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南诏国与吐蕃:古代文山彝族历史交集

南诏国与吐蕃:古代文山彝族历史交集

时间:2023-10-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南诏为抵御吐蕃的扩张,与唐王朝友好相处。第一次唐诏战争,南诏在吐蕃的协助下,大获全胜,南诏和吐蕃关系修好。在南诏与吐蕃之间的关系中,当双方和好如兄弟之时,吐蕃地区的牛、马、羊等牲畜成群地赶到铁桥一带,与南诏进行交易,互通有无。至此,南诏与吐蕃在经历了近了一个世纪战战和和之后,双方除民间经济往来基本不停息外,政治关系走向了长期的沉寂状态之中。

南诏国与吐蕃:古代文山彝族历史交集

吐蕃藏族先民建立起来的奴隶制政权。

公元7世纪,吐蕃崛起于青藏高原。到松赞干布时期逐渐强大起来,经常侵扰唐朝西部地区,掳掠汉人为奴。公元7世纪中叶,吐蕃势力向其东南部扩张,到达了洱海地区北部。为此,唐太宗李世民在云南姚安设姚州都督府,以加强抗衡吐蕃在云南的势力。703年,吐蕃为了在洱海地区站稳脚跟,弃都松赞普(王)亲征洱海。一年后,弃都松赞普战死在洱海地区。707年,唐朝姚嶲道讨击使唐九征大破吐蕃,烧毁吐蕃城堡,拆除铁索桥,在洱海地区立铁柱记功,这就是昆明大观楼长联中所说的“唐标铁柱”。南诏为抵御吐蕃的扩张,与唐王朝友好相处。但在天宝年间发生两次唐诏战争后,唐诏和盟关系破裂,情况发生了逆转。

第一次唐诏战争,南诏在吐蕃的协助下,大获全胜,南诏和吐蕃关系修好。天宝十一年(752年),吐蕃在邓川册封阁逻凤为“赞普钟南国大诏”。“赞普”是藏语,意为“王”,“钟”是兄弟之意。吐蕃还封阁逻风的长子凤伽异为“大瑟瑟告身都知兵马大将军”。

天宝年间安禄山叛乱时,756年吐蕃趁机联合南诏攻打西川地区,掳获人口、牲畜等财物无数。次年,又攻打台登(今四川泸沽)、昆明(今四川盐源)。

公元779年,阁逻凤去世,其子凤伽异早亡,其孙异牟寻继位。诏、蕃联军分三路进一步攻打四川,企图占领成都。皇帝唐德宗派骁将李晟率5000精兵南下,与四川唐军配合,痛击了诏、蕃联军,南诏军惨败,死伤被俘数万,南诏元气大伤,而吐蕃却迁怒于南诏,封异牟寻为“日东王”,有意将原先名誉上的兄弟之国降为臣属,早有归顺大唐之心的异牟寻因此愤而生变,毅然决定重新归附唐王朝。公元793年,异牟寻先后派遣三批使者:一批由赵罗眉率领取道四川;一批由杨大和率领取道贵州;一批由杨传盛率领取道安南转道内地。使者们带着金子,表示南诏归唐的决心;带着丹砂和中药材当归,表示诚心归附唐王朝之意。异牟寻还派使者送信给川西都督府都督韦皋,叙说了南诏对吐蕃的欺凌有“四忍”和“四难忍”之详情。怀念先王曾受唐朝皇帝的宠爱,表示自己愿意“竭诚自新,归款天子”。韦皋将南诏使者送到京城长安。德宗皇帝赐诏,双方在苍山会盟。(www.daowen.com)

在此之前,吐蕃屡与回纥相互征战,损失惨重,还命令南诏调兵帮助作战。异牟寻以5000老弱兵应允前行,暗中又亲自率兵数万尾随其后,在今丽江一带向吐蕃军发动突然袭击,夺回了被吐蕃占领多年的16座城邑,俘虏了10万余人,其中还有5个吐蕃王,获取军资甲仗无数。这一年(贞元十年,即794年),南诏还攻下了剑川、鹤庆等地,俘虏了在吐蕃庇护下的原浪穹诏残部首领牟罗君,将其部迁往保山一带。接着,又俘虏了施蛮、顺蛮和长裸蛮首领,巩固了南诏王国西北边境地区的安全。

贞元十七年(801年),大量的唐军从东、西、北三个方面牵制住吐蕃军队主力,南诏军则从吐蕃南面腹部深入,劫夺财物不可胜数。

在南诏与吐蕃之间的关系中,当双方和好如兄弟之时,吐蕃地区的牛、马、羊等牲畜成群地赶到铁桥(丽江北部塔城)一带,与南诏进行交易,互通有无。一旦这种兄弟般的关系破裂、发生战争时,受苦受难的都是双方的人民。

会昌二年(842年),吐蕃陷入长期内斗不止的混乱之中,区域内到处是因战乱毁坏的残垣断壁,破烂不堪,已无力再对南诏构成威胁。至此,南诏与吐蕃在经历了近了一个世纪战战和和之后,双方除民间经济往来基本不停息外,政治关系走向了长期的沉寂状态之中。公元9世纪后半叶,曾强盛一时吐蕃奴隶政权在内乱不止的纷争中土崩瓦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