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随着中央王朝在彝区统治的进一步加深,中央朝廷和地方政府官员对彝族有了更多的了解,名称上除继续保留元朝时期的“罗罗”这一称谓外,又出现一些新的称谓。由于各地官员对彝语含义认识上的差异,以及音译用字不同,造成了许多同音异写字。
罗罗这一称谓在西南大多数彝区汉文史书上都有记载,在不同地区分别被写作罗倮、倮罗、倮倮、落落等,文山州各县市都有分布,其中有黑倮、白倮、花倮之分。《土官底簿》载:阿迷州土知州“普宁和,罗罗人,相继承袭阿迷州万户府土官”。天启《滇志》载:“(临安府南部)诸甸,皆藏匿山林,群聚杂处,各长官司俱本土罗罗、和泥人……其在王弄山者,不著其种汇,止曰罗罗。”又说:“王弄山长官司土官阿頞,洪武中授长官……所部农人、罗罗、牳鸡、仆喇、沙人、阿成凡七种;……教化三部掌长官司土官荞乍,和泥人(后为罗罗),部夷曰马喇、曰沙人、曰罗(罗)、曰侬人。”又载:“皆土酋官舍之裔。或称火头、或称营长,或称官奴,与黑、白诸种迥异……种在阿迷州,为诸种所敬禅。”清《广南府志》载:“白倮猡,散居四乡,性情刚蛮,凛畏法度。刀耕火薅。男子耕种为生,女子绩麻为衣。平时赴城买卖,价值不敢多增。其习俗好猎信鬼,病不服药。”又说:“黑倮猡,赋性横悍,耕种为业。婚姻丧葬亦知称家有无。每逢收获,勤于背负。其习俗服饰之间一切与白倮猡大略相同。……婚姻悉听男女自择,不用媒妁。”
清《开化府志》载:“白倮罗,性直朴,服尚青蓝,妇人以布围头。耕毕,合家携酒馔郊外,祭土神后,长者盘坐,幼者跪敬酒食,一若宾客相饮者然。”又载:“黑罗倮,性补,多种旱地。居茅舍,中堂作火炉,男女围绕而卧。惧捶挞,而不畏死。男女服近汉,妇女戴青布箍,穿青衣,钉银泡数匝。食惟杂粮。婚亦央媒,聘礼用羊一条,银或六两、十二两。丧与汉同,(但)葬以火化。”
明代出现的彝族新称谓主要有撒摩都、罗婺、鲁屋、普特、朴(仆)喇、阿者、阿戛、车苏、撒弥、撒完罗罗、海西子、广西蛮等。其中今文山州有撒摩都、罗婺、鲁屋、朴喇、阿者、广西蛮等。
撒摩都,即唐宋时期的些莫袛或些莫徙,是今文山州彝族阿西(细、系、喜)、撒尼、阿扎等支系的先民。
罗婺又被汉文史书记作罗胡、劳羽、罗武、罗午、罗舞、波罗等,主要居住在今昆明市西部和楚雄州东部。明代实行改土归流时期,一部分罗婺人经通海、石屏、建水等地逐步移徙到今文山州中西北地区。(www.daowen.com)
朴喇,在各地的汉文史书上被分别写为仆喇、普喇、蒲喇、普腊、马喇等,主要居住在临安府境内,今砚山县和文山市西部有分布。天启《滇志》载:“普喇,婚丧与罗罗同,而语言不通。蓬头跣足,衣无浣濯,卧具簟牛皮,覆以羊革毡衫……在王弄山者一名马喇,首插鸡羽,红经白纬衣,妇衣白。垦山,种木棉为业。”
阿者,又被各地汉文史书分别写作阿哲、阿咱、阿扎、阿成等,《滇志》载:“阿者罗罗,衣服大略与黑罗罗同……在东偏则江川、通海诸邑有之,西则宾川有之。”又载:“阿成,在王弄山。”今在文山州被写作阿扎的彝族,最早居住在今文山市秉烈乡迷勒弯一带,之后逐步发展到今文山市中北部,以及砚山、广南、丘北等县。
母鸡,又分别被写为拇鸡、姆鸡、牳鸡等,与仆喇等群体杂居临安府境内。万历《云南通志》卷二之《临安府·风俗》记载:“近郡之夷名乌爨、拇鸡、仆喇、些袁世等蛮杂处。”天启《滇志·羁縻志·种人》亦载:“牳鸡,蓬头椎结,标以鸡羽……辖于宁州及王弄山。”
山苏,亦写作扯苏、车苏等。“苏”即魏晋时期的“叟”,是同音异写。车苏是从魏晋时期叟人中分化出来的一部分群体。景泰《云南图经志书·马龙他郎甸长官司》载:“境内有蒲蛮之别种曰车苏者,即蒲刺也。”天启《滇志》亦载:“扯苏,在楚雄郭雪山,居于山巅……”其主要分布在临安府和楚雄府。今文山州境内已不见有山苏人居住。
广西蛮。广西蛮是对居住在当时广西府境内(含今丘北县和砚山县西部)大多数彝族的统称,并非单一的族称。景泰《云南图经志书·广西府·风俗》载:“郡中夷罗杂处,有曰广西蛮者,乌蛮之别部,据险以居……盖近于僰、罗之习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