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文山彝族居住区域缩小

文山彝族居住区域缩小

时间:2023-10-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今天,中国彝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和广西西部地区的山区和半山区,居住在平坝地区的相对较少。据万历《云南通志·兵食制(四)》记载,在云南大部分彝族居住地区,通过实行军屯占去的田地面积达120多万亩。其他彝族聚居地区的府、州,大体情况也都是这样,只是程度不同罢了。这些军屯主要集中于坝区的交通沿线、城镇周围,这就必然排挤原先居住在这些地区的彝族人民。原为彝族聚居的地区,彝族变成了散居的少数民族。

文山彝族居住区域缩小

今天,中国彝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和广西西部地区的山区和半山区,居住在平坝地区的相对较少。这种居住格局是历代封建王朝在彝族地区长期进行经营,以及明、清时期封建朝廷用军事武力手段进行改土归流而最终形成的。唐朝以前的汉、魏、晋和南北朝时期,中原内地迁来的移民基本上都融合到了彝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中。汉代在云南屯田,主要是军屯,即驻防屯守的领军官吏,把所领军队编起组队来进行屯垦生产,以筹备军食。由于领军官吏长期任职,士兵长期不更换,日子一长,便就地落籍下来,逐步融合到了彝族和其他一些少数民族之中,领军官吏也逐渐发展成了地方大姓,士兵则成为大姓的部曲(私人武装)。蜀汉年间诸葛亮平定南中后,所实行的屯田却不是采取军屯的形式,而是在汉代屯田的基础上,在打击豪强大姓并分配其所领部曲的基础上,调整屯田组织,鼓励拥护蜀汉政权的南中“夷帅”,通过与大姓相互通婚的形式结成“遑耶”(古彝语“亲家”之义)关系,进一步加深汉族移民的“夷化”程度,使原来的“夷帅”部曲和大姓部曲成为联合起来的“夷汉部曲”。其间,因逃避重租税和徭役而从内地进入南中地区的汉人,有不少也成为依附彝族首领的农奴或部曲。这种形式的民族融合,在促进各民族团结中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三国、两晋时期,南中地区各民族之间的融合(主要是汉族融合到彝族和其他一些少数民族中,同时也有少数彝族融合到汉族中),但这并未改变当时南中地区彝族人口占大多数的状况。晋朝时期的官方史料在记载南中地区的民族分布情况时,都说南中地区“晋(汉族)少夷多”。

这种彝族占主体民族地位的情况到了元朝时期,由于统治者实行“站赤”制度,在加强对彝族地区军事控制的同时,不断扩大屯田规模,彝族人口占多数的情况逐渐发生了逆转。在四川南部彝族土司扯勒家所辖的范围内,元朝时期进入开展民屯的汉族总户数达4516户;在遂宁(今遂宁县)屯军239人。在宣化县(今屏山县北部)垦田41顷又83亩。

在云南,军屯和民屯有12个区域,计17983户,另外还有7000士兵进行屯田。据大体统计,这些屯田户共屯田68889双,折合现在的面积为344445亩。

明朝时期,朝廷进一步大规模扩大屯田面积。据万历《云南通志·兵食制(四)》记载,在云南大部分彝族居住地区,通过实行军屯占去的田地面积达120多万亩。蜀汉至南朝时期的宁州城(今曲靖市麒麟区),是当时彝族地区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南诏和大理国时期设石城郡,其首领都是彝族。从元朝到明朝初期,这一地区反抗封建统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比较激烈。据彝文史籍记载,今曲靖地区,秦汉以前为滇王国势力范围。六祖分支后,武部、乍部曾占据了这一地区,到汉时成为武部后裔孟获的领地,阿着仉家占其地。明朝初期,基本上也是彝族土司管辖。但之后设置军屯以后的100多年中,情况就发生了很大改变。万历《云南通志》的《建置志》《赋役志》《兵食志》都记载,当时的曲靖府领有四州、二县,明王朝还设有四卫、二所军队驻守。属于府、州、县和卫所的人户分别为:民籍8492户,59995人,共34里村落;军籍和马步军及屯军8425户,卫所官310户,另外还有军余(军士家眷)17619丁,官余(军队和行政官员家眷)1385丁。

根据明代的编制,以120户为一里,全府34里,应有4080户,志书记为8000多户,可能与实际相符。以1120人为一所,府辖区内17所,应为19040户(按明朝兵制军人立户算)。一些相关志书记载,官、军共有8735户,不及规定的一半,可知万历年间已有部分军户逃籍为民。而舍丁、军余有19000多,应当是大部分已立户。再加上乌撒卫和云南六卫住在曲靖府的屯户,总数相当于民户的二倍半,即军户占全部人户的三分之二以上,彝族人口在曲靖府已从以前的多数开始变为少数了。这样的情况,在当时的官民耕地、屯田与税粮数字比例中同样可以看到。(www.daowen.com)

耕地:官民田83702亩,屯田172680亩。屯田数已达民田数的两倍多。

税粮:民田的夏税秋粮7801石,屯田的夏税秋粮55545石,屯田夏税秋粮比民田高出更多。

以上所述人户、耕地、税粮数字中,军屯的比重都很大。这就是洪武年间设卫开屯以后所形成的局面。其他彝族聚居地区的府、州,大体情况也都是这样,只是程度不同罢了。

这些军屯主要集中于坝区的交通沿线、城镇周围,这就必然排挤原先居住在这些地区的彝族人民。据相关史料记载,万历初年,云南军民户共有461048户,其中军户325436户,占70%强;民户135622户,占30%弱。所以,谢兆淛在其《滇略》卷四中说:当时云南地区,土著民族少,而移民占多数。原为彝族聚居的地区,彝族变成了散居的少数民族。这样的情况,从不少坝区至今仍保留着的许多彝语古地名中就可以看出。如文山市的母朵黑、甲吉科、阿车、扒打底、得白、母鲁白、拖嘎、拉白冲、菲尼白、母侧、舍白、以诺、叽哩寨、卡作、咪女纪、倮朵、白支革、可母革、木期黑、衣格白、喜古、丫斯邑、所倮底、咪洒、左母纪、哈处白、咪得基、木卡、甲吉科、倮可母、噜咱、吗哩、白丝可等;砚山县平远、稼依一带的邑它勒、丫施黑、雨白克、拖白木、鲁都黑、大尼尼、小尼尼、戈白、腻支龙、拉白、倮朵、以那嘎、补左、木彝、阿么觅、咪西古、舍姑、白者、路白、差黑等;丘北县坝区及部分山区的阿鲁白、矣堵、普者黑、笼陶、倮黑、腻脚、树皮、舍得、朦胧、尼尼白、树木架革、以科得、矣堵、矣得、白色姑、那苴、恒桌、得基、丫衣则、曰者、丫堵、木搭白、弥勒勒,还有广南、富宁一带的董那孟、木浪、木密、木桑、木都、木香等等,数不甚数,都是这样的一种历史地名遗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