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原始社会经济发展及文山彝族历史

原始社会经济发展及文山彝族历史

时间:2023-10-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原始农业生产水平的逐步提高,驯养动物的人逐步增多,古老的狩猎经济开始向畜牧饲养经济转变。这一记载所反映的,就是原始社会晚期彝族先民的农耕及农田水利建设的情况。原始社会晚期的牧业生产,一些彝文史书中也有不少记载。在彝族年节祭祀的粮食及其制品中,荞麦大都作为首选。麻,是彝族人民一种种植历史悠久的传统经济作物。茶,这一影响世界的中国特色饮料,彝族人民也为其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原始社会经济发展及文山彝族历史

人类掌握用火技术以后,火除了在生活中得到越来越多的使用外,在生产中的使用也越来越广。用火烹饪食物,让人类结束了茹毛饮血的饮食文化。用火冶炼金属,制造坚硬锋利的金属工具和武器。“用漫山遍野的草木灰,开始了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生产”,进而从蒙昧走向文明。

随着狩猎工具的使用和发展,尤其是弓箭的发明和使用以后,过去最简单的生活方式由人工采食植物果实的采集业开始向原始的农耕经济转变,从依靠群体用石头棍棒的狩猎开始向畜牧业转变。

农业是从采集业直接发展而来的。最早时的农业种植用的是“火耕法”,即“刀耕火种”,是氏族成员男女一齐出动的集体劳动。人们在森林边缘砍烧草木,在烧过的地上用尖头木棍打洞点种。这种农耕法延续的时间最长,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在西南彝区不少山区村寨都还在延续着。

随着锄头和犁耕农业的出现,生产力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农耕土地逐步增多,并且数量相对稳定下来,人和土地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使长期迁徙不断的流动狩猎、采集生活逐渐转变为相对稳定的村落定居生活。但由于生产力水平仍然还很低,农业生产主还得靠群体协作来完成。前期,主要劳动者多数为妇女,到了新石器时代,才逐步转变为以男性劳动力为主。

随着原始农业生产水平的逐步提高,驯养动物的人逐步增多,古老的狩猎经济开始向畜牧饲养经济转变。

相关彝文史籍记载,彝族历史上的原始耕作农业,最早开始于一个首领叫米阿媚的部落。彝文史书《物始纪略·米阿媚时代的人》记载说:“远古天出现、地形成以后,人开始产生。”初始时“人不像人,人像鸟。鸟样过三代,鸟样过日子,果子当饭吃,雾当作水喝,松叶当衣穿。人像野兽,兽样过三代,生肉当饭吃,露珠做水喝,阔叶作衣裳,人成了人样。到了……米阿媚时候,才像人过日子,五谷当饭吃,专门喝泉水”。书中还说:“粮食有来由。在天空中,(分)布五大洪水;大地的四方,产生了五谷。东方慕果欧甸,生一种禾苗,栽培出一种谷;西方舍朵那勾洪,生出了一种禾苗,栽培出了一种谷。到如今,(栽出的粮食)先作充饥粮,次作农活粮,再做婚事粮。一直传下来。”

农牧业工具的使用在彝文史书中也有不少记述,其中石制工具的使用是最早被记载的。《物始纪略·工匠的根源》记载说:“在那个时候,打石来做刀,用石刀砍物,剐兽皮做裙,羊皮做衣裳。”《勒俄特依》记载说:居木(笃慕)时代,“居木家三子,桦槁红树做犁弯,杜鹃花树做枷担,红枣树做赶脚棒,嫩竹做成牵牛绳,黄竹做成赶牛鞭,驾起阿卓黑牯牛,来到阿呷地拖犁”。此外,还有许多用石、木、骨、贝壳等做农具的记载和传说。流传于红河、文山等地的《尼苏夺节·开天辟地》则描述了彝族先民辟良田,修水利的劳动场面:“老龙”部落的首领俄谷,“生冲大海里,俄谷老龙爷,九千九双手,捡捞海底石。夜间捡石头,白天垒石头,石头垒出大海面;又用海底泥,造化成大地。俄谷老龙爷,八方八只脚,夜里忙着踩泥……天与地之间,有四个水口,(其中有)两个进水口,两个出水口”。俄谷的十代孙,“诺谷小龙儿,金棍抖三抖,凿出了溪沟,围出了依赫(湖泊),(改)造好江海,开出了河流。再用金棍棒,撬开出水口,海水哗哗流,平坝绿油油”。这一记载所反映的,就是原始社会晚期彝族先民的农耕及农田水利建设的情况。(www.daowen.com)

原始社会晚期的牧业生产,一些彝文史书中也有不少记载。如《彝族古歌》中说:“天还未形成,地还未产生时,母猪耙地,曾经有其事。”“武以洛吐山,住三家穷人,有三袋良种,遍地撒下了,(可)无耙来耙地。到次日早晨,有头大母猪,大样地出来,耙着平坝地。”“这事发生后,(人们)给母猪卸耙,套水牛颈上,把水牛驯服。由此而开端。巧手来绘图。”在一些彝文古书中,还有一些类似的生产情景的插图。

荞麦是彝族栽种历史最长、最重要的农作物之一,自古就是彝族人民生活用粮的重要来源。彝族有谚语说:“庄稼苦荞大。”在彝族年节祭祀的粮食及其制品中,荞麦大都作为首选。《物始纪略·荞的由来》记载说:“在那远古时,开天之后,辟地之后,(产)生(会)说话的横目人。五谷未出现,荞子先出现。在代吐山里,什腮则、勺洪额两人,要到深山中,要采珍宝果,要摘珍宝叶。还未到深山,来到途中时,见一种植物,生长在路旁,结籽黑沉沉,秆子绿油油。什腮则采来,放到口中尝,取名叫荞子。什腮则、勺洪额两人,摘一把荞子,很快就回家。回到家中后,派够阿娄到高山平地,撒下那把荞,四方荞旺盛,覆盖了中央。荞子当粮食,五谷从此生。在东南西北,开垦地种荞。有荞即财富,一度威势大,唯荞子而已。”这一传说真实地凸显出了荞麦在彝族人民粮食生产中的重要地位。

在原始农业初期,彝区的农作物除了荞麦外,还有燕麦、粟(小米),之后又有了稻、麻、茶等作物。彝族栽种水稻的历史也很久远,传说和考古发现都表明,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彝族先民就已经在滇池周边地区开始种植水稻了。

麻,是彝族人民一种种植历史悠久的传统经济作物。传说种麻的时间早在阿吕居子呼日唤月时就开始了。麻是彝族人民纺织物生产最重要的原料,与彝族人民生产生活紧密相联。彝族有谚语说:“麻子虽小,却长出了粗麻秆。”

茶,这一影响世界中国特色饮料,彝族人民也为其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彝文史籍《物始纪略·茶的由来》记述说:“茶的根由,说来有头绪,高大的树,荫深枝叶相结合,异味的苦叶,遮天蔽日。君喝后施令,臣喝后断事,师喝后祭祖。盛名东方传,宝树生西方(东、西方是指彝区方位),汇集到彝地。”“有一对男女,到深山箐林,伐奇木异树,采珍奇木叶,品尝甘苦味。一日尝百样,尝到末的天。奇珍异木,葱郁郁,绿油油。这种奇树叶,蜂采后心明,兽吃后眼亮。这一对男女,攀折下一枝,回到家中后,用银锅来煨,用金杯来盛。献给君长喝,君喝后施令,施出了明令,耳明眼也锐;献给臣来喝,臣喝后断事,事断得清楚,心明眼也亮;献给师来喝,师喝后叙谱,谱序得清楚……(从)这样以后,这一对男女,在一起商议,精心栽培茶,栽在园子中,栽培出茶叶。”由此可知,茶是彝族先民在长期的采集劳作中发现的。最初时发现的野生茶树,后来随着农业经济的产生,以及栽培技术的提高,茶树的人工栽培便逐步在彝区推广开来。相关专家研究结果表明,滇西澜沧江流域一带是彝族先民最早开展人工种茶的地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