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文山彝族文化艺术小结

文山彝族文化艺术小结

时间:2023-10-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彝族文化源远流长。万物起源说的歌谣反映了远古时期彝族先民对宇宙自然间各种事物的由来及其运动变化现象的探索和认识,流传面广,内容包罗万象,十分丰富。据统计,目前全国各地公开出版和内部出版的彝族长篇史诗已达49部。这些史诗以其古朴的内容,奇特的想象,在彰显彝民族光彩和特色的同时,也大大丰富了中华民族民间文学艺术宝库。

文山彝族文化艺术小结

彝族文化源远流长。远古时期的彝族文学不但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而且显示着古代彝族先民神奇的想象力,充满着强烈的远古时代精神,是全部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后世彝族文化不断创造发展的不竭动力。

远古时期的彝族文学大体可分为创世歌谣、古代神话、远古传说、创世史诗英雄史诗等。

创世歌谣约产生于希弭遮(希慕遮)和希堵佐时期。就其内容而言,创世歌谣是尚未形成宏大篇章的创世史诗,是创世史诗初始时期的幼芽状态,但已形成了繁盛的创世歌谣群体。内容主要是天地的形成、人类和动植物起源、火及弓箭的发明和使用,以及畜牧和农耕起源、金银铜铁起源,还有历法的产生、婚嫁的产生等。这样的歌谣虽然大都是不完整的零碎片段,但数量多,内容丰富多彩,语言通俗朴实,简短易记,因而在民间流传很广,彝文史书中有不少记载。在文山州彝区,民间流传的创世歌谣也不少,如《找人种》《牛的来历》《红樱花和白樱花》《造天地日月》《铜鼓歌》《挖金子》《洪水滔天灭人类》《虎王》《猪的来历》《兄妹成亲》《射石岩》《挖金子》等。这些歌谣可分为大地自然形成型、神造大地型、人造大地型、动物造天地型等。其中关于人类起源,有所涉及的歌谣又可分为物质演化说、天神创造说、盘颇化身说、猴子变人说等。万物起源说的歌谣反映了远古时期彝族先民对宇宙自然间各种事物的由来及其运动变化现象的探索和认识,流传面广,内容包罗万象,十分丰富。

远古时期的彝族神话,是彝族先民在改造自然的生产劳动中形成的。在生产力十分低下的情况下,人们按照自己的认识、理解和欲望,把自然和社会生活加以形象化、人格化和虚构化,按照自己在实践中萌发的联想,对人在自然界中的力量进行了夸张,塑造出了一个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神话故事和英雄人物。文山州彝区流传的这类神话英雄人物,大都与内地彝区大同小异,如《天地和人》中造天地的英雄阿基檀,造太阳的英雄西勒,造月亮的英雄都获;《布尼布卓》中的造天英雄阿体颇,造地英雄阿体嫫,造日英雄阿尼颇,造月英雄阿舍嫫,以及支格阿龙降伏恶雷等许许多多匡扶正义、驱邪除恶的神奇英雄。

史诗是一种结构宏大,气势磅礴,既有综合性特点,又充满幻想和神秘色彩的民间叙事长诗。彝族是史诗特别发达的民族之一,西南彝区各地民间都有流传。据统计,目前全国各地公开出版和内部出版的彝族长篇史诗已达49部。这些史诗以其古朴的内容,奇特的想象,在彰显彝民族光彩和特色的同时,也大大丰富了中华民族民间文学艺术宝库

在众多的彝族创世史诗中,最具代表性的有《查姆》《梅葛》《阿细的先基》《天地祖先歌》《阿黑西尼摩》《尼迷诗》《勒俄特依》《石尓俄特》等。

《查姆》是对彝语“咪古”(讲道理的诗文)的音译,主要流传于云南楚雄州、红河州、玉溪市和文山州西北部地区,全诗计3500余行,分上下两部,上部讲开天辟地,民族的起源和繁衍;下部讲天地万物的起源和发展,是一部古朴、凝重的的彝族古代社会历史的巨幅画卷。

《梅葛》也是对彝语“迷古”的音译,主要流传于楚雄州的大姚、姚安和永仁等县,因用当地彝族的“梅葛调”来演唱,故称为《梅葛》。全诗长达5770行,分创世、造物、婚恋丧事四大部分,各部分又可独立成章。史诗较全面地反映了彝族人民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各不同历史时期的经济、社会和精神文化生活面貌,内容丰富,形象生动,艺术精美,是一部文采斑斓的古代彝族社会生活“百科全书”。

《阿细的先基》主要流传于红河州弥勒县西山和文山州丘北县西部的彝族阿细支系中。“先基”是阿细语,是汉语“歌”的意思。1943年由著名音乐家光未然收集整理,昆明北门书屋以《阿细的先鸡》为书名出版,李公朴先生参与发行。新中国成立初修订重版时,改书名为《阿细人的歌》。1953年,袁家骅先生根据1945年的国际音标记录,整理出版了《阿细民歌及其语言》,内容分为序诗、开天辟地、垦荒、洪水、求家、成家和悲歌七部分。1958年,云南省民族民间文学红河调查队再次收集整理出版了《阿细的先基》,全诗5500余行,分为引子、最古的时候、男女说合成一家、尾声四部分。史诗形象生动地记述了天地、万物和人类的起源及其各种自然现象成因,以及阿细人独特的恋爱婚姻习俗及其观念。

流传在文山州中西部彝区的《天地和人》《布尼布卓》两部彝族创世史诗中,内容除了具有一些文山的地域特点外,其叙述的事物主体及所反映的思想意识,有不少与其他地区流传的同类史诗相似或相近,如《天地和人》在内容上与《梅葛》有不少相同之处,而《布尼布卓》则与《阿细的先基》有不少共同点,只是由于地区和支系不同,加之在长时期的社会历史发展变化中不断演化变异,史诗中的一些人名、地名变了,故事情节也被染上了不同的地域特点。

《尼迷诗》流传在昆明市石林县、红河州弥勒县、泸西县及文山州丘北县的撒尼支系中。史诗的故事内容是说,远古时有一段时期,天地间处处冰雪覆盖,地上的人都被冻死了,只剩下阿果和阿尼一男一女两人。为了求生,阿果把阿尼绣的花布栓在箭头射向天空,请求天神救灾。天神目斯帕和目斯玛放出七个太阳把冰雪晒化了,不料天气又由此变得很热,而且热得让人都快受不了啦。于是,英雄阿果就用箭把七个太阳中的五个射了下来,留下一个仍然做白天的太阳,另一个转做夜间的月亮,万物由此得以复兴。后来,人世间又四处燃起了大火,大火连续烧了三年,万物几乎都全被烧死了,只剩下阿资和阿若男女两人。不知过了多少年,到阿拉和阿乃夫妇时代,他们的三个儿子和一个姑娘一起去开荒,可是不知为什么,他们头天开出的荒地,到第二天又恢复了原来的模样,而且一连几天都是这样。后来,他们才发现是一个白发老人所为,老大和老二气愤得要去打老人,老三和妹妹则劝两位哥哥不能打,并心平气和地向老人问其中原由。老人就把即将到来的大洪难告诉他们,还把自己的金柜、银柜和木柜送给他们避难用。老大、老二心肠狠,大洪水来临时,两人就分别躲进金、银柜里,只把木柜留给老三和妹妹,不让老三和妹妹和他们一起到金、银柜里避难。好心的老三只好带着妹妹一起在木柜中共患难。“黑雨水下了三天三夜,白雨水下了三天三夜”,滔滔洪水淹没了大地万物,老大老二躲避的金柜、银柜很快沉到了水底下,两个都被淹死了。老三和妹妹躲藏的木柜则飘在水面上,让兄妹俩躲过了大劫难。

大洪水退后,大地一片荒凉,为了找伙伴,老三和妹妹走了九天九夜路,踏遍了千山岭,处处“千里无人烟,万里无伙伴”。天神知道以后,给兄妹俩一些粮食种子,让他们种庄稼,养牛羊鸡猪。然而,因见不到其他人群,兄妹俩都无法找到伴侣配婚。后来天神授意,通过滚两扇石磨相合、滚两个簸箕相叠的天意“验证”,兄妹配婚成夫妻,繁衍人类,大地才又恢复了生机。

广流传于川滇大小凉山地区的《勒俄特依》,在彝族民间影响最为深远,被誉为“著名古典诗”。“勒俄”是彝语“历史”的意思,“依”意则为“书”或“书本”,全意即“历史的书”,与同一地区的另一部史诗《古侯》相对应,交相辉映,相得益彩,分别被称为“母史篇”和“公史篇”,是彝族史诗中两颗耀眼的彝文明珠。《勒俄特依》分为天地演变史、开天辟地、阿俄署布、雪子十二支、呼日唤月,支格阿龙、射日射月、喊独日独月出、石尔俄特、洪水漫天地、合侯赛变、曲涅主系等14章,计22000多行。前5章主要讲述开天辟地、创造万物、繁衍人类的故事,歌颂了恩体谷慈、儒惹古达、署惹尓达、司惹低尼、阿俄署布五大天神开天辟地的英雄业绩。用2章的篇幅讲述了新、旧石器时代交替时,滇池周边地区彝族部落首领支格阿龙传奇的一生。《石尔俄特》一章则描述了母系社会时期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社会生活状况;《兹的住地》一章则讲述了远古时期彝族先民两次大规模迁徙的历史。

从创世造物向记述历史的发展演变及其各种历史事件的转变,是《勒俄特依》艺术创作上一个显著特点;与此相应,由创造神向创造人物形象的转变,是《勒俄特依》艺术创作上另一个显著特点。(www.daowen.com)

流传于红河州元阳县彝区的《阿黑西尼摩》,分为序歌、西尼摩生万物、人类的起源、分天分地、叽侬定历法、旱灾、洪水泛滥、天地的生日、长寿和死亡、婚姻的起源和演变和祭奠的兴起,共11章。史诗中记述的主要人物阿黑西尼摩,是天地未产生前的一个女巨人,她是万物之母,身躯体像大山,头像狮子,脊背长龙麟,长有14只耳朵、6双眼睛和28只大奶,其胃有9082层,肚有9000层,绿、红、黄、黑、白和天、地、日、月及其万物都孕育于她的大肚中。孕育期满后,阿黑西尼摩先生下天、地、日、月、星辰和风、云;接着生下奢俄木、奢则黑、彻埂兹、黑得坊及其他所有的天神和地神;再接着又生下大象老虎、豹子、老鹰,以及牛、羊、马等走兽飞禽和虫类,用其28只大奶哺育了它们。史诗还叙述了人类从水生动物演化为陆地猿猴,再由猿猴发展为会直立走路的人的演化过程,还讲述了人类兴起婚嫁和祭祀的历史。史诗内容丰富,想象富丽而神奇,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人类在母系社会初期广阔的社会生产生活画面。阿黑西尼摩生天、地、日、月及其宇宙万物的故事,在文山州的一些彝族支系中也有流传,但都比较分散零星,大都只是其中的零碎片段。

流传于贵州西部地区的《天地祖先歌》分为天地的形成、风的产生、雾的产生、万物生长、野人根源、季节、种粮、女权、医药、农耕、权制、以及笃慕支系、君制、冶炼、养蚕、结亲、繁衍、传知识、管天地、收妖怪、人的生死、战争和庆功、祭祀和祭祀后等27章。史诗先叙述天地的形成、万物的兴起、人类的源起,然后叙述人类农耕生产生活。史诗中说:树、荞、麻等农作物种子,最早是管天的勾阿德从天上撒到地上的,地神乌阿庇管理种庄稼,之落咪阿庇专事传知识,在这三神的帮助下,人们学会了种庄稼。史诗又说,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通过不断的观察和体验,逐步懂得了季节和气候的变化,逐步摸清了“一年分四季,四季四变化;春天绿油油,夏天热腾腾;秋到刮大风,冬天有凌拌;冬去春又来,变化又从头”的自然气候变化规律。那时“男女聚成群……孩子不知父,孩子只知母;一切是母大,母是一切根……女人当君长,一切听从她,她说了就行”。女人中的首领带领大家去烧荒、撒种子,大家“才有苦荞吃”。

《天地祖先歌》生动地讲述了彝族先民从蒙昧时代到野蛮时代,再由野蛮时代进入古文明时代的历史过程。相对而言,与其他同类史诗相比,《天地祖先歌》比较注重写实,夸张成分不多。

英雄史诗,又称英雄叙事诗,是继神话之后,在人类文化史上产生的另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化现象。彝族远古时期英雄史诗,目前整理出版的主要有《阿鲁举热》《支格阿龙》《大英雄阿龙》《支嘎阿鲁王》《哈依迭古》等五部。前四部中的英雄支格阿龙,在西南大多数彝族地区都有流传。在文山州一些彝区,支格阿龙的史诗也同样有流传,但都是一些零星的片段情节,未发现有相对连贯的系统故事,而且随着时间的不断延续和群体居住区域的不断转换,以及生产生活环境的变化,史诗中的英雄人名及其地名也都发生了变异,加上各地汉译音用字不同,同一个人的人名出现了多种不同的写法。但尽管如此,其语音还是相同或相近的,意思也是一样的,如“支格阿龙”“支格阿鲁”“金支嘎阿龙”“嘎阿鲁王”“支嘎阿鲁”“支刮阿鲁”等。

歌舞艺术是随着诗歌和音乐的产生而相应产生的。集歌、舞、乐于一体的古代彝族歌舞艺术,不但内容丰富,而且形式多姿多彩。按歌舞的内容和其表现形式,彝族古代歌舞大体可分为生产劳动舞、傩舞、巫舞、祭祀悼亡舞。这些歌舞有许多是反映古代彝族先民生产劳动的,如种植、管理、收获纺织捕鱼、狩猎等。这类歌舞在文山州不少彝族地区都能看到,流传于昭通永善县的“荞子舞”,在文山州的西畴、广南、麻栗坡、富宁等县的彝族倮支系中也广为流传,在当地被称为“荞菜舞”,只有一字之差。流传于昆明市石林县和红河州泸西县的“洗麻舞”“纺麻舞”等,在文山州的部分彝族支系中也有流传。这些歌舞都简单朴实地模拟了古代彝族先民生产劳动时生活情景,充满着浓厚的原始性和质朴性。

巫舞是在原始巫术活动中跳的舞蹈,新中国成立以前广泛流传于彝区各地,现在除极少数边远山寨外,基本上无人再跳了。这些年,作为一种历史现象,一些地方的文化部门对巫舞进行了整理保护,并对其中的一些舞蹈动作进行了改良,使其古为今用。

祭祀是彝族最隆重的宗教活动,跳祭祀舞是祭祀活动的重要内容和形式。表演祭祀歌舞时,人们边歌边舞,占卜命运,祈求祖先神灵保佑,并在长期的沿袭流传中逐步发展成了娱怡神灵、祛邪驱魔、祈祷丰收、祈求人畜兴旺的群众性舞蹈。彝族的祭祀性舞蹈很多,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流传于昭通市镇雄县和彝良县的“喀红呗”(灵筒舞),流传于红河州和普洱市的“响把舞”,流传于文山州富宁、广南、麻栗坡三县和广西那坡县的铜鼓舞,流传于昆明石林、红河泸西和文山丘北等县撒尼支系中“大鼓舞”等。

悼亡舞蹈是高龄老人去世时跳的丧葬舞,或家支集体举行祭祖仪式时跳的悼念舞,内容主要表现对逝者的追思和缅怀,颂扬祖先的功德和业绩。这类舞蹈也很多,如流传于大小凉山的“瓦兹累舞”,流传于丽江宁蒗县和文山州广南县的“送灵舞”(烧灵舞),流传于曲靖宣威市的“跳戛”,流传于玉溪澄江县的“送阴灯”,流传于文山州麻栗坡、西畴、富宁和广南等县的“闹丧舞”,流传于文山州文山市和砚山县的“神灯舞”,流传于文山州丘北县的“羊皮鼓舞”等。这类舞蹈常把伴奏音乐与喃喃吟诵歌词结合于一体,队形多为反时针方向旋转,舞蹈动作缓慢而古朴、深沉。

古老的彝族歌舞已历时数千年,经久不衰。今天我们看到的古代彝族歌舞,已经不断融进了不少的后世文化成分,但仍然能从中看到原始的内容,听到远古的遗音。

岩画是石器时期彝族先民重要的绘画艺术。滇南和滇东南的南盘江两岸,是西南彝区岩画最集中的地区,就在这里发现了最古老,且比较有代表性的旧石器时期的石林岩画、弥勒老虎山岩画、弥勒红石岩岩画、丘北狮子山岩画等。石林岩画位于石林县的小石林中,画高约3米,宽约2米,可辨认图像30余个,有人、兽、星、月等,稍晚一些作品中的牛马画像,有很强的写实性,其表现的内容与彝族古老的原始宗教有关,对研究以彝族为主体的云南少数民族文化演变过程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弥勒县老虎山石洞洞壁岩画有人、马、羊、猴、箭等画面,还有14个远古文字,其中有4个与现今仍在使用的老彝文相同。

位于弥勒县高甸村西南的红石岩岩画,画面长130米,高20米,可分为左、中、右三版,右版画有两个葫芦形铜鼓,中版画人,左版画箭头,画风古朴粗犷,直线人影箭头多,是一幅古人祭祀岩神图。同样在弥勒县的金子洞坡岩画,画面内容则是崇拜日月和星辰的原始宗教祭祀场面。其中有一组图的中心画着一个闪射着光芒的太阳,周边围绕着6颗星辰。另一组图像由20多个圆圈组成一个穹隆圆形,下面有6个跳舞的人物形象,岩画下方有古彝文。

位于丘北县曰者镇狮子山彩云洞洞壁上的狮子山岩画,画面图像大都已模糊不清,尚能辨认的图像只有三个,大的35×26厘米,小的20×16厘米。能辨清的三个图像均是“人形鸟”图像,人头、躯干和四肢用线条表示,两只手背上各有两组羽毛纹饰,头上画有冠状羽毛,上下翻卷,纹饰不对称,呈现“鸟人”在空中回旋翻飞的姿态。从头部形状和整体气势看,“鸟人”酷似雄鹰。

在狮子山岩画发现点东面25千米处的丘北县锦屏镇黑箐龙村,村旁大龙山岩洞内有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古人类活动遗址,遗址洞壁上有8个疑似文字的符号,但已被剥蚀得难以辨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