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日本经济崛起与日元升值对金融稳定的压力

日本经济崛起与日元升值对金融稳定的压力

时间:2023-10-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基于此,以下通过三个时期和四个主要经济指标,对20世纪60年代后新兴经济大国,如日本、德国与老牌经济大国美国的宏观经济形势进行比较分析,并对日元和马克在此过程中遭遇的升值压力予以回放与剖析。1973年日本实行浮动汇率制后,日元升值压力得到释放。

日本经济崛起与日元升值对金融稳定的压力

历史是沉淀的现实,而现实是正在演绎的历史。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明得失。因此,拉伸历史长镜头,考察日本德国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遭遇的本币升值压力,回顾两国当年的经济金融状况,有助于厘清二者之间的内在关系。基于此,以下通过三个时期和四个主要经济指标,对20世纪60年代后新兴经济大国,如日本、德国与老牌经济大国美国的宏观经济形势进行比较分析,并对日元和马克在此过程中遭遇的升值压力予以回放与剖析。

1.日本经济崛起回顾

从GNP增长率来看,1961—1971年,日本为10.4%,超过美国的3.6%。1973—1980年以及1981—1985年,受尼克松冲击和全球石油危机的冲击,日本经济增长有所放缓,平均GNP增长率分别为4.1%和3.8%,但仍高于美国同期的2.5%和2.4%水平;从劳动生产率来看,1961—1971年,日本为9.8%,远远高于美国的2.9%,而这也与20世纪70年代后日元严重低估且汇率稳定导致日本贸易持续顺差情况相符。1973—1980年以及1981—1985年,日本劳动生产率虽然有所降低,分别为6.1%和5.3%,但仍高于美国同期的1.6%和3.7%;从通货膨胀率来看,1961—1971年和1973—1980年,日本分别为5.6%和9.5%,高于美国同期的2.8%和8.5%。但自20世纪80年代后,日美通胀形势反转,1981—1985年,日本平均通胀率降至2.7%,低于美国同期的5.3%;从失业率来看,1961—1971年日本仅为1.2%,低于美国同期的4.8%。1973—1980年以及1981—1985年,日本平均失业率虽然有所上升,分别为1.9%和2.5%,但远好于美国同期的6.6%和8.3%(见表6-1)。

表6-1 美国、日本和德国宏观经济形势比较

资料来源:IMF国际金融统计、美国劳工部统计局、OECD劳工统计局(www.daowen.com)

2.日元升值压力回顾

1949—1971年,日元与美元汇率一直维持在360∶1。然而,随着日本20世纪60年代后各项宏观经济指标不断接近甚至优于美国,日元兑美元升值压力陡增,以1971年12月的“史密森协定”签署为标志,日元兑美元汇率跌至308∶1。1973年日本实行浮动汇率制后,日元升值压力得到释放。1973—1980年,除石油危机造成日元1973—1975年短暂贬值外,日元基本上保持升值态势,从1974年的300.94日元兑1美元升值到1980年的203.60日元兑1美元。1985年“广场协议”签订时,日元兑美元汇率为240∶1,但到1988年1月就升值到了121∶1,并于1994年突破了80日元兑1美元的大关。总体来看,20世纪70年代以后,日元升值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73—1985年,属于缓慢升值期,这一升值阶段的特点是幅度不大,但周期较长;第二阶段是1985—1995年,属于快速升值期,这一升值阶段的特点是幅度较大,且无反复(见图6-4)。

图6-4 日元兑美元汇率走势

资料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国际金融统计年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