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川南地区彝族历史:隆穆一族的强盛与巩固

川南地区彝族历史:隆穆一族的强盛与巩固

时间:2023-10-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川南地区即今四川泸州市及其所辖的泸县、合江县、古蔺县、叙永县和纳溪区,以及宜宾市的江安县、长宁县、高县、珙县、筠连县和兴文县,还包括自贡市的富顺县。隆穆娶三妻,生六子。宋代,史书对川南地区彝族情况记录不少。得盖及其后裔各部是川南地区乌蛮中最强盛的。川南地区乌蛮在历经几次曲折发展之后,势力进一步扩大。

川南地区彝族历史:隆穆一族的强盛与巩固

川南地区即今四川泸州市及其所辖的泸县、合江县、古蔺县、叙永县和纳溪区,以及宜宾市的江安县、长宁县、高县、珙县、筠连县和兴文县,还包括自贡市的富顺县。唐代史籍记载这些地区都有乌蛮,宋代史籍记载则更为详细。

唐代泸州所属各地都有彝族先民分布。《宋史》载:“周武后万岁通天二年(697年),昆明夷内附,以其地设都宁郡。”这一记载说明,这些地方早有彝族先民居住。余若瑔先生在其《且兰考》一书中的彝族“历代世系考”中说,自孟赾(希慕遮)至祝明(杜宇)31世,世居于蜀。祝明,彝书谓之隆穆(笃摩)。当周之叔世,杜宇称帝,蜀有洪水,隆穆避水,诸夷奉为君,居泸阴山(乐宜山或洛尼白)。隆穆娶三妻,生六子。四子穆阿卧先居于协,协即赫,即今云贵乌蒙和四川永宁,后移于窦(今云南昭通),传至阿卧的十其八世孙俄海德赫,生二子,长子德赫隆,次子德赫辉。俄海得赫卒,传位于德赫辉,辉让位于隆而去,邑人义之,从者九千人。辉率部人东渡白水(今镇雄),击都掌(今兴文县),羿子及土僚而降之,依鳛水而居,因自号为鳛部,地在今蔺水与赤水河交汇地区。今彝语称古蔺为“斯协须”,意为东边;窦地称“诺协”,意为西边。德赫隆在西边世守窦地,是乌蒙部的始祖;德赫辉在东边世守古蔺,是鳛部的始祖。

宋代,史书对川南地区彝族情况记录不少。《宋史》载,宋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官兵在平息川南地区乌蛮反抗后,都巡检使孙正辞言:“夷人安集,降诏嘉奖。先有蛮罗忽余甚忠顺,防援井监,捕杀违命者不已,上遣内臣郝昭信褒慰之,且谕以赦蛮党前罪,勿复邀击。”事隔三年后的1013年,晏州多冈县夷人斗望、行牌率众劫淯井监,梓州路转运使寇瑊令诸州巡检会江安县,“自蜀江下抵清浮坝,树营栅,招安近界夷族,谕以大兵将至,勿与望等同恶。未几,纳溪、蓝、顺州刺史史个松、生南八县诸团,乌蛮犓广王子界南广溪(洞)移,悦等十一州刺史李绍安,山后高、巩六州及江安界娑婆村首领并来乞盟,立竹为誓门,刺猫狗鸡血和酒饮之,誓同力讨贼”,寇瑊“合两路兵至江安,诱纳溪、蓝、顺史个松,南广溪移、悦等州刺史及八姓乌蛮首领,使断贼径。用夷法,植竹为誓门,横竹系猫、犬、鸡各一于其上,老夷人执刀剑、谓之打誓,呼曰:‘誓与汉家同心击贼!’即刺牲血而饮。瑊给盐及酒食、针梳、衣服等,付以大榜,约大军至,揭榜以别逆顺,‘不杀汝老少,不烧汝栅栏。’夷人大喜”。这当中与官方结盟的生南八姓诸团,即八姓乌蛮。

得盖及其后裔各部是川南地区乌蛮中最强盛的。《宋会要辑稿》载:“庆历初,泸州言‘管下溪峒十州,有唐及本朝所赐州额,今乌蒙王子得盖居其地,部族最盛。旁有旧姚州,废已久,得盖愿得州名以长夷落’。诏复建姚州,川南地区以得盖为刺史,铸印赐之。”姚州即今泸州市合江县。(www.daowen.com)

得盖之后,其后裔各部继续扩张势力范围,纳溪、晏州一带的的各部同族乌蛮也受其掠夺,并向其贡纳宝物。“得盖死,其子窃号‘罗氏鬼主’。鬼主死,子仆射袭其号,浸弱不能令诸族。另有乌蛮二酋领,曰晏子,曰斧望箇恕,常入汉地鬻马。晏子所居,直长宁、宁远以南;斧望箇恕所居,直纳溪、江安以东,皆仆夜墙(得盖之孙)诸部也。晏子距汉地近……斧望箇恕近纳溪……二酋浸强大,擅劫晏州山外六姓及纳溪二十四姓生夷。夷弱小,皆相与贡其宝物。”

斧望箇恕死后,其子乞弟承袭。川南地区乌蛮在历经几次曲折发展之后,势力进一步扩大。《宋史》载,到宋末元初时的至元十五年(1278年)十二月乙卯,“佥书西川行枢密院昝顺招诱都掌蛮夷及其属百一十人内附,以其长阿永为西南蕃蛮安抚使”。至元二十七年(1209年),“改西川总管府为永宁路”。至此,得盖后裔仆夜墙部中的晏子部后人成为元代永宁路总管,进而发展为明代永宁宣抚使奢氏大家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