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东南地区有维摩部、王弄部、强现三部、屈中部、哈迷部、纳楼部、阿月部等。
维摩部在今云南丘北县和砚山县西部。元《混一方舆胜览》载:“维摩名惠摩部。”维摩部以乌蛮为主,南诏国时期就已形成为部,直到明朝年间。
王弄部在文山市西部薄竹镇。王弄部即王弄山部,部名因山而得,部内族群以乌蛮为主,首领为乌蛮乌氏,南诏国时期就已存在,后不知所终。
《〈南诏野史〉注》载:强现三部在普梅河以西地区,即今天的麻栗坡、西畴和文山三县市地区。明万历《云南志》载:“教化三部张官司,唐时蛮名强现,汉语讹为教化,强现、牙、车三部酋也。元为强现三部,隶临安道宣慰司。”此段文字误记较多,其中关于汉语将“强现”讹为“教化”的记述,显然是根据元代的相关记录而附会出来的。“强现”和“教化”语音差别太大,汉语不可能将“强现”讹为“教化”。元朝初年,把南诏、大理国时期的车部、丁部和空亭部三部划归教合山部管辖。教合山部因山而名,一些相关史料将“教合山部”误写为“教合三部”,导致后来的记录也依之而混淆难解。应该说,“教合山部领车、丁、空亭部”。其实,南诏、大理国时期,车、丁、空亭三部并不归教合山部管辖,他们的首领都是阿月部龙氏的分支,是近亲,是相互关系很密切的三个小部,因此有时候他们也会联合起来为一部,称“强现三部”,所以《南诏野史》才把其列入东方三十七部乌蛮之一。(www.daowen.com)
屈中部、哈迷部(阿迷部),在今云南开远市。元《混一方舆胜览》载:“王弄山,领屈中、阿马、阿月三部。”此为元朝初年一段时期内的事。元朝以前,屈中、阿马、阿月三部各自为部,并不归王弄山部管辖。元朝时期在哈迷部之地置阿迷州。
纳楼部在今云南建水县,辖区地跨红河两岸,中心区在建水县南部的官厅。元《混一方舆胜览》“临安道宣慰司”条中载有纳楼部,但《南诏野史》中没有纳楼部,说明纳楼部是到大理国时期才组建起来的。明天启《滇志》载:“纳楼茶甸长官司土官普沙。罗罗人,洪武年间归附,授副长官司。”
阿月部,地在今云南马关县西部八寨镇。《南诏野史》所记的三十七部乌蛮中无阿月部,说明阿月部是到了宋朝(大理国)时期才组建起来的。元朝初年一段时期,阿月部曾与屈中部和阿马部一起,曾被划归给同民族的王弄山部管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