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唐宋时期的彝族社会风习:探索文山彝族与历史

唐宋时期的彝族社会风习:探索文山彝族与历史

时间:2023-10-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南诏、大理国时期,不少彝区的粮食生产都有了很大发展。火葬,是彝族中持续时间久远的丧葬习俗。《宋史·蛮夷四》所载的凉山中心腹地彝区的情况,则与马湖地区有所不同。

唐宋时期的彝族社会风习:探索文山彝族与历史

《云南志·蛮夷风俗》载:“蛮其丈夫一切披毡。其余衣服略与汉同,唯头囊特异耳。南诏王室以红绫,其余向下皆以皂绫绢。其制度取一幅物,近边撮缝为角,刻木如樗蒲头。实角中,总发于脑后为一髻,即取头囊都包裹头髻上结之。羽仪以一及诸动有一切房甄别者,然后得头囊。若子弟及四军罗苴以下,则当额络为一髻,不得戴囊角,当顶撮髽髻,并披毡皮。俗皆跣足,虽清平官、大将军亦不以为耻。曹长以下,得系金佉苴;或有等弟战功褒奖得系者,不限常例。”又说:“贵绯、紫两色。得紫后,有大功则得锦。又有超等特殊功者,则得全披波罗皮。其次功,则胸前背后得披,而缺其袖。又以次功,则胸前得披,并缺其背。谓之大虫皮,亦曰波罗皮。谓腰带曰‘佉苴’。”又说:“妇人,一切不施粉黛,以酥泽发。贵者以绫锦为裙襦,其上仍披锦方幅为饰。两股辫其发为髻。髻上及耳,多缀真珠、金、贝、瑟瑟、琥珀,贵家仆女亦有裙衫。常披毡,及缯帛鞧其髻,亦谓之头囊。”又说:“异牟寻衣金甲,披大虫皮”,这是南诏王的服饰。《云南志》还说,南诏王及其王室高官“亦有刺绣,蛮王并清平官礼衣悉服锦绣,皆上缀波罗皮”。曹长以下,得系金佉苴,即腰带。罗苴子以下系皮腰带。《通典》在记述云南等地的着装时说:“男子以毡皮为帔,女子施布为裙衫,仍披毡皮以帔。头髻有发,一盘而成,形如髽。男女皆跣。”这是全国极大多数彝族的普遍装束,文山州许多地方同样如此。直到新中国建立后的很长一段时期,披毡皮的人仍然不少。现今,在一些边远高寒山区仍然可见这一服饰风俗。

南诏、大理国时期,不少彝区的粮食生产都有了很大发展。但饲养畜禽食用的情况在不少彝区,特别是高山彝区还比较普遍,在不少地方仍然占据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云南志》载:“猪、羊、猫、犬、骡、驴、豹、兔、鹅、鸭,诸山及人家悉有之。但食之与中土稍异。蛮不待烹熟,皆半生而吃之。”有特色者如“鹅阙”,“鹅阙”的做法是:“取生鹅治如脍法,方寸切之,和生胡瓜及椒樧啖之,谓之鹅阙,土俗以为上味。”《新唐书·南蛮四》亦载:“脍寸鱼,以胡瓜、椒、蔱和之,号鹅阙。”“南诏家室用金银,其余官将用竹箪,贵者饮以箸不匙,贱者抟之而食。”《云南志》载:“夷人喜好饮酒,以稻米酿制。”“醖酒以稻米为麹者,酒味酸败。”又说:“每饮酒欲阑,即起前席奉觞相劝,有性所不能者,乃至前席扼腕低颡,或挽或推,情礼之中,以此为重。”

《云南志》载:南诏、大理国时期的彝族民居“凡人家所居,皆依傍四山,上栋下宇,悉与汉同。惟东西南北,不取周正耳。别置仓舍,有栅栏,脚高数丈,云避田鼠也。上阁如车盖状”。这种民居建筑样式,与今天麻栗坡、富宁一带彝族白倮人的住房有许多相似之处。

唐代,南诏国男女婚前恋爱是比较自由的,但一旦结了婚,就必须严守规范,不得有外遇越轨行为。《云南志》记载说:“南诏王有妻妾数百人,总谓之诏佐。清平官、大将军有妻妾数十人。俗法——处子、孀妇出入不禁。少年子弟暮夜游行闾巷,吹壶芦笙,或吹树叶,声韵之中,皆寄情言,用相呼召。嫁娶之夕,私夫悉来相送。既嫁有犯,男子格杀勿论,女子亦死。或有强家富室赀财赎命者,则迁徙丽水瘴地,终弃之,法不得合。”(www.daowen.com)

南诏王室多与乌蛮贵族“结为婚姻之家”。当时居住在今云南罗茨、富民、禄丰、马关、河口等地的独锦蛮,又称桃花人,他们中有不少衣着锦服者,是乌蛮中富人比较多的一支。《云南志》记载说,独锦蛮“其族多姓李。异牟寻母,独锦蛮之女也。牟寻之姑,亦嫁独锦蛮。独锦蛮之女为牟寻妻”。

火葬,是彝族中持续时间久远的丧葬习俗。《云南志》记载说:“蒙舍及诸乌蛮部不墓葬。凡死后三日焚尸,其余灰烬,掩以土壤。唯收两耳。南诏家族(王族)贮以金瓶,又重以银为函盛之,深藏别室,俗则一直沿袭至今。”火葬习俗一直延续到明代,至今在川西南、滇西北一些彝族中仍然完整地保留着。文山州彝族虽然早已没有了火葬习俗,但明代以前的火葬习俗也是很普遍的。清代的《开化府志》中,有关彝族行火葬的记述就达16处之多。

大理国时期,彝族先民的服饰与魏晋到唐时期的情况大体相同,变化不大,大都仍然是“椎结、披毡、佩刀”。《宋史·蛮夷四》载:彝族先民“俗椎结披毡佩刀,居必栅栏,不喜耕稼,多畜牧。其人精悍,尚战斗……”《云南志》载:唐宋时期居住在马关、河口两县的“桃花人(独锦蛮)”,亦呼“桃花蛮也。本安南林西原七绾洞左右侧居,人披羊皮和披毡,前梳髻。虽拘于蛮,心向唐化”。《桂海虞衡志·志蛮》说:“诸蛮之至邕管卖马者,风声习气大抵略同。其人多深目,长身、黑面、白牙;以锦缠椎结,短褐;腋下佩皮箧,胸至腰骈束麻索,以便乘马……性好洁,数人共饭一拌,中植一匕,置杯水其旁,少长共匕而食,探匕于水;钞饭一哺许,抟之拌,令圆净,始加之匕上,跃以入口,盖不欲污匕妨他人。”《建炎以来朝野杂记》载:四川凉山西南马湖彝区“多沃壤,宜耕稼,其民披毡椎结,而比屋皆覆瓦,如华(汉)人之居,饮食种艺多与(汉)同”。《宋史·蛮夷四》所载的凉山中心腹地彝区的情况,则与马湖地区有所不同。这些地区的彝族同全国大多数地区彝族一样,都“俗椎结、披毡,佩刀,居必栅栏;不喜耕稼。多畜牧……无城郭,散在山洞,不常其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