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高一涵为郭维屏画作题跋:金声玉振、城关碑刻墨迹撷萃

高一涵为郭维屏画作题跋:金声玉振、城关碑刻墨迹撷萃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武昌、北京期间,郭维屏一边上学,一边当家庭教师,一边创作字画出售。曾任甘宁青监察使的高一涵在这幅画上题跋:苍天何故生猛虎,金睛眈眈钩爪舞。想必郭维屏这幅画上的题跋,亦是作于当时吧。郭维屏画虎,高一涵题跋

“卖水夫,卖水夫,终日挑水黄河头;朔风凛冽天方晓,万里寒波卷雪流;枯树梦寒鸦,荻港眠沙鸥;两桶满盛天地泪,双肩担尽古今愁……”这是陇上诗人、画家裴慎目睹新中国成立前兰州“水客子”悲惨生活有感而发所写的一首《卖水谣》。可是尽管一些卖水夫家境贫寒,却在含辛茹苦中培养出一些优秀的子女,其中郭维屏先生即是其中的佼佼者。

郭维屏出身于甘肃武山县一个贫寒家庭,窘困的生活像寒冬一样令人战栗。为寻找到一丝冬日暖阳,他们举家逃荒到了兰州,做生意既无本钱又无长技,于是其父仅以一根扁担两只水桶作为本钱,开始了卖水生涯,以维持全家人的生计。就这样在贫寒中供他上了兰州贫儿小学、皋兰高等小学堂、兰州第一师范

郭维屏体会到家庭生活的艰辛和父亲供他上学的不易,通过刻苦努力学习,加之天赋异禀,他没有辜负父亲对他的殷切期望。1920年,他18岁时考取了武昌高等师范,成为甘肃赴外省学习的少数官费生之一。毕业后,又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所继续深造。

郭维屏酷爱翰墨丹青,曾在大学期间师从傅抱石、高剑峰等名家,而且还与何香凝、于右任张大千等大家切磋画艺。在武昌、北京期间,郭维屏一边上学,一边当家庭教师,一边创作字画出售。别人上大学,需要家里寄生活费。而郭维屏靠鬻画不仅支付了自己的生活、学习费用,还经常寄钱给家中,赡养父母双亲。

书法家徐祖蕃1963年为郭维屏作漫像

抗日战争爆发后,创办于1902年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当时已更名为北平师范大学,为避日寇燹火,辗转西迁,于1941年底自陕西城固迁往兰州。当时已在甘肃学院和省参议会任职的郭维屏,和校长李蒸一起在兰州勘察地址,使得开创了中国现代高等师范教育先河的北平师范大学,最终确定以兰州黄河北的十里店作为新校址,这就是西北师范大学的前身。

195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为庆祝将于第二年举行的“八一”建军节30周年,向全国征集美术作品。郭维屏会同范振绪、马文江、吴绍镛、郝进贤、米瑛等画家共同创作了一幅长达3丈6尺的长卷——《红军长征图卷·甘肃段》。该长卷波澜壮阔、气势磅礴,既描绘了祖国壮丽的河山,更歌颂了中国红军艰苦卓绝、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

郭维屏曾绘有一幅斑斓猛虎:虎从危石险涧中健步跨过,并龇牙咆哮,声震山谷;老虎毛皮鲜亮,骨气内蕴;周围所绘危石险绝,衬托着猛虎不为困境所阻隔,天地任我游的豪迈气势。郭维屏题款为:“不据山河据平地,天地为之久低昂。”(www.daowen.com)

我们现在可以看到西洋画中只有签名,而没有题款或题跋之说,概因为书写与绘画工具之不便。而传统中国画则提倡“书画同源”“以书入画”,即在画幅上挥毫写字或作诗,这就需要有一个天然基础:绘画、写字使用的工具皆是毛笔。在画面上题写诗文,不仅有助于补充和深化绘画的意境,成为画家借以表达感情、抒发个性、增强绘画艺术感染力的途径,同时丰富了画面的艺术表现形式。因此诗文、书法和绘画相结合,历来被称为“三美”和“三绝”,这也是中国画普遍追求的艺术境界。

好画要有好的题跋。曾任甘宁青监察使的高一涵在这幅画上题跋:

苍天何故生猛虎,金睛眈眈钩爪舞。炳然蔚为大人仪,却攫肉血恣吞吐。明月沉山万壑冥,南风呼啸一林腥。在山尚可庇藜蒮,出柙翻使祸生灵。而今谁是神箭手,为我引弓扫群丑。不然惟祝皇天速使变麒麟,生物生草不入口,表瑞含仁居效薮。

高一涵(1885年—1968年),安徽六安人,原名永浩,别名涵庐、梦弼,笔名一涵。早年在北京大学期间,他曾与陈独秀一同编办《新青年》,并发表了不少有影响力的文章。从1931年开始,高一涵开始了宦海生涯,先后任南京国民政府监察院首批监察委员,后来又被任命为监察院两湖(湖南湖北)监察区监察使。1940年他又被任命为甘宁青(甘肃宁夏青海)监察区监察使,直到1947年3月。

当年张大千自敦煌临摹壁画返回兰州时,即住在高一涵家中。想必郭维屏这幅画上的题跋,亦是作于当时吧。

郭维屏画虎,高一涵题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