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关键阶段原则对法庭诉讼程序的意义

关键阶段原则对法庭诉讼程序的意义

时间:2023-10-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法庭认为列队接受辨认是诉讼程序的一个关键阶段,因此必须有律师在场。如果我们要坚持关键阶段原则,那么权利之所以需要得到保障,仅仅是因为进入了某个关键阶段,而这一关键阶段本身证明了诉讼程序正在进行。相反,如某一事件存在损害被告利益的可能性,则足以确认该事件“本身”就是关键阶段。

关键阶段原则对法庭诉讼程序的意义

根据这一原则,除庭审本身以外,诉讼还包括其他多个核心阶段。该原则尽管与第六修正案的法理精神相契合,但在第十四修正案判例法中也能找到其根源。特别是在“汉密尔顿案”中,法院裁定被告传讯期间律师缺席,是对第十四修正案规定的正当程序权的侵犯。在“汉密尔顿案”中,法院援引了“Powell v.Alabama案”,指出在死刑案件中,“诉讼程序的每一步”都需要律师发挥引导作用。

关键阶段包括起诉阶段、某些辨认程序及特定预审程序(但注意,不包括决定合并审理的听证程序,见“Van v.Jones案”)。“US v.Wade案”中,进入起诉阶段以后,被告曾在没有律师在场的情况下站在待辨认人员队伍中,接受受害者辨认。法庭认为列队接受辨认是诉讼程序的一个关键阶段,因此必须有律师在场。然而,如果身份辨认发生在起诉之前,律师缺席就不会违反修正案(“Kirby v.Illinois案”)。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柯比案”推翻了“韦德案”的判决,因为警察完全可以推迟诉讼程序的启动。他们可以说,根据法庭在“柯比案”作出的判决,他们并没有违反修正案,因为诉讼程序还没开始。这样的逻辑存在严重缺陷,甚至有点荒谬:一个如果发生在起诉之后就会被认为是关键的阶段,怎么可能会仅仅因为发生在起诉之前就不再是关键了?如果我们要坚持关键阶段原则,那么权利之所以需要得到保障,仅仅是因为进入了某个关键阶段,而这一关键阶段本身证明了诉讼程序正在进行。如果不这么做,那就是在强化非理性的形式主义

此外,制定修正案的初衷为了确保犯罪嫌疑人不会在诉讼中受到各方面的侵害。诉讼是追究个人刑事责任的法律活动。一旦个人被盯上,他便站在了社会公权力机构的对立面——实际上,他将被起诉,因此肯定享有受法律保护的权利。这只是审理“柯比案”少数法官的意见。他们遵循“韦德案”的推理逻辑。起诉前身份辨认引发的风险丝毫不亚于起诉后的风险。这些少数法官进一步作出了推论,一味依赖于诉讼程序仅始于正式提起公诉这样的抽象观念,是对犯罪嫌疑人应受修正案保护的否定。

“US v.Ash案”中也出现了同样的问题,该案中身份辨认程序是通过排队拍照的方式进行的。由于不存在控方与被告的实际接触,所以这样的辨认程序不被认为是关键阶段。基于这一原因,律师缺席尽管存在损害被告利益的可能性,但并不构成对修正案的违反。然而,这样的狭义解释忽视了一个基本事实,即排队拍照的辨认方式本质上是控方与被告利益的交锋,尽管当时被告并不在场。(www.daowen.com)

因此,从司法角度看,只有发生在整个检控程序中的特定事件才是检控程序的关键阶段。只有关键阶段才受修正案保护:如果出现了可能损害被告利益的事件,除非该事件发生在关键阶段,否则被告无权受修正案保护。然而,这纯粹是归纳推理:法庭并没有从事实中推导出构成关键阶段的要素,而是“预先”把关键阶段的范围限定在特定的结构性事件,并由此认为不属于关键阶段的事件在法律上也是不重要的。相反,如某一事件存在损害被告利益的可能性,则足以确认该事件“本身”就是关键阶段。

众所周知,修正案并未涉及诉讼程序的关键阶段。其语言表述已经非常明确:“在一切刑事诉讼中”在该语境下应指整个诉讼程序。关键阶段原则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保障了被告在诉讼程序内的一系列关键事件中享有的权利;另一方面又排除了这些权利保护在所谓的非关键阶段中的适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