氐和羌是上古时期居住在我国西北高原上的两个族群。《后汉书·西羌传》说,夏商以前,氐、羌人中的一部分向东迁移,进入中原地区,成为姜姓部落,之后便融合到华夏族之中。继续留在西部的,则以黄河上游的湟水和赐支河地区为中心,在西北地区形成了许多大大小小的部落。他们仍处于居无常所,随水草而逐迁,无部落首领,不相互统辖,依强而附的游牧生活阶段。公元前5世纪,羌人的生产有了一定的发展,出现了一个叫无弋爰剑的部落联盟首领,其孙卯受到崛起于渭水流域的秦国威胁,率其部民出赐支河之西数千里。自无弋爰剑后,羌人分成了150多个大大小小的部落,其中的发羌、唐旄等部落后来发展成为土蕃,即今天的藏族。一部分迁到西南地区的羌人则发展成为越嶲羌、广汉羌、武都羌等,他们与夷(彝)人一起居住在今四川凉山、甘孜、阿坝、雅安等地区。
西汉时期,在今岷江上游的阿坝、甘孜两州和雅安地区,以及凉山州和牦牛山以西的广大地区,是“笮人”居住区。据《华阳国志》记载,“笮人”是“夷”的后裔,即武部后裔。在今天茂汶地区羌族中流传的史诗《羌戈大战》记载说,羌人首领“阿巴白构”率领部民南迁,与茂汶地区的土著戈基人相遇,发生了一次激烈的战争。战争中,羌人把戈基人打败,将其赶走,并在日补坝(今茂汶县境内)建立起了部落联盟国家。“阿巴白构”有9个儿子,分驻于今天的茂汶、松藩、汶川、理县、黑水、灌县、北川等县的9处大寨。戈基人被赶走后,留下了大量的“戈基嘎补”,即戈基人墓葬,也就是今天在岷江上游考古中所发现的“石棺墓葬”。戈基人在汉代文献中记作“冉駹夷”,显然是彝族先民中的一部分。
汉代部分羌人进入今四川西北及西南地区以后,与当地“夷”系统各部落广泛杂居交往,其中的牦牛羌发展成为今天四川阿坝州西南和甘孜州东部的嘉戎藏族;在茂汶的一支则继续保留羌人的文化特征,是今天茂汶县羌族的先民;其余部分则以当地“夷”系统各部落经过长期的融合和分化后,分别成为今天彝语支各兄弟民族中的一部分,他们中除彝族外,还有纳西族、傈僳族等一些彝语支民族,他们自称自己为“昨濮”,藏族称他们为“笮巴”,彝族、纳西族则称他们为“老槃”,是后来《后汉书·蜀志》中所记载的槃木部落的后裔。(www.daowen.com)
近年来的考古发现,战国时期的石棺墓,在我国西南地区分布较广,而且文化内涵基本相同。目前,发现石棺葬的地方东自岷江上游、大渡河、雅砻江,西至西藏东部,南至滇西北,北至四川甘孜州北部。贵州古彝书《论撮阻却必杓》中记载,“撮阻杓阿余,撮阻细产了,摸多的底啊”,彝语意为“吃人的鼻祖叫阿余,吃人的人就从他那时候产生了,火葬的制度也从那时候兴起来啦”。在文山州西部地区的部分彝族中,至今还以能在老人过世后寻找墓葬地时,能在下葬地点挖出如石棺形状的天然小石槽而被视为珍贵,认为能将过世的老人葬到这样的“石棺”中,是很幸运的事,去世的老人会庇荫后人,后人的家业、人丁会兴旺发达。熟知老彝文的贵州彝族罗国义老先生说,彝族最早实行的是土葬,后来有种会吃人的“撮阻羿”人产生了。由于“撮阻羿”吃人,连死人也吃,所以后来的彝族人为了避免死去的人被“撮阻羿”人吃掉,就改行火葬了。《六祖魂光辉》中还记载说,彝族古时候有一个叫“尼家”的部落,行的是石棺葬。古代蜀人部落武洛撮之时是行石棺葬的。许多彝族学者认为,汉代以后,彝族土葬习俗突然发生变化而行火葬,是以羌人的南迁及其同化分不开的。所以,在秦汉时期,一方面是在今天的川、滇、黔地区各彝族部落不断迁徙对流,进而整合成了被统称为“夷”的族属名称;一方面又与氐、羌人发生融合,形成了固定的文化共同特征,如行父子连名制、行火葬、十二世后相互联姻,行转房制、党妻族,以及说话、唱歌都爱比喻譬物等。再一方面,在迁徙、对流的历史过程中,又往往分化出去一部分部落,发展成为其他兄弟民族,如今天的白族、纳西族、傈僳族、哈尼族、拉祜族等。所以,以往许多汉文史书中所记载的彝族源于氐羌,是氐羌后裔的说法,是一种对史实的误解,是不对的。彝语支民族中固然有氐羌成分,但他们是南迁进入彝区的少数民族,是他们融合到当时的主体民族彝族中,而不是占人口极大多数的彝语支民族融合到少数的氐羌人中,因为这不符合历史上民族融合过程中的一般规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