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数字阅读在图书馆的积极渗透

数字阅读在图书馆的积极渗透

时间:2023-10-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前,在众多的数字阅读形式之中,移动阅读亦随着无线网络的扩张而不断发展。移动阅读指基于手机、平板电脑、专用阅读器等便携式电子设备开展的新型阅读形态。手机图书馆跟社会大众的移动阅读需求相匹配,因而受到广大读者的青睐。随时随地的移动阅读不仅方便人们获取知识信息,而且方便人们利用零碎时间。因而,移动阅读已经成了人们喜闻乐见的阅读方式,尤其受年轻人的喜欢与钟爱。

数字阅读在图书馆的积极渗透

阅读是一种从书面语言和符号中获得意义的社会行为、实践活动和心理过程,是阅读主体(读者)与文本相互影响的过程,是阅读主体实践活动与精神活动的一种体现。毋庸置疑,自从符号、图画、文字产生以来,阅读就一直存在;只要人类社会不灭亡,阅读就不会消失。当然,随着知识载体不断变化,阅读形式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兽皮、泥块、甲骨、金石竹简、木牍、丝帛、纸张等相继成为文献载体,传统的阅读就是从这些实体文献中获取知识信息的行为活动。然而,磁、电、光等新型载体的普遍应用,迅速改变了传统文献生产与传统阅读方式。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了人类生活与人类社会,数字化虚拟载体文献取代传统实体载体文献的发展趋势似乎不可遏抑。20世纪70年代末,Folk、Lancaster等专家学者基于电子文献急剧增长的事实,提出人类不可避免地走向无纸社会及图书馆即将逐渐消失的命题。

当前,数字文献海量剧增,依赖网络即时传播。数字阅读猛烈地冲击着传统的纸本阅读,已经成为我们不可或缺的知识信息获取方式。而数字阅读的发展最大意义在于促进了上游的内容提供商更加开放资源,为图书采编业务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性。自2001年电子图书开始出版以来,截至2014年年底国内电子图书出版总量超过160万种。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数字文献从无到有,迅速成长,并对纸质文献产生了实实在在的激荡与改变。

数字阅读指阅读的数字化:阅读对象数字化,阅读内容以数字化方式呈现;阅读方式数字化,阅读载体或终端为带屏幕显示的电子仪器。当前,在众多的数字阅读形式之中,移动阅读亦随着无线网络的扩张而不断发展。移动阅读指基于手机平板电脑、专用阅读器等便携式电子设备开展的新型阅读形态。手机图书馆跟社会大众的移动阅读需求相匹配,因而受到广大读者的青睐。手机图书馆是利用移动信息服务技术,在图书馆提供无线接入方式的基础上,使读者通过接入网络的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享用数字资源的移动图书。它将无线通信网络和图书馆系统结合起来,促使手机服务与图书馆服务实现双向增值,即通过手机上网实现信息通知、借阅管理、数字咨询、在线阅读、虚拟交流等图书馆信息服务。随时随地的移动阅读不仅方便人们获取知识信息,而且方便人们利用零碎时间。因而,移动阅读已经成了人们喜闻乐见的阅读方式,尤其受年轻人的喜欢与钟爱。(www.daowen.com)

近年来,我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网民数量持续增长并早已跃居世界第一。2014年,34.4%的成年国民进行过微信阅读;在手机阅读接触者中,超过六成的人(66.4%)进行过微信阅读。截至2018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88亿,手机网民占比达98.3%;其中10岁以下的低龄网民比例和50岁以上的老龄网民比例分别为3.6%与10.5%,10~49岁的网民群体比例高达85.9%,尤其是30~49岁的中年网民群体比例增加到39.9%。[2]从上述数据不难看出,移动互联网发展势头依然非常强劲,已覆盖各年龄阶段的用户群体,其在中年人群中的渗透加强。庞大的网络用户数量、海量的数字信息资源、方便的信息传输方式,这为人们享受数字阅读提供了前提条件。《2011广东省居民阅读调查报告》的调研数据揭示了数字阅读的发展势头:数字阅读已占总阅读量的70.5%,手机阅读已成最主要的阅读手段。2014年《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成年国民的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和光盘阅读接触率均有所上升,电子阅读器阅读接触率略有下降,其中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光盘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的比例分别为49.4%、51.8%,2.0%、5.3%。此外,数字阅读正在从城市走向乡村,农村数字阅读的潜力仍然巨大。截至2018年6月,中国网民中农村网民占比26.3%,规模达2.11亿。显然,随着农村数字阅读的进一步推广与普及,我国数字阅读比重必将急剧增加。

数字阅读已经走入千家万户,正以独特魅力吸引着广大读者。数字阅读兴起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不该被视为对传统阅读的背叛与打击。正如程焕文在“第二届全民阅读论坛”上的演说:“阅读,不论是精读深读,还是泛读浅读,不论是读书读报,还是读图读网,只要是阅读,就是可爱的,就是美丽的。”既然数字阅读已成为人们所需要的精神食粮,信息基础设施又奠定了良好条件,那么图书馆就应当担负起倡导与保障数字阅读的神圣职责,为推动社会阅读做出应有的重要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