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滇西地区彝族:滇西彝族与历史

滇西地区彝族:滇西彝族与历史

时间:2023-10-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时,蜀地的“蜀布”“筇竹杖”等商品,就是从滇西的“昆明人”地区输往南亚和西亚的。但因这些地区山高谷深,加之包括彝族在内的各族人民的抵制和反抗,几次探寻均未能成功。今天,文山州西部的一些彝族,仍然还有人称白族为“洛举”。这些被彝族称为“洛举”的白族,其祖先就是在这一时期住在滇西地区的昆明人。

滇西地区彝族:滇西彝族与历史

“西南夷”时期,“六祖分支”后的武部慕雅切四世孙洛陀施时,在“堵妥耿节”(今滇西哀牢山一带)生了九个儿子,九个儿子后来演化成了九个部落,这就是《哀牢夷传》中所记的九隆传说故事,即龙生九子的真实历史。其中的武部早先居住在洱海地区,乍部慕雅考传到第十代时,也有部分迁移进了洱海地区。而此时,武、乍二部还尚未联姻。乍部传到布雅乍时,在一处叫“麻苦密”的地方与武布缔结联姻关系,并在点苍山下的洱海边开垦了大片土地,建立起了11个城池。在此段时期,奴隶制度开始逐步建立起来,有奴仆的奴隶主已达58家。

在此期间,武部的9个部落在征服当地一些土著部落的战争中,攻占了原土著人的5座大山,夺取了17个寨子,其中有个叫施以纳的部落首领后裔又分成了5个部落,向今天的大理周边地区迁移。到武侏施之世,便在今天的下关建立起了“彻彻安鲁瓦”和“安武吐鲁瓦”两座城池。传到第六世迪雅达时,武部在今大理和保山地区共迁居了12处。《西南彝志》卷五中说,武部在向外迁移中,不断征服当地的土著人,并建立起了相应的奴隶制度,即君、臣、师、匠制度。

武、乍二部在保山和大理地区不断发展壮大起来后,与原先居住在这一地区的“昆明人”相互杂居,并通过军事手段对他们加以征服和融合后,形成了后来在汉文中记载的“哀牢夷”,他们是今天滇西一带的彝族先民。(www.daowen.com)

汉文史书《史记·西南夷列传》和彝文史书《西南彝志》都记载,当时滇西彝族“昆明人”的分布范围在今天的怒江以东、金沙江一带,并延伸到滇池以西的大片地区,其内部部落林立畜牧业较为发达。那时,他们利用滇西地区的立体气候特点,夏天把畜群赶到山头上放牧,冬天又将畜群赶到河谷地带避寒牧养。各部落虽然都是同根同源的兄弟,但却各自分散而居,互不统属。在洱海周围地区的一些部落,农业已粗具规模,他们在部落首领的号令下,同耕共织,共同发展种植业养殖业

“西南夷”时期,滇西一带“昆明人”的对外通道逐步打开,商业随之逐步发展起来,与东南亚和南亚地区的商业贸易交往日见频繁。当时,蜀地的“蜀布”“筇竹杖”等商品,就是从滇西的“昆明人”地区输往南亚和西亚的。公元前2世纪,汉武帝从出使西域回来的张骞口中得知,“筇竹杖”就是通过“昆明人”居住区输往西亚的情况后,便数度派使臣到滇西地区探寻,准备打开从滇西通往南亚的通道,把其纳入大汉版图之中。但因这些地区山高谷深,加之包括彝族在内的各族人民的抵制和反抗,几次探寻均未能成功。后来一直到东汉永平12年(69年),东汉王朝在滇西的保山和大理及周边部分地区设置楪榆(今大理、洱源一带)、云南(今祥云宾川一代)、不韦(今保山东部)、嶲唐(今云龙西部和保山北部)、比苏(今泸水和云龙部分地区)等县,派遣汉族官吏前往治理,并随同移入部分汉族人口进行屯田。《西南彝志》卷五说,后来,一些居住在汉族区内的彝族由于受汉文化的影响不断加深,逐步形成了与本民族母体差异越来越大的“乍洛举部”,这可能就是后来从彝族中分化出来,并形成白族的白族先民。今天,文山州西部的一些彝族,仍然还有人称白族为“洛举”。这些被彝族称为“洛举”的白族,其祖先就是在这一时期住在滇西地区的昆明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