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龟山汉墓保留朱书文字有十四块之多。龟山汉墓刻石文字的书法艺术在历代出土的西汉刻石是仅见的。龟山汉墓石刻文字不仅较多地保留了汉初古朴自然的书风,而且,由于工匠的自由发挥,作品显得生机勃勃,天真烂漫,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在寥若晨星的西汉刻石中,龟山汉墓石刻珍比拱璧不是没有理由的。
龟山汉墓保留朱书文字有十四块之多。除了朱书文字外,还发现了直接用工具在石面上雕刻文告一篇。共计四十九字,文字编号(第百上石)四字一行单独刻于石面上首;文告四十五字,自左而右竖行排列,计九行,每行四至七字不等。内容为:“楚古尸王通于\天述葬棺郭\不布瓦鼎\盛器令群\臣已葬去服\毋金玉器后\世贤大夫幸\视此书口\目此也仁者悲之”。
文字刻石肇自东周,兴于秦,盛于东汉,唯独西汉时期的刻石资料十分匮乏。龟山汉墓刻石文字的书法艺术在历代出土的西汉刻石是仅见的。书体属标准的“古隶”,书风酷似长沙马王堆帛书中的《战国纵横家书》。加之文字是由工匠直接在石面上镌刻,随形取势,应乎变化,大小参差,从而打破了分行布白的均齐,呈现出高度洒脱自由的状态。通篇文字或大或小,或长或短,或疏或密,或正或欹,朴茂遒劲,异趣横生。
龟山汉墓石刻(www.daowen.com)
墓主人楚襄王刘注卒于汉武帝元鼎二年,这就为石刻提供了绝对年代,使之有条件在中国书法史上成为研究“古隶”流变和断代的标尺性作品。从这种与小篆同流行、风格多样的“古隶”中,可以看到由“籀文”向隶书、“古隶”向行书、“古隶”向草书变化的过程,从而填补了书法史上的空白。龟山汉墓石刻文字不仅较多地保留了汉初古朴自然的书风,而且,由于工匠的自由发挥,作品显得生机勃勃,天真烂漫,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西汉的石刻资料仍然是金石书法家努力发现和研究的重点之一。在寥若晨星的西汉刻石中,龟山汉墓石刻珍比拱璧不是没有理由的。
龟山汉墓朱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有关鼓楼风物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