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半扣结及变化结:中国营地教育完全手册

半扣结及变化结:中国营地教育完全手册

时间:2023-10-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然而以半扣结为基础变化的绳结相当多,它可以在其他绳结完成后,加在其末端,从而使整个绳结变得更牢固。半扣结与半绳结、单结三者之间,虽然打结方法基本相同,但有着微妙的差异。半扣结中系有物体,收紧结时只需拉紧绳索一端。两个半扣结加起来就是双半结。先打一个半扣结。连钩结也是半扣结的变化之一,通过结的移动,来调整绳索的长短。

半扣结及变化结:中国营地教育完全手册

1.半扣结。

半扣结与单结很接近,从形状上看,差别仅是有无系住物品而已,但打法和用途却截然不同。半扣结十分简单,其功能只是把绳索套绑在柱子或树干上,耐受力非常低,稍微一拉就会散开,所以鲜少单独使用。然而以半扣结为基础变化的绳结相当多,它可以在其他绳结完成后,加在其末端,从而使整个绳结变得更牢固。

(1)把绳索套在圆柱体上。

图5-22

(2)将绳头绕过绳索一圈。

图5-23

(3)朝箭头方向穿过绳头拉紧。

图5-24

2.半扣结与半绳结、单结的区别。

半扣结与半绳结、单结三者之间,虽然打结方法基本相同,但有着微妙的差异。

(1)半扣结中系有物体,收紧结时只需拉紧绳索一端。

图5-25

(2)半绳结中也系有物体,但收紧结时需拉紧绳索两端,若只拉紧一端,就是半扣结了。单独的半绳结基本上没有什么用途,属于错误的绳结。

图5-26

(3)单结其实可以理解为没有系物体的半扣结。

图5-27

3.双半结。

两个半扣结加起来就是双半结。虽然半扣结经不起外力拉扯,但双半结抗拉扯的能力却非常惊人,即使把绳索拉到极根,双半结也不会松散,而且可以很容易的解开。因此利用绳索绑系物品时,双半结的简易性与实用性堪称所有绳结中的最佳选择,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1)打一个半扣结。

图5-28

(2)然后绕过主绳在末端再打一个半扣结。

图5-29

(3)用力拉紧结完成。

图5-30

(4)错误的打法。

图5-31

4.系木结(樵夫结)。

系木结简单牢固,有意思的是,如果拉扯时一直用力,结不会散开;然而一旦拉扯过程中有卸力现象,则容易脱开。所以在以安全为第一需要的使用场景下,系木结就不是很好的选择了。

(1)先打一个半扣结。

图5-32

(2)将剩下的绳头在绳圈上缠绕两三圈后将主绳拉紧。

图5-33

5.系木结+半扣结。

在需要拖吊搬运细长圆柱体的物品时,使用系木结加上半扣结效果非凡,诀窍是两个结之间的距离越远越不易滑动。

图5-34

6.连钩结。

连钩结也是半扣结的变化之一,通过结的移动,来调整绳索的长短。此外,它容易完成、容易拆解,而且十分牢固。除了搭帐篷和遮雨篷之外,若想让绳索保持在拉得极紧的状态时,连钩结是非常适用的绳结。

(1)先打一个半扣结。

图5-35

(2)然后距离半扣结些许的地方,再打一个半扣结。

图5-36

(3)将绳头往回绕一个圈,再从图5-37箭头所示轨迹方向拉出。

图5-37

(4)最后打个半扣结固定。(www.daowen.com)

图5-38

(5)用力拉紧结后完成,长短以A和B两个结来调整。

图5-39

(6)调整有困难时,可以不打B部分的半扣结,而仅以A部分来调整。

图5-40

7.双套结(丁香结、卷结)。

双套结的历史相当悠久,对于海员和户外爱好者而言,这是常用的绳结。双套结的目的是将绳索卷绕在其他物品上,打法和拆解都很容易,且具备极高的安全性。注意:双套结适合绳索两端同时受力,若只是绳索一端受力,就必须在打完双套结后再加一个半扣结。

方法一:适合绳结无法直接套在所捆绑的物品上时,适用于绳索一头受力。

(1)把绳索绕过物体。

图5-41

(2)从上方再绕一圈,如图5-42箭头所示拉出。

图5-42

(3)用力拉紧绳索两端。

图5-43

(4)最后只要再打个半扣结,即使朝箭头方向用力拉扯绳子,也不用担心结散开。

图5-44

方法二:可用绳结直接套在物品上,方便从绳索中部开始打结,适用于绳索两头受力。

(1)按图5-45将绳索做出两个不同方向的环。

图5-45

(2)把右边的绳圈重叠在左边的绳环上。

图5-46

(3)直接套进物体上。

图5-47

(4)将结收紧,若绳索是两端同时受力,则无须加半扣结。

图5-48

8.双重双套结。

比双套结更牢固,通常在绳索需长时间套在物体上时使用。

(1)在双套结上再套一个圈。

图5-49

(2)收紧结。请注意:圈不要套反,套好的绳圈绳端应被绳结压住。

图5-50

9.三套结。

三套结的目的是使绳索结实地绑束在物体上。其特点是一旦绳索两端同时朝反的方向用力拉紧,结就会变得十分牢固。在打双套结的途中绳索多绕一圈。

(1)将绳索绕过物体。

图5-51

(2)压在之前的绳圈上绕一圈。

图5-52

(3)再绕一圈,将绳头按5-53图箭头所示轨迹穿过。

图5-53

(4)收紧结。

图5-5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