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巴西原材料贸易施压人民币升值:金融危机后的大国博弈

巴西原材料贸易施压人民币升值:金融危机后的大国博弈

时间:2023-10-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鉴于巴西和中国之间为贸易顺差,巴西官方认为人民币需要升值的理由是:近年来巴西和中国的经济出现了很强的同质化趋势,即巴西的制造业产品和中国的同行业产品互相竞争。我们在分析了美国、欧盟、日本和巴西施压人民币的原因和策略后发现,各经济体都是出于自身利益考虑要求人民币升值,区别在于态度、真实意图和方式的不同。

巴西原材料贸易施压人民币升值:金融危机后的大国博弈

在新兴市场经济体中,俄罗斯对待人民币汇率的态度历来保持中立,并且希望未来中俄两国可以在能源贸易中使用本国货币进行结算。印度仅在2011年2月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前表达过关于印度对中国贸易逆差、人民币较低币值的担忧,但随着人民币2011年的进一步升值,印度并没有进一步的行动和言论。巴西作为“金砖四国”之一,和中国、俄罗斯以及印度同属于全球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近十年以来,中国和巴西的经贸往来日益密切,巴西对中国的出口总量逐年快速上升,出口商品主要为农、矿资源如豆类、铁矿石以及石油等。2009年,中国超越美国成为巴西出口商品最大的需求市场,巴西对中国近年来基本保持贸易顺差(如图6-9)。

图6-9 中国与巴西贸易差额走势图

数据来源:Wind资讯

2011年9月,巴西正式向 WTO提出应当采取“汇率反倾销”措施的建议,希望WTO允许各国针对货币存在竞争性贬值的贸易伙伴实行惩罚和反制,但这一提议招致中国的“强烈抵制”。鉴于巴西和中国之间为贸易顺差,巴西官方认为人民币需要升值的理由是:近年来巴西和中国的经济出现了很强的同质化趋势,即巴西的制造业产品和中国的同行业产品互相竞争。中国作为巴西进口需求的第二大供给国,巴西从中国进口的产品大多是工业制成品,年进口总量从2000年的12亿美元升至2011年的318.4亿美元,这其中约有80%来自中国的制造业,巴西认为从中国的出口产品损害了其本国工业。刘刚(2012)认为更重要的一点是,巴西担心对中国的出口和来自中国的FDI主要集中于资源领域(如大宗商品),可能会使巴西出现“荷兰病”的风险,即由自然资源出口推动的经济增长是不平衡的,会导致本国实际汇率升值,并使劳动力和资本要素流向自然资源行业,最终导致制造业生产率提高和吸收就业的优势被破坏。(www.daowen.com)

但事实上,巴西对人民币汇率的指责在当前已经不适用:首先,巴西认为雷亚尔对美元升值,则币值与美元挂钩国家就是在“压低本国汇率获取出口品竞争优势”,但人民币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增大汇率弹性,并在2011年9月开始出现了双向浮动,在逐渐摆脱过去与美元挂钩的密切关系;其次,乔新生(2011)认为,中国和巴西的贸易基本使用美元结算,当美元贬值时,巴西国内的购货商认为有利可图,就会加大从中国进口工业制成品。因此,要解决巴西和中国之间贸易结构的不平衡和冲突,一方面需要中巴两国进一步互相开放市场,通过公平竞争发现合理的商品价格,在贸易往来中,使两国国民的福利得到增加;另一方面需要发展中国家联合起来,要求美国减少不负责任的量化宽松政策和保持美元币值的稳定。只有在国际金融环境稳定的情况下,巴西和中国之间的贸易才能走向互惠互利。

综上所述,近期人民币升值压力更多的是来源于国际社会,即外国对待人民币汇率问题的指责和施压。我们在分析了美国、欧盟日本和巴西施压人民币的原因和策略后发现,各经济体都是出于自身利益考虑要求人民币升值,区别在于态度、真实意图和方式的不同。其中,美国是在其国内经济结构失衡、巨额贸易逆差和高失业率难以解决的情况下强硬施压人民币,表面来看是为了国际收支平衡和刺激本国经济,其真实意图在于打压和冲击中国经济,以削弱中国日益强盛的国力对美国世界霸主地位的威胁;日本的真实目的与美国类似,但由于中日经济依存关系紧密和对中国长期的贸易顺差,日本施压人民币的态度摇摆不定;欧盟、巴西主要是从本经济体内部利益出发施压人民币,并没有考虑打压中国的经济,只是由于其制造业和中国产生了竞争,才积极要求人民币升值。

事实上,美国、日本等经济体希望能借人民币升值来打压中国的经济和出口,借以提升其在金融危机后较为缓慢的经济恢复或增长速度,这完全是一种“转嫁危机、以邻为壑、损人不利己”的做法。因此,我国不应一味地迷信于经济学理论,也不能一味地屈从于美国等国家的施压,而应主动总结经验教训,并制定合理的对策和措施。继续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从内部消除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坚持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自主推进”这一不可侵犯的国家主权,同时不断完善我国金融市场的运行机制,为人民币国际化和我国经济健康发展创造稳定的环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