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书中所记的“南中”,大体上指的就是秦汉时期的“西南夷”地区,即云南、川西南和黔西等地区,以及周边的缅甸、越南、老挝等国家的部分地区。
魏、蜀、吴“三国鼎立”前夕,曹操通过“挟天子以令诸侯”,统一了北方,而孙权据吴地也已历经三世,魏、吴已具备了立国条件。赤壁之战后,刘备始据有武陵、长沙等四郡,自封荆州牧。蜀汉建安十五年(210年),益州牧刘璋迎请刘备入蜀,进讨盘据在汉中的张鲁。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驱走了刘璋,占据了益州,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又占领了汉中郡,“三国鼎立”的局面由此开始形成。
“三国鼎立”形成后,蜀、吴反和为争,开始了对南中的争夺,南中豪强大姓们对此不得不作出归属上的选择,并由此形成了投吴与投蜀两种不同势力。一开始,投吴势力较强。刘备建立蜀汉政权后,派邓方任庲降都督,经略南中,但邓方只能坐守南昌(今镇雄),无法深入滇境。这时,孙权也通过交趾太守士燮拉拢与吴“使命往还”的雍闿。雍闿便杀了益州郡太守正昻,接着又把刘备派来继任太守的张裔缚送给孙权,孙权便遥署雍闿为永昌郡太守,但也未能到永昌上任。蜀汉章武元年(221年),刘备称帝,又派李恢继邓方之后任庲降都督,李恢同样也只能远距驻守平夷(贵州毕节),无法深入滇境。蜀汉建兴三年(223年),刘备死于攻吴失败后的撤军途中,蜀、吴因荆州问题矛盾更加恶化,南中大姓拒蜀归吴的倾向更加严重,加之北方曹魏仍在虎视眈眈,形势对蜀汉更加不利。如果失去南中,蜀汉将会失去后方依托,政权也将难以自保。
能否有效稳定和巩固南中,直接关系着蜀汉政权稳定的大问题。对此,作为政治家、军事家的诸葛亮早已有了对策。还在刘备还未入蜀之前,诸葛亮曾经在同刘备进行“隆中对”时,就提出了据荆(州)、益(州),联东吴,即“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北伐曹魏,以图中原”的战略方针。刘备死后,诸葛亮作为蜀国丞相,实际上掌握着蜀汉大权,平定南中彝族首领之乱,便成为他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蜀汉建兴三年(225年)春天,诸葛亮为了平定南中叛乱,巩固蜀汉政权对南中地区的统治,组织蜀军兵分三路进行南征。诸葛亮亲率南征军队由僰道县(今宜宾),然后遣马忠率东路军攻牂牁郡,遣李恢率中路军入益州郡攻雍闿。诸葛亮本人率主力西路军自安上(今四川屏山县)溯泸水(金沙江)而上,入越嶲郡攻高定元。(www.daowen.com)
蜀汉军队一出动,益州的雍闿也率领部属自益州郡北上,企图与越嶲郡的高定元一起合围诸葛亮率领的西路蜀军。但雍、高双方由于存在矛盾,高定元指使其部属杀死了雍闿。雍闿死后,孟获代其为益州军主帅,率兵退回益州。诸葛亮便很快就打败了高定元的军队,然后挥军马不停蹄地渡过泸水(金沙江)攻打孟获带领的军队。此时,马忠率领的东路军也顺利地攻入了牂牁郡。
李恢率领的中路军由犍为直入益州,在今天的滇东北和黔西一带,遭到了彝族芒布部、水西部、乌撒部、乌蒙部和东川部的联合抵抗,随李恢同行的新任益州太守王士战死,李恢军被包围。
李恢是一个被“夷化”了的“耆帅”。《西南彝志》说,刘备入川后,李恢投向了蜀汉。在此次被包围中,他便打着自己也是“夷族”的牌子,对包围他的彝族各部首领说:“‘官军’粮尽,想要退兵。我久别故里,今天才得以归还,不能再北归了,想要与你们共谋大事,所以以诚相告。”彝族各部首领们相信了李恢的假话,加之水西部首领妥阿者(汉文记为济火)相助,李恢得以乘机出击,破围而出,直取滇东南,一直打到南盘江下游今丘北、砚山一带,与马忠率领的东路军和诸葛亮率领的西路军声势相应。李恢在滇东南的节节胜利,震撼了孟获的大后方,给诸葛亮率领的西路军迅速南下造成了极为有利的形势。
诸葛亮按照既定的“西和诸戎,南抚夷越”方针和固巴蜀以北伐中原的战略,采纳了马谡“攻心”战术,对以孟获为代表的“夷帅”采取战、和兼用,以和为先,以战促和的战术,七擒七纵孟获,使孟获等“夷帅”心服口服,战后又诚心加以团结合作,并保留了“夷帅”原来的地位,使他们成为之后蜀汉在南中进行有效统治的重要支持力量。诸葛亮的这种战争策略,是从解决当时要北伐曹魏这一主要矛盾出发而采取的,同时也是蜀汉政权解决南中地区民族问题的具体体现。由于战略战术的使用得当,诸葛亮才得以在不到一年的时间中就较为顺利地把南中平定下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