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唐宋时期彝区农业经济的发展及影响

唐宋时期彝区农业经济的发展及影响

时间:2023-10-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云南彝区的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品市场发展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地处滇东南的今文山州彝区经济发展状况,与内地发展较快地区差距很大。南诏国时期实行的土地授田制度,是王国统治者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而制定实行的。

唐宋时期彝区农业经济的发展及影响

唐(南诏)宋(大理)时期。云南彝区的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品市场发展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在古代,这样的经济发展主要是农业的发展,发展的重要标志是牛耕技术的推广和铁农具的广泛应用。据相关史料记载,云南彝区农业牛耕始于南诏初期,牛耕技术和铁农具的推广使用,提高了生产力水平,促进了南诏农业的发展。《云南志·云南管内物产》记载说:“每耕田用三尺犁,格长丈余,两牛相去七八尺,一佃人前牵牛,一佃人持按犁辕,一佃人秉耒。”《新唐书》亦载:南诏“犁田以一牛三夫,前挽、中压、后驱”。这里的“一牛三夫”应是“二牛三夫”之误。因为《南诏图传》中就有一幅二牛耕田后卸犁休息的画面。

南诏国时期的农业发展,主要是以自然经济为主体基础上的发展,由农民、农奴和奴隶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主要还是为满足内部的需要,而作为剩余产品进入市场交易的还很少。市场上交易的产品也是互补余缺的以物易物,其商品特征还不明显,对许多交换者来说,双方都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剩余产品交换。地处滇东南的今文山州彝区经济发展状况,与内地发展较快地区差距很大。据《临安府志》载,唐宋时期,今文山州大部分属于教化、王弄、安南三部乌蛮长官司之地,境内居住在坝区的彝族人口比例并不小,但似乎都还停留在原始的刀耕火种中,牛耕农业还不多,史料中也未见有记载。

由于彝区大多数地方山高谷深,山地多、平坝少,以及由此形成复杂的交通条件制约,再加之长期受以畜牧业为主的传统观念的影响,彝区农业虽然有所发展,但这种发展仍然是缓慢的,在一些高山边远偏僻地区更是如此。所谓发展,主要是发展条件较好的坝区农业发展。《新唐书·南蛮传》记载说,南诏国除在平地引水灌田外,还将天然山泉水从低处引上山灌溉山田(梯田),这种农田水利建设情况在《南诏德化碑》中也有明确记载。后来的《云南志》对此也记载说:“从曲靖州已(以)南,滇池已(以)西,土俗为业水田,种麻、豆、黍、稷,不过町疃……蛮治山田,殊为精好。……浇田皆用源泉,水旱无损。”这些坝区通过水利建设,有效改善了灌溉条件,使这些地方成为当时云南农业发展最快的地方。到大理国时,洱海、滇池地区农田水利建设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粮食单产和总产,史料上虽然没有明确的数字记载,但产量增加是无疑的。《云南志·云南管内物产》记载说:“酿酒以稻米为麴。”说明当时的粮食产量增加不少,可以拿出很大一部分来酿酒了。南诏国时期不断向外进行大规模的军事扩张和掠夺行动,没有足够的军粮来支持是做不到的,这些军需粮食主要就是来自坝区。居住在山区的彝族主要种植荞麦、大麦、燕麦等山地耐寒、耐旱的作物,产量虽然也有所增加,但这类粮食产量的增加,主要是靠扩大种植面积得来的,靠提高种植技术水平增产的因素不多,因而增量很小。(www.daowen.com)

授田制的建立,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南诏国时期实行的土地授田制度,是王国统治者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而制定实行的。这种要求的主要表现:首先是南诏初期,农业在整个王国经济中已占据了明显的主导地位,小家小户的个体独立生产单位比例越来越高,成为官府实行授田制的客观前提条件。其次是南诏政权建立起来以后,为适应洱海等一些发展较快的乌蛮、白蛮地区土地私有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事实,以授田的方式承认其土地的合法性,成为王国统治者的必然选择。三是将授田制作为加强王国军事力量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云南志》载:“南俗务田农菜圃,战斗不分文武。……上官授田四十双,汉二顷也;上户三十双,汉一顷五十亩;中户、下户各有差异。”南诏国就是这样通过授田的政策建立起了乡兵制度。组织乡兵,成为授田户必须承担的义务和责任。四是对移民实行授田,也是南诏实行授田制的一个重要方面。南诏国曾进行过多次大规模的移民迁徙活动,如为抑制白蛮势力壮大,将二十万居住在滇中一带的西爨白蛮西迁到保山德宏一带。为稳定移民地区社会,王室对包括白蛮在内的极大多数王国内外移民都授予田地,在安定人心的同时也促进了移民区农业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