慕克克后裔就从今云南的会泽、宣威一带进入黔西南与桂西结合部地区。慕克克第九世孙体妥糯的幼子糯奎博就在今天黔西南州的盘县、普安一带征服了“濮人”之后,建立起了部落联盟国家,之后又把势力范围进一步扩展到今天的黔南州一带,并在这一带建立起了默(黔)部分支部落,其势力范围已深入到了今天的桂西地区。这一时期,默(黔)部后裔已有部分进入了广西,但后来大都融合到仡佬族和壮族中去了。到了宋朝时期,宋王朝在桂西开辟“马市”,与大理国的“马市贸易”比较频繁。大理国的彝族、白族经常赶着成群的马到田东县的马市场去卖,年长日久,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就在这些地方住留下来了,并逐步融合到了其他民族中。彝族典籍《西南彝志》中对此作了专章叙述,说这一时期进入广西的彝族,都已经融入其他民族中去了。历史上彝族进入广西的人口并不少,但今天的广西彝族人口却很少,民族融合,就是今天广西彝族人口很少的主要原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