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货币冲突日益升级的过程中,人民币汇率再次遭遇压力并成为全球外汇市场关注的焦点。2010年9月29日,美国国会众议院以348比79的压倒性投票结果通过了«汇率改革促进公平贸易法案»,允许美国政府对所谓低估本币汇率的国家征收特别关税。美国一方面试图在国际多边框架内驯服中国,另一方面搅动全球外汇市场,逼中国就范。WTO已经拒绝为国际汇率做裁判,美国就将2010年IMF华盛顿年会作为新战场,抛出胡萝卜加大棒,建议将中国在IMF的权力和角色与汇率改革的意愿挂钩,但被拒绝。另一个一厢情愿的计划是达成某种区域性协定,让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也允许本币升值,中国无法排斥让人民币升值。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甚至提出了由G20达成“广场协议Ⅱ”的设想,即G20成员共同接受一个类似1985年广场协议那样的政策框架来实现全球经济的再平衡。
随着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远去,全球经济逐步走上复苏之路。世界各国为了自身利益,涉及贸易的摩擦逐步升级,其中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通过多种途径就人民币汇率过低施压,甚至还怂恿新兴市场国家加入支持人民币升值的阵营,人民币迎来新一轮升值压力。“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19世纪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的这句名言作为描绘有关人民币汇率问题的争执历程,是再合适不过了。长期以来,国际上关于人民币汇率的博弈此消彼长,而博弈和争论的背后,无不处处体现着国与国之间以利益为中心的角逐。
人民币汇率博弈的背后隐藏着诸多的玄机。首先,作为多年来经常账户与资本账户持续双顺差以及资本项目管制的结果,中国央行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随着外汇储备规模超过了最优水平,中国持有外汇储备的成本与风险日益凸显。与本币贬值会导致具有国际净债务的国家实际债务上升从而可能导致债务危机相反,如果本币升值,中国这样具有国际净债权的国家会因实际债权贬值带来资本损失。
其次,自美国次贷危机扩展为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美国政府采取了前所未有的扩张性财政和货币政策用于救市。美国的扩张性政策有效地稳定了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然而却埋下了美国国债市场价值下降与美元贬值的双重风险。由于人民币还不是国际流动货币,一旦人民币显著升值,以人民币计价的中国外汇储备将面临严重的资本损失。通俗地讲,每升值1元钱,中国央行的外汇储备就会少1元钱,这就等于是中国的外汇储备自动下降,而这损失的是全体国民的血汗钱。
与此同时,假如人民币升值,将会使中国中小出口企业的生存环境进一步恶化。有资料显示,中国纺织行业出口企业的利润率只有微薄的2%~3%。人民币一旦“被升值”,很可能成为压倒这些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特别是在中国目前廉价的劳动力和贷款越来越少的情况下,中国的一部分中小企业将无法面对国际竞争,甚至可能进一步连累给这些企业发放贷款的银行。(www.daowen.com)
从国际上来看,迫使人民币升值非但无助于解决发达国家贸易赤字问题,反而会给刚刚走出衰退的世界经济造成更大波动。例如,外资企业在中国出口企业中占很大比重,美国等国的跨国公司在华生产的产品供应本国和全球市场,人民币升值意味着这些企业的商品、服务价格增长,跨国企业出口不仅将因此大幅缩减,消费者也将为此承担更高成本,这将打击全球贸易流动,对亟须消费拉动的世界经济是不利的。
施压人民币升值还将增强对亚洲区域货币整体升值的预期,进而激发短期流动资本的投机冲动,“热钱”大进大出势必影响亚洲乃至全球金融秩序的稳定。«福布斯»总裁兼主编史蒂夫·福布斯认为,货币间汇率从长期角度来看需要保持稳定,短期内的改变只会造成混乱,施压人民币短期内大幅升值是一个错误。
中国是世界经济的主要增长引擎之一,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世界经济发展和国际货币体系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让人民币汇率完全遭受不可预测的市场力量支配,显然会严重影响中国国内市场的稳定,从而使地区和全球市场的稳定受到威胁。
无论从哪个角度分析,施压人民币短期内大幅升值无理无据更无益。一些西方政客乐此不疲地炒作“人民币升值论”,其背后动机令人生疑。金融危机已让人们看到,当前世界经济不平衡的主因在于一些发达国家消费者的过度消费和实体经济萎缩,施压人民币升值对解决这些问题帮助不大,倒是一些发达国家应该做出积极的政策调整,改革自身经济结构,以履行应尽的国际责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