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货币体系在金融危机以后演变为单一货币体系,最可能出现的一种情形是全球回归金、银本位或商品本位的货币体系。在这一体系下,各国尽管都有自己的货币,但是各自的货币都与该国对某一商品的拥有量挂钩。这样的国际货币体系,可以脱离任何单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干预,具有较强的客观性。但是,在全球经济日益发展的情况下,黄金、白银或本位商品的供给将严重不足,造成全球流通性不足,给经济发展造成很大的不利;更大的问题是,在这样的体系下,黄金、白银生产国以及其他本位商品的生产国事实上将对国际货币政策产生巨大的影响,如此,仍然难以实现国际储备货币的有序供给。因此,回归金、银本位或商品本位几乎不具备成功的可能性。因此,我们基本可以排除这种格局出现的可能性。既然单一货币的情形出现的可能性非常小,那么,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货币体系最可能的演变方向是什么呢?在此,特提出两种可能性。
1.以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提出了建立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强化现有国际特别提款权(SDR)的建议,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改革方向,也是未来国家货币体系可能的演变的一个方向。建立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这一方案的优点非常突出,它可以直接解决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所存在的问题,使得国际货币的发行不受控于单个主权国家的货币政策,而铸币收入也可以合理地在各国间进行分配,并且使国际货币摆脱了对单个国家之信用的依赖,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讲,这一方案指出并代表了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理想目标和大势。基于现实情况的考虑,现有的SDR是最有可能成为具有实际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的载体,而要使SDR真正成为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需要首先满足三个基本的前提条件。
第一,需要极大地扩大现行SDR的规模。目前SDR在国际储备资产中所占比重仅为4%,而篮子中的货币种类全部来自于发达经济体,其重要性和代表性较差,不能反映全球经济和金融格局的真实情况。鉴于中国经济和贸易在世界中的重要地位,人民币的加入无疑会提升SDR的代表性,增强新兴市场国家在国际金融领域的话语权,改变由美欧垄断国际货币、金融领域的格局,促使全球金融治理结构更加合理和平衡,同时也会提高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性,发挥IMF在维持国际金融稳定、国际汇率稳定、货币政策协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促进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朝着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方向发展。
第二,积极扩大以SDR计价的交易范围与规模。SDR不能仅仅限于做各国货币当局之间的结算工具,要使SDR成为国际货币,必须使其具有很大的私人部门交易规模,为此,我们可以探讨IMF以及世界主要国家发行以SDR计价主权债务的可行性,IMF事实上已经在这个问题上跨出了一步,下一步需要各主要国家跟进、推动,SDR首先需要至少达到英镑、日元那样的流通水平,才能逐渐替代美元的地位。
第三,对IMF进行深刻的改革。作为SDR发行的控制者,IMF必须向各国和相关机构建立公平、公正、高效的形象,因此,IMF必须改变其听命于美国政府的形象。IMF也需要密切监控全球货币、金融市场的波动情况,平衡各国利益,做出公开、透明、合理的货币政策调整。这一改革将是非常困难的,而最大的困难来自美国,美国不仅是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最大受益者,也是IMF的主要控制者,SDR改革方案的成功必然需要美国政府的支持。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全球对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呼声高涨;然而,由于美国经济以及美国国家信用相对下落,美国经济的恢复尤其依赖于维系现行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可以说,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IMF的改革变得尤为困难。总体而言,要建立起具有广泛信用的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仍需要长期、大量的努力以实现必要的前提条件。(www.daowen.com)
2.美元、欧元及人民币三足鼎立的多基准货币体系
在这一体系下,美元、欧元、人民币成为三足鼎立的最重要的基准货币,这是一种相对多极化的制度安排。首先,它脱离了美国对国际货币体系的绝对影响,国际货币的发行将由若干主权国家共同掌握,这些主要货币间的相对汇率是通过系统、复杂的谈判、博弈产生的,与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相比,它具有较强的包容性,能够更好地代表全球各经济体的利益。其次,由于这一体系并不单一依赖美国的国家信用,这一体系会具有更强的稳定性。本轮金融危机爆发并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使人们深刻地认识到使用一国主权货币作为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和国际支付手段固然可以获得很大的便利性,但是其系统性风险和可能造成的损失也是巨大的,因此人们也更加认同增加国际支付和储备货币可选择性之重要。
为什么会是美、欧、中三个地区的货币成为新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支柱,而英镑、日元或瑞士法郎只能居于较为次要的地位呢?这是基于仔细的经济金融研究分析而得到的结果。Chin and Frankel(2007)计量分析了1973—1998年间各国央行国际储备币种结构的影响因素,其中显著的因素包括发行国的经济总量、通货膨胀率、汇率波动方差大小,发行国相关金融中心的大小。李稻葵和刘霖林(2008)对各国央行国际储备(1967—2004年)、国际贸易结算(1999—2005年)、国际债券产品(1993—2006年)的币种结构进行了计量分析,其结果表明,一国的货币成为国际货币需要五个条件:一是经济规模、国际贸易规模在世界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二是国内金融市场规模要足够大;三是具有足够的外汇储备;四是其货币在一定时期内具有升值态势;五是货币可完全自由兑换。中国作为一个GDP排名世界第三,且保持了较高发展速度、较低通货膨胀率和巨额贸易顺差的国家,其具有的高度升值预期的人民币在人民币可自由兑换后必然在国际化水平方面会有显著的提高。
从原则上讲,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问题在这种多极化的货币体系下依然存在,比如利益的非兼容性,但是毕竟可以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改善。如Mc Kinnon(2002)所指出的,如果主导的中心货币的本身价值稳定,其作为单一的国际货币的自然垄断功能将得到加强,由于经济惰性和网络外部性,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突出作用将长期存在。多支柱国际货币体系事实上是当前的默认选项,是一种现实主义的改良方案,从现有国际货币体系向多支柱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将大体遵循市场化发展的路径,其所遭遇的经济和政治阻力也会相对小很多,也是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