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南诏与中南半岛国家的关系-文山彝族与历史

南诏与中南半岛国家的关系-文山彝族与历史

时间:2023-10-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相关史料记载,南诏时期,与南诏有联系的中南半岛国家主要有骠国、弥诺国、弥臣国、夜半国、昆仑国、大秦婆罗门国、女王国、陆真腊国和水真腊国等。在南诏与中南半岛国家的交往中,由于骠国地处中心枢纽地带,其在南诏国向中南半岛地区扩张中的地位和作用尤为明显,因而一直是南诏控制的重点。在南诏与中南半岛国家的贸易往来中,诸多奇珍异宝输入南诏市场,进而又经蜀身毒道传入内地。

南诏与中南半岛国家的关系-文山彝族与历史

公元8世纪中叶,南诏脱离唐王朝控制期间,在与吐蕃合兵夺取川西南嶲州,稳定北部地区以后,又向西攻占银生和寻传蛮(今缅甸东部)地区,再以这些地区为依托,向南部的中南半岛地区扩张,其目的是要在加强与中南半岛国家经济往来的同时,强化对这一地区商业通道的控制,使这些地区国家与南诏的经济贸易往来进一步繁荣起来,并在政治上进一步对这些地区加以控制。

相关史料记载,南诏时期,与南诏有联系的中南半岛国家主要有骠国、弥诺国、弥臣国、夜半国、昆仑国、大秦婆罗门国、女王国、陆真腊国和水真腊国等。这些所谓的“国”中,除骠国外,其余都是一些部落或部落联盟群体。公元8世纪中期,阁罗凤西开寻传蛮地区后,以镇西、永昌两节度区为依托,不断向西南扩张,先后用武力攻占了骠国、弥诺国、弥臣国和昆仑国,影响力不断扩大。《新唐书》载:“南诏以兵强地接,常羁制之。”之后,又以骠国为中心,把其势力范围进一步扩大到了整个中南半岛地区。

在南诏与中南半岛国家的交往中,由于骠国地处中心枢纽地带,其在南诏国向中南半岛地区扩张中的地位和作用尤为明显,因而一直是南诏控制的重点。元和三年(808年),南诏王寻阁劝继位,他“自称骠信”。“骠信”一词,在彝语和缅语中都是“君王”的意思,其意为寻阁劝既是南诏之王,也是骠国及其他中南半岛国家之王。寻阁劝虽然不是骠国的实际统治者,但南诏与骠国的关系由此可见一斑。《南诏野史》中载有劝丰祐时大将军段宗膀救缅一事:“膀,汤(池)人,祐之勇将。先是狮子国侵缅,屡求救,至是许之。……膀救缅以败狮子国。”这一故事至今仍在滇西一带的彝族白族民间流传着,说明南诏与骠国的关系是很密切的。

南诏通过向中南半岛地区扩张,使其对外商贸交流往来遍及南亚、东南亚地区。其中骠国至天竺(今印度)是其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南诏永昌城(今保山)作为南诏西部重要门户,发挥着外贸进出口中商品中转站和集散地作用。(www.daowen.com)

在南诏与中南半岛国家的贸易往来中,诸多奇珍异宝输入南诏市场,进而又经蜀身毒道传入内地。这些珠宝中,尤以琥珀,瑟瑟、光珠、宝石玉石等占的份额最大,其他还有青木香、旃檀香、紫檀香、槟榔木、琉璃、水晶、蠡杯、犀象,以及黄金、麝香、贝等数量也不少。贝又称“海巴”“巴具”“珂贝”等,产于西太平洋印度海的暖水域中,中南半岛许多国家历史上都曾用贝作过货币。哈威写的《缅甸史》引大中五年(851年),波斯国施旅行家旅行到下缅甸的记载中写道:“居民易市,常用海巴以为货币。”云南彝族等一些少数民族先民,在两汉时期就开始使用贝币了。南诏国时期,用贝作为商品交换媒介的地区范围进一步扩大,贝成为富人的财富象征,常被用作去世老人的陪葬品。《纪古滇说集》载:缅甸、暹罗、八百、真腊、占城、挝国等每年进献给南诏的物品中,就有“巴具”(贝)一项。《新唐书》载:南诏“以缯帛及贝市场,贝者大若指,十六枚为一觅”。至今,包括文山州(主要是州境西部)在内的云南许多地方彝族古墓中,时有贝币出土。在这些贝币中,有许多就是南诏时期的遗物。

南诏时期,印度佛教文化对南亚、东南亚,以及南诏国的影响巨大,不少国家都使用印度梵文,文化上均趋同于印度,甚至出现了“印度化”倾向。在南诏国,特别是南诏国西部,这种影响也是很大的。剑川石窟第一窟《异界牟寻议政图》的石刻人物中,除了异牟寻和一些清平官外,还有一位梵僧。公元9世纪中叶,梵僧赞陀崛多来到南诏长居后,不久就被南诏王室尊为国师,给王室讲解佛教经典教义,留下了许多传奇的故事传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