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彝区盛产铜、锡、金、锑、铁、银等多种矿物,矿冶业生产历史久远,其中以铜冶业最为有名。唐代,南诏国就用大量的铜制作佛像。据《南诏野史》记载:劝丰祐当南诏王期间,就先后用40950斤铜铸造了11400尊佛像。舜化贞继位后,于“光化庚申三年,铸崇圣丈六观音,清平官郑买嗣合十六国铜所铸,蜀人李嘉亨成像”。南诏国的铜冶业规模由此可见一斑。明天启《滇志·大理府古迹》载:崇圣寺发掘出的“鸿鈡在三塔寺楼,唐咸通时铸,制作大而雅,声远而洪。国初中官钱能见而叹曰:‘此物宇内罕有,恨山川阻隔,不能致之宗庙耳’”。万历《云南通志》也载:“崇圣寺中有观音像,高二丈四尺。唐蒙氏民董明善良者,吁天愿铸造,是夕天雨铜,无欠无余,仅足铜像。”诸多大小铜像和塔模等,既反映了南诏国铜冶业的发展规模,也反映了南诏国铜冶铸技术的高超水平。
在川西南今凉山州地区,铁矿的开采冶炼时间较早。晋时成书的《华阳国志·蜀志》就记载说“越嶲(今冕宁)、会无(今会理)出铁”。又载:这些地方“山有砮石,火烧成铁,刚利”。这一记载说明这些地区的冶铁技术也是比较高的。
宋代,大理国矿冶业规模和水平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提升,开国国主段思平建国后,就“铸佛像万尊”。1976年维修大理三塔时,出土了大理国时期大量的铜制文物,数量达680件之多。其中佛像、观音像99尊,天王与力士像9尊,铜塔模5件,铜镜15面,铜铃4件,铜镯57件,铜夹7件,铜函、铜钵各1件,铜钹2件,金刚杵200余件,还有刻有佛像的铜片4块。这些发现说明当时社会对铜的需求量很大,也说明了大理国时期制铜工艺水平的高超。
铁器的制作水平在大理国时期也有了很大提高。周去非在《岭南代答》中说:“蛮刀,以大理所出为佳。”又说:“今世所吹毛透风,乃大理刀之类。”说明大理国不但产铁,而且铁器的制作质量水平也比较高。《张胜温画卷》卷首画有矛、钺、槊、铲、大刀、铎鞘等兵器。大理三塔寺出土有铁锤、铁像等。大量铁制农具的使用,铎鞘、郁刀、云南剑等数量巨大的铁制武器生产,以及大量的佛像、观音像等宗教器物的制造,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如果没有大规模的采矿冶炼作支撑,这些数量巨大的金属需求量是很难满足的。
云南个旧产锡的情况在汉代就有记载。《汉书·地理志·西南诸郡》载:“贲古(今个旧、蒙自)采山出锡。”类似的记载,在其他相关史籍中也不少见。南诏国时期,王国政权对金、银、锡、珠宝等管理采取垄断的办法,“禁缉甚严”,犹以金为甚;“蛮法严峻,纳官十之七八,其余许归私,如不输官,许递相告”,犯罪之人和掠夺来的人口,常被送去做“淘金”奴隶。(www.daowen.com)
大理国时期,金属采冶业有了很大发展。李石《续博物志》载:“生金出产傍诸山,……有得片块,大者重一斤或二斤,小者不下三四辆。”金沙江“河中有金沙甚饶”,大理“亦产金甚饶”,而滇南、滇东北均“有金甚饶”。《政和经史证类本草》称流入中原的大理黄金为“云南块金”。大理国每逢节庆,各方贡金银“万计”,这反映了大理国时期金银等有色金属冶炼业的发达。
煮盐也是云南重要的矿业之一。据相关史料记载,云南有规模的煮盐业出现始于魏晋时期,出产地主要在今安宁、丽江、盐津、大姚等地。唐宋时期,云南的煮盐技能和生产能力不断得到提高。《云南志·云南管内物产》载:“昆明城有大盐池,比陷吐蕃。蕃中不解煮盐法,以咸水沃柴上,以火焚柴而炭,即于炭上掠取盐也。贞元十年春,南诏收昆明。今盐池属南诏蛮官煮之,如汉法也。”此后,“蛮法煮盐,咸有法令”,煮盐技术已接近内地水平。
大理国时期,煮盐业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南诏野史》载:大理国时期,今云南省内的盐产地有“盐井、滇共四十处”。宋理宗宝祐元年(1253年),元将兀良合台率兵平云南,“赏段甫盐井”,说明大理国时期,盐业作为王国一种重要工业,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此外,产盐地除了云南外,川西南彝区也有52处之多。昆明安宁一带产的盐主要供应东蛮地区;淯井盐则主要供应长宁军的“公家百需”。刘复生在其《自杞国考略》一文中说,自杞国强盛时,曾“……悄悄侵夺大理盐池及臣属化钱诸蛮僚”。这里说的“大理盐池”,即安宁盐池,说明当时的安宁盐业已发展为相当大的规模,食盐贸易的利润非常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