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元朝时期的罗罗在文山彝族与历史中的影响

元朝时期的罗罗在文山彝族与历史中的影响

时间:2023-10-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罗罗”这一彝族名称,始见于元朝时期的史籍记录。到了大理国时期,北部乌蛮7部落之东部的乌蛮部落也被写作了“罗罗”。“罗氏鬼主”到元朝初年又被称为“罗施鬼国”。“罗罗”在西南地区均有分布。显然,这其中还有一部分没有被称为“罗罗”的“夷人”。又,“白罗罗,性柔软,耕种、服饰与黑罗罗同”。区内这一时期的史料记载,各州、县大都为“皆罗罗”。

元朝时期的罗罗在文山彝族与历史中的影响

“罗罗”这一彝族名称,始见于元朝时期的史籍记录。李京《云南志略》说:“罗罗,即乌蛮也。男子椎髻,摘去须髯,或髡其发。左右配刀,喜斗好杀,父子昆弟之间,一言不相下,则兵刃相接,以轻死为勇。……妇人披发,衣布衣,贵者锦绿;贱者披羊皮……室女耳穿大环,剪发齐眉,裙不过膝。男女无贵贱皆披毡跣足,……虽贵,床无褥,松花铺地,唯一毡一席而已。嫁娶尚舅家,无可匹者,方许别娶。有病不识医药,惟用男巫,号曰大奚婆,以鸡骨占吉凶。酋长左右,斯须不可缺,事无巨细,皆决之。……如酋长无继嗣,则立妻女为酋长。……酋长死,以豹皮裹尸而焚,葬其骨于山,非骨肉莫知其处。……多养义士,名苴可,厚赡之,遇战斗,视死如归。善造坚甲利刃,有价值数十马者。镖枪劲弩,置毒矢末,沾血立死。自顺元(今贵阳)、曲靖、乌蒙(今昭通)、乌撒(今贵州威宁)越嶲(今四川西昌)皆此类也。”“罗罗”在当时的这种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状况,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包括今文山州在内的全国彝区,都还比较普遍的不同程度地保持着,尤其以大、小凉山地区最为普遍。这里所说的“酋长死,以豹皮裹尸而焚,葬其骨于山,非骨肉莫知其处”,是彝族崇虎观念的具体表现。现今丘北县说的所谓“僰人悬棺”,也就是这种“葬其骨于山,非骨肉莫知其处”的葬俗。

“罗罗”这一族称的由来,明天启《滇志》卷三十说,乌蛮“其初种类繁多,有号鹿卢蛮者,今讹为罗罗”。也就是说,把原来的“鹿卢”异写成了“罗罗”。南诏时期,北部乌蛮7部落中有落兰(即鹿卢蛮)部落,即元代乌蒙与越嶲之间的东川路罗罗。而在南诏时期,北部乌蒙7部落中,又各自分为许多大大小小的部落和氏族,史书作者嫌其名称太多,而实际上他们又都同属于一种民族,便以“罗罗”这一族名来通称。到了大理国时期,北部乌蛮7部落之东部的乌蛮部落也被写作了“罗罗”。《宋史·泸州蛮传》说,泸州之南有乌蛮王子称“罗氏鬼主”,“罗氏鬼主”也就是“罗罗鬼主”。“罗氏鬼主”到元朝初年又被称为“罗施鬼国”。“罗施”在彝语中的读音为“鲁斯米”,即“罗罗族居住的地方”。《明太祖洪武实录》记载说:“东川、蛮部(今镇雄)诸夷,种类虽异,而始皆出于罗罗,阙子孙藩衍,各立疆场,乃易其名曰东川、乌撒、蛮部、禄肇、水西(今黔西),无事则互起争端,有事则相救相援。”

“罗罗”在西南地区均有分布。

在北部地区,《明史·土司传》说:(洪武三十一年)“改建昌路为建昌卫,置军民指挥使司,安氏(罗罗土司)世袭指挥使,……所辖四十八马站……。延袤数千里,……有把事四人,世辖其众。”

在东川地区,明嘉靖《四川总志》说:“夷人有二种:其一曰罗罗,即爨蛮也。性劲而悍,摘须束发于顶,覆以白尖巾,衣以毡,履以革。”乾隆《东川府志》说:“爨人,……明人呼为倮罗,居板屋,上压石。……其首长椎髻帕首,大若盘盂,戴狐皮;妇人衣绮罗。其余男子椎髻帕首,珥坠大金银珰,青布短衣,剪各色布缀毛褐为统裙,尖头大鞋,肩披青毡一片。……元为黑罗罗。则补凉山皆爨人,四乡八里爨人十居六、七……。”

在乌蒙地区,《云南志略》说,乌蒙一带皆“罗罗”之类。《四川总志》说:“民有三种:曰罗罗、曰土僚、曰夷人。”显然,这其中还有一部分没有被称为“罗罗”的“夷人”。

在芒部(镇雄)地区,《明太祖洪武实录》卷一说,这些地区“皆出于‘罗罗’”。乾隆《镇雄州志·种人》说:“罗罗,以黑白二种分贵贱,其黑陇氏(指陇氏土司)之支派;白种乃其异姓臣庶也。”

在永宁(今四川叙永)和水西(今贵州黔西)地区,乾隆《贵州通志》卷七说:“倮罗,本卢鹿,而讹为今称。在大定所属有黑、白二种,黑者为大姓,又名乌蛮。其俗尚鬼,故又名罗鬼。……谚云:水西罗鬼,断头掉尾。言相应若率然也。”

在曲靖地区,《云南志略》说,元代曲靖路是罗罗的主要聚居区之一。到了明代,罗罗的居住分布情况有了变化。所以景泰《云南图经志书》说:“郡中夷、汉杂居,列屋于府、州、县之近者,大抵多汉、僰武人(黑罗罗),……其曰罗罗者,则散居村落,或至城市买卖。”可见,当时曲靖府的各个州、县农村,大都是罗罗居住。《明太祖洪武实录》卷一九三在记载洪武二十一年,官军镇压越州(今曲靖市麒麟区东部)罗罗首领阿资,罗雄(今罗平)罗罗营长发起反抗的情况时,说这些地方“都属俱罗罗斯种”。到后来清朝时期写的《云南通志》及曲靖府属各州、县自己编写的史书中,都说这些地方“多居罗罗”。如乾隆《沾益州志》载:“黑罗罗,于夷为贵种。夷之在境者虽分黑、干、白三种,而总号卢鹿,今讹为罗罗”。康熙《平彝(今富源)县志》载:“黑罗罗,……在夷为贵者,凡土官、营长皆其类也。”又,“乾罗罗,彝中之氓也,多贫……”。又,“白罗罗,在夷中为次贵,即土官之把事等役是也。”康熙《罗平州志·种人》说:“黑罗罗,以阿为姓,……凡土司、营长皆其类也。”(按:这里说的“黑罗罗,以阿为姓”,显然是不对的。因为彝族人对长辈、晚辈和兄弟姐妹的称呼,大都在称呼前面加上语气助词“阿”,这种称呼至今如此。“阿”并不是姓)。又,“黑乾罗罗,男女服饰稍异前类(指黑罗罗),……迷信鬼蛊,昔盛,今稍改移,……”。乾隆《陆凉州志》载:“黑罗罗,性谨持,多不入城市,耕种山地,……。”又,“白罗罗,性柔软,耕种、服饰与黑罗罗同”。道光《宣威州志》说:“黑罗罗,……婚娶以牛马金帛为聘。”又,“乾罗罗,……居必高山深谷,……呼黑、白罗罗为主”。又,“白罗罗,男女衣妆悉如黑种”。

其他各州、县记载大体相同。

在滇中地区,元代中庆路,明、清时期改为云南府。区内这一时期的史料记载,各州、县大都为“皆罗罗”。《元史》卷一六七《张立道传》说,张立道于至元前后为云南劝农使,兴修滇池水利,当地农业生产因之得到发展。于是,“罗罗诸山蛮慕之,相率来降”。《滇志》卷三十说:“黑罗罗,在安宁、禄丰,多负盐于途……。”康熙《呈贡县志》卷一说:“村居之人,多僰、倮(即罗罗),半耕半读,渐染县(汉)俗,……。”雍正《富民县志》说:“邑治原无土司,四山僻有黑、白罗罗二种,……。”道光《昆阳州志》说:“黑罗罗,多处州境西南内甸重山复箐,地多暖少寒,……。”又,“白罗罗,多居外五庄及三泊(即滇池、抚仙湖、星云湖),亦间有杂处汉人村屯者”。乾隆《易门县志》卷六说:“黑罗罗,……在夷为贵种,……。”又,“白罗罗,……习俗语言与阿车(即阿者或阿扎,罗罗中的一支)大同小异,……”。万历《云南通志》卷三在记述瀓江府风俗时说:“近郡之夷名罗罗,……敬其长上、土官至,争迎到家,刲羊击豕,罄所有以饮之。”明天启《滇志》说:“白罗罗,……在澄江者,渐习王化,同于编氓,……。在江川(者),……皆称撒马都(罗罗的一支,即南诏时期的徙莫袛蛮),大抵寡弱易治。”又,“阿者罗罗,衣服大略与黑倮同,婚丧如白倮,……东偏则江川诸邑有之”。又,“其在新兴州者,不著其种汇,止曰罗罗,所居茅舍,……新兴者居昌明里,力田为生”。

其余州、县记述大体相同。

在滇东南地区,即今天的文山州、红河州和曲靖市的师宗县。

元、明时期的广西路、广西府(包括今天的泸西、弥勒、师宗、丘北等县和砚山县西部)。《元史·地理志·广西路》说:“东爨乌蛮弥勒等部所居,后师宗、弥勒二部浸盛,……元宪宗七年,二部内附,……至元十二年,籍二部为军,立广西路,……。”

南诏、大理国之时,在元朝时期的广西路一带,《云南志略》说,这些地方多“罗罗”。《土官底簿》说:“师宗州同知阿的,罗罗人。”则府内同出于“东爨乌蛮”的弥勒州(今弥勒市和丘北县西北部)、维摩州(今砚山县北部和丘北县南部)的土官及其大多数部民自然也就是“罗罗”人。《明孝宗弘治实录》说:“广西府,旧有土官知府,后改建流官,所属皆僰人、罗罗。”正德《云南志》卷七广西府说:“罗罗妇人以布为袍,……惟黑罗罗自以为贵族。”万历《云南志·广西府》说:“黑爨、僰夷、土僚、沙蛮、罗罗五种杂居。……黑罗罗,自恃其贵而强,好斗争,……。”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编写的《邱北县志》附人种表中,列出有当时丘北县(不包括今舍得、官寨乡和双龙营镇西部)的5种罗罗,即黑夷万余人、撒尼千余人、罗罗二千余、白夷千余、仆拉千余,还有不计数的阿兀(阿乌、阿武)、葛倮(即今丘北县所说的“僰人”)共7种,并对其中的几种分别作了特别叙述:

——阿兀,即鲁兀。冠服同汉族,惟女子戴荷叶箍、鹰嘴勒(即今天所说的“鸡冠帽”)。男女耕绩,多与汉族杂处。喜读书,惟俗尚巫祝。近日进化,婚丧概从汉族礼。(注:阿兀即阿武,是武部后裔,属黑彝中的大黑彝类。阿兀之称至今未变)。

——黑夷。男子冠服同于汉族,惟妇女头顶袈裟(纱帕),遇尊长则障其面。爱畜牛羊,耕田营生。间有读书者。遇喜庆宴会,竞尚奢侈,平日则俭约至极。虽素封家,亦藜藿是甘。婚认种族最远,族不与各夷同。该族性亦最狡悍。(注:黑彝即乃苏、尼苏或纳苏等,是黑彝中的小黑彝类)。

——撒尼。冠服色尚青蓝,披黑、白羊皮。女服多用红绿色。以麻网束发,外用布箍连发辫,挽之若蟠蛇状。男女耕田,蓄牛羊。多居山喜猎,善用鸟枪。重媒妁,丧祭用巫占卜。以白鸡书字,形如古钟鼎。这是文山州彝族书写使用彝文的记录之一。(注:撒尼人直到清朝中期才从石林、弥勒等地进入丘北县,是进入今文山州境内最晚的一支彝族)。

——葛倮。衣麻布,披羊皮毡衫。未婚者均畜发。以细麻辫裹之左右成两珥状,饰以海贝。衣则以羊毛线茜染五彩,织锦为帐,莫分其男女。惟女不穿袴(裤),以麻布四幅为裙。膝下扎麻布一尺。男有妻子后,岳家始为薙发,易以蓝布包巾。女子嫁后,收发上箍,曰大头,饰以璎珞。一生耕牧为业,山居而好酒。族类相聚,浮白大块,虽醉死而无悔也。婚丧不以礼。[注:今丘北县把葛倮说成“僰人”,是一种误解。葛倮自称阿细泼(人),其他支系彝族则称其为葛仆或果仆,他们不是“僰人”,而是彝族中的阿细支系人,他们与弥勒市的阿细人语音相同,常有往来,关系密切]。

——仆拉。衣服同汉人,以青布包头,坠以璎珞,面系围腰,宽口袴(裤)脚。(注:民国《丘北县志》中说的这种仆拉,主要居住在县境南部的天星、平寨两乡,是今天文山市和砚山县一带的彝族阿扎支系人)。

——白夷。男皆短衣,腰下用花布一方作帏裳。女无论少长,以海巴笼头,如马羁勒状。上衣前短及膝,膝后长及踵。前方腰下仍以花布一方围之,长与胫齐,若四块瓦。然婚娶乃步行入房,各宿三朝归,宁不再来。除夕前三日,婿亲迎归,同居不离。新正以猪蹄,须连腹下肉直至后腿,割为两方送岳家,名曰谢亲礼。食最俭节,殷实亦无食米者。[按:白夷在今丘北县也被称为“僰人”,是一种误解。白夷自称古尼(古纳或古聂),其他彝族支系称其为葛仆或果仆,他们不是“僰人”,而是白彝中的一支。这种白夷不仅丘北有,临近的弥勒、泸西、师宗、罗平等县都有,而且数量更多]。

清朝时期广西府改广西直隶州(含今丘北县中西部)后,区域内有关“罗罗”的记载大体同于明时。康熙《广西府志》卷十一说:“黑罗罗,挽髻插骨簪,……男女俱赤足”。又,“白罗罗,俗呼为所完(撒完)罗罗,性柔弱。善耕种,……。”雍正《师宗州志》卷下说:“白罗罗,性懦。”清乾隆《弥勒州志》卷二十一说:“黑罗罗,挽髻插骨簪。”

临安府(治所在今天建水)、开化府(治所今文山)“罗罗”。

元、明时期的临安府或临安路,区域包括今红河州绝大部分地区和除丘北、广南、富宁三县以外的文山州。元、明、清时期的史书,都记录这一带大都有“罗罗”。

《元史·世祖本纪》和《爱鲁传》都记载从中庆路(昆明)出发,经过“罗罗”“白衣”居住地区入交趾(越南北部)。“罗罗”自然是彝族,而“白衣”则是今天的壮族

元、明时期,临安与开化府还未分设,临安之北为中庆路,南与交趾相连,而“罗罗”与“白衣”共居在同区域内,特别在今文山州更是如此。《招捕总录》说:“至元十一年,阿迷(今开远,包括今砚山西部)土官日苴、火头抽首,领落落(罗罗)军劫僰人。”阿迷州属临安路,这些地方的“罗罗”到了明朝时期,有了进一步的明确记载。《景泰云南图经志书》卷二记载说,在临安路,“其居于山林村落之间者,多夷罗之民,……”。天启《滇志》卷三十说:“白罗罗,……在临安者渐习王化,同于编氓,……在蒙自尚称‘顽梗’(意即不容易被汉化)……。”又,“阿者(阿扎)罗罗,衣服大略与黑倮同,婚丧皆如白倮。……”。又,“鲁屋罗罗,……独临安鲁郭村有之(注:实际上不只鲁郭村有,其他地方也有)”。又,“妙罗罗(指土司家族,不是专指一个支系名称),皆土酋官舍之裔,……在阿迷州为诸种所敬惮,……”。

当时的文山,天启《滇志》卷三十中也有较为详细的记载,如“其在王弄山(今文山市西部)者,不著其种汇,止曰罗罗,……”。又,“教化山部长官司(今文山城西),……部夷曰马喇(仆拉)、曰沙人、曰罗(倮)、曰侬人”。又,“王弄山长官司(今文山市西部)……,所部侬人、罗罗、牳鸡、仆喇(仆拉)、沙人、阿成凡七种”。这其中除了侬人和沙人属今天的壮族外,其余都是彝族。

《滇志》卷三十对临安府南部(今文山州中西部)的“罗罗”还有许多记载。如“诸甸(按:彝语称坝子为甸)该藏匿山林,群聚杂处,……各长官俱本土罗罗、和泥人,原无姓名,各以族汇本语定名,或随世递承其父名之末字(父子连名)更换一字相呼。弘治初,知府陈晟以百家姓首二句分一姓加于各名上,惟纳楼未受。其地在郡西南,远者不下二百里,近者百里。沐西平(沐英)入安南,盖取道于此”。这里说的“惟纳楼未受”,即在众多的彝族各部中,只有今建水县一带的纳楼部不愿将自己的彝姓改为汉姓,说明当时将彝姓改为汉姓的人已经不少。

清朝初年分临安府东南部设开化府(今文山州中西部),临安、开化二府境内的“罗罗”分布状况,除局部有所变化外,总体上延续了明朝时期的居住状况。雍正《临安府志》卷七说:“黑罗罗,……耕田卖柴为生,能通汉语,各州、县皆有之。惟新平一带蛮山大岭,此种尤多。”“白罗罗,……婚姻惟其种类,以牛羊为聘。近渐习王化,同于编氓”。

康熙《蒙自县志》卷三说:“倮罗,……智与汉同,其服饰则短衣窄袖,缠额及腰,……。”乾隆《石屏州志》卷一说:“石屏居多倮夷,自元时内附,风气渐开……。”又,“卢鹿蛮,即罗罗音讹耳。罗俗二月丑日祭龙,……罗好山谷……”。

康熙《阿迷州志》说:“倮罗,言语多与汉人同(指汉化),山居刀耕,……。”雍正《阿迷州志》和嘉庆《阿迷州志》都有同样记载。今砚山县西部当时属阿迷州。

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置开化府领永定州,寻罢永定,专设府治。两年后(即1669年),废维摩州,以其地分隶开化。维摩州原属教化长官司地,后并入广西(泸西)府,置州,寻废州,附丘北,以其地划归开化。

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设文山县,附开化府。先是,开化府设教化、王弄、安南(今蒙自市老寨乡)三长官司暨牛羊、新现、八寨、古木、维摩、陆(乐)竜等处改为八里,即改教化司为开化里(今文山市中部),改安南司为安南里(今蒙自市老寨乡和文山市乐诗冲),改王弄司为王弄里(今文山市薄竹镇),八寨司为永平里(今马关八寨),改牛羊司为东安里(今西畴、麻栗坡),改陆(乐)竜、新现为乐农里(今文山市德厚乐竜),改维摩州为江那里(今砚山),改古木司为逢春里(今文山市古木、柳井),以土司苗裔催征各里钱粮,赴府完纳。置知府、同知、通判、经历统治焉。至是,总督鄂尔泰议裁通判、经历缺,添设县治,并请旨获准设立文山县,置知县、典史等官,为开化府附郭。

嘉庆二十五年(公元1820),总督伯麟奏准,改马白同知为安平抚彝同知,分管东安、永平、逢春三里(今文山市古木镇、柳井乡以及马关、西畴。麻栗坡三县)。其余开化、王弄、安南、乐农(竜)、江那五里仍属文山县管理。(www.daowen.com)

乾隆《开化府志》卷之九在记述开化八里的“罗罗”分布情况时,把黑、白罗罗与其他彝族支系分开叙述如下:

——白罗罗:性质朴。服尚青蓝,妇人以布围头。耕毕,合家携酒馔于郊外,祭祀土神后,长者盘坐,幼者跪敬酒食,一若宾客相饮者然。

——黑罗罗:性朴,多种旱地。居茅舍,中堂作火炉,男女围绕而卧。惧捶挞,而不畏死。男女服近汉,妇女戴青布箍,穿青衣,钉银泡数匝。食惟杂粮,婚办央媒,聘礼用羊一条,银或六两、十二两。丧与汉同,葬以火化。祭则羊、豕,椎死,不杀。

——聂素(即聂苏、尼苏、乃苏等):居永平里(马关),服食日用与倮罗同,读书力田,纺织贸易,性情较醇。

——黑母鸡(山苏):性如桀兽,居必负险。出入挟弓弩,带左插。卧以牛皮,四季拥炉以度长夜。小隙,则数世必报,大德若忘。种荞为食。多居王弄、安南二里。

——白母鸡(山苏):朴直小心,不能受屈。种旱稻、杂粮、棉花等物。居瘴地。衣服自为织染,饮食更属淡薄。婚不用媒,彩礼以牛,多至五六条者,但可陆续办交,贫者世代索取。丧不用棺,无论山坡,俱横葬。

——黑仆拉,一名普腊:婚丧与倮罗同,而语言不通。蓬头跣足,衣不浣濯。卧以牛皮,覆以羊革毡衫。刀耕火种,数易其土以养地力。祭则用牛、羊、豕,名曰三乐。

——白仆拉:性最朴。多住山坡,种荞麦、杂粮、火麻之类。衣白麻布,妇人以绳束发,青绿磁珠杂海贝环饰,项垂璎珞。婚多苟合,礼较简。丧无孝服,亦不用棺,以木架杠送火化。腊月初旬过年(即过彝族十月年)。

——马喇:居王弄山,垦山种棉为业。男子服红经白纬布,妇女衣白,首插鸡羽。风俗与黑、白仆拉不甚相远。

——花仆拉:丧亦用棺,葬不忍火,且论山向,自谓不似诸夷,各有古礼。语言亦微异。

——阿成:性怯懦,畏汉人。质朴行俭。暇则网罗禽鸟。每就食田间,必负薪以归。妇人不事银饰。婚娶以牛成礼。丧尚简略。麻衣草履,盖夷类之最可悯者。

——阿戛:性顽。耕地资生。有丧,合寨老幼向尸前跳舞,尸以火化,无孝服。俗多淫。每春,男女卜日跳掌,心愿即成夫妇。男女各佩锦布袋,斯须不离,惟疾病姑解之。

——阿者(阿扎):衣服与倮罗同,婚丧祭皆同。

——阿系(阿西、阿细、阿析、嘎叟):极愚鲁。耕种之余,牧羊为业。男女皆衣青蓝布,背负羊皮,寒暑无间。婚亦通媒,富者议彩礼,贫者以羊代之。丧,立长幡以招吊客,祭用牛、羊。世居郡之乐农里。

——阿度:性柔懦。山居种地,织麻为衣,不知贸易。妇女跣足盘头。婚姻不拘彩礼,婿将亲迎,负薪之女家,以重者胜。新妇甫于归,即事舂米,以多为能。死,葬不用棺,宰牲以祭,火化掩埋。

——普岔:性淳朴,多信鬼。种水田。男衣黑色,及田,不加浣濯。制同汉人。女衣长,花绣桶长。饮食多不用碗箸,以匙挹之。男子挽髻,衣不至膝。女人五色花衣,不联中缝,拖地寸许。婚多苟合。会亲宴客、必击鼓鸣锣,吹角唱歌以为乐。丧用木槽,盖以马鞍,孝子披白、抱鸡,亲戚吹唢呐送之,藏于石洞,岁余横葬。

——喇乌:多居边地。性愚劣。自为耕织。男女蓬头跣足,面黧黑而身短小。议婚,先定礼银数两,耕牛一条,嫁无妆奁。父母兄弟之丧,吹角跳舞,宰牛以祭,无孝服,以木编床,发尸火化。

——孟武:性迟缓,自谓孟获之后。居深山僻壤,择汉人足迹不到之处,引水于田,捕鱼为业。男服蓝衣,腰不系带。女人短衣青裙,头裹青布若方巾,饰银泡与项。

——普剽:俗与喇乌小异,不剃头。男着青白长领短衣,不分寒暑,身披布被镶火焰边,刻不少离。女人筒裙,遍身挂红绿珠。亲亡,令子婿跳舞,亲属击鼓鸣锣吹角祭献,名曰娱尸。

——普马:性与人殊。刀耕火种。婚礼尚财。人死,不论男女,俱埋于掌房下行走处,每日以滚水浇之,俟腐取出,弃肉另埋,骨则洗净,用缎为袋盛之,家人尽穿红绿。杀猪牛,令婿负之跳舞,藏于家三年,乃葬。遇疾病,则取用再跳,以为未瘗之骨作祟也。

——普列:东安里有之。束发椎髻。播种之日,拴牛于侧,以猪首奠祭土神。婚亦有媒。丧则火化。

——腊欲:性极蠢直。男服青蓝,女着白衣。杂粮不敷,常种瓜菜以为食。婚丧尚俭。

——腊兔:与仆拉相似,怕见汉人。男女亦知耕织。婚丧饮食甚俭。男服蓝布大袖衫,有领;女服红布大袖杉,开一窝,以头套而服之。

——舍乌:性粗直。婚礼极俭。居父母丧,宰牲,挂婚幡,祭献宴客,吹唢呐为乐。暇则持弩以取禽鸟,往来竞射,以多获者为强。

——山车:居逢春里。性不畏寒。鹄面鸠形。男子衣间以红白线织之,妇人盘头似方巾,短衣白裙。丧无孝服,割牲以祭,葬用木床盛尸火化。

——阿倮:性鄙而淫。婚嫁悉听男女自择,含口琴(响篾)吹唱相悦即为夫妇。男衣白麻布,妇人蓬头跣足,不加修饰。父母兄弟临终,举家强灌酒以为别,名曰永绝酒。

——腊歌:性拘直,俗俭陋。婚无媒妁,无论贫富,礼银俱以六两为定,数有不足,即不许。

当时的开化府八里,包括今天红河州蒙自市的老寨乡,但又不包括属于临安府的今砚山县稼依、平远、阿舍三乡镇,不包括属于广西府的今丘北县中西部的舍得、官寨以及双龙营镇西部地区,也不包括属于广南府的今广南、富宁两县。

据《开化府志·里甲附》记载的村寨数统计,到清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开化府属地共有村寨1 101个,41 816户,计182 685人。在1 101个自然村寨中,罗罗单独居住的村寨就有510个,还有122个村寨与其他民族杂居,单独聚居和与其他民族杂居的村寨达632个,占了全部村寨数的57.4%,超过了半数。各里(县)罗罗单独聚居和杂居的村寨分别为:文山县64个,占52%;永平里(马关)56个,占47.4%;安南里(今蒙自老寨和文山市薄竹镇乐诗冲行政村)97个,占71.8%;王弄里(今文山市薄竹镇)146个,占71.9%;东安里(今西畴、麻栗坡)55个,占40%;乐竜里(今文山市德厚镇)34个,占40%;逢春里(今文山市古木镇、柳井乡)31个,占36%;江那里(今砚山县东部)68个,占38.8%;新现里(今红河州屏边县西部)62个,占77.9%。说明府属各里不但有“罗罗”,而且为数不少。

广南府(今广南、富宁两县)的“罗罗”。

元、明以前,有关滇史中未见广南府有“罗罗”记载。云南大学尤中教授因此在其《中国西南的古代民族》一书中说:“广南府以侬人(壮族)为主,‘罗罗’乃后期迁入。”说广南府以侬人为主是对的,但说广南府的这些倮倮(罗罗)乃后期迁入,则与历史相传不符。民国《广南县志》记载:“在二三百年前,汉族在广南者甚稀,其分布四境者,附郭西乡多侬人,南乡多罗罗。”这一记载说明,在二三百年前,广南府的罗罗已经不少了,而这些为数不少的罗罗中的一部分,他们迁入广南府的时间不止是在二三百年前,最早的是在一千五六百年以前的两汉或魏晋南北朝时期。后来迁入广南府的罗罗,大都也是在宋、元时期。其迁来前的地方不仅有临安府和广西府,还有曲靖府和后来的开化府。事实是,今居住在广南县东南部、富宁县西南部,以及麻栗坡县东部的许多自称黑彝、白彝和倮罗的彝族,他们中有很大一部分说自己是孟获兵败后从今昆明、曲靖和贵州迁入的,祖先是孟获的部队。其中一部分从今贵州经广西西林县进入广南,早期定居在今广南县城附近的董那孟一带;一部分则从昆明滇池经石林、弥勒、砚山、文山、西畴进入广南,最早居住在今马街、黑支果,之后又有一部分进入富宁和麻栗坡东部地区,至今已有一千五六百年的历史了。元、明以前的史料中未见记载,那只能是编写者的疏忽或并不了解,或是当时这些地区因罗罗数量较少而故意不作记载。

清道光《广南府志·风俗(种人附)》中记载的“罗罗”有白罗罗、黑罗罗(又名普腊)、白仆喇、花仆喇等4种,纪录文字也十分简略。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富州县志采访局主任陈肇基编写的《富州县志》记载也很简单,只列了夷人、花罗罗两种部分对彝语的汉语音译。

元朝时期,广南路的罗罗已为数不少,但史料记载也很少,只能说是史籍编写者们的一种忽略,也许还可能是一种故意。这些地方的彝族大都一直与壮族和其他一些民族相处,生产、生活习俗中掺杂进了一些壮族因素。由于人数相对较少,未能形成有影响的部落或部族集团势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