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策略

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策略

时间:2023-10-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在语文活动中学会体验、欣赏、评价、表现和创造美的能力和品质。其次,在课堂上开展语文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教学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一诗时,在学生熟读成诵和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咏月”活动,让学生结合学过的有关描写月亮的诗文进行小组朗诵比赛。最后,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语文学习和社会生活联系起来。

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策略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无论是口头的还是书面的,都是在积极的语言实践中建构起来的。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在语文活动中学会体验、欣赏、评价、表现和创造美的能力和品质。使语文由课堂走向课外、走向生活,不仅拓展了学生眼界,增长了知识,提高了阅读欣赏的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实践能力,并逐渐学会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来表现美和创造美。

首先,开展课前读评活动,提高学生语文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五年前,笔者就开展了“我手写我心,我文抒我情”的课前读评活动。每天上课时笔者根据单元作文训练要求及内容,给学生布置一篇练笔日记,内容只要源于生活,抒发真情实感即可,文章体裁不限,散文诗歌小说都可以,字数不限,形式不拘一格。笔者和学生一起坚持写日记,做到课外练笔,课前读评。

如在上朱德总司令写的散文《回忆我的母亲》一文时。为了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上课时,笔者就出了一个《我的妈妈》作文题。题目一出,同学七嘴八舌地议论着,他们说对妈妈尽管很熟悉,但却不知道怎么去写。于是,笔者一边指导他们回忆妈妈的情况,一边组织句子,在黑板上写了题为《一碗臊子面》的五百字左右的作文。学生觉得非常亲切,原来母亲亲手做的一碗面里盛满浓浓的爱意,一时间写作兴趣大增。当然还有个别学生写不出来,笔者就让他们打开书再看课文《回忆我的母亲》,引导并启发他们如何抓住典型材料,来表现人物进而表达文章主题。在这之后“我手写我心,我文抒我情”的课前读评活动中,笔者听到很多佳作,其中景怡同学的作文《我的妈妈》这样写道:

我来到这个世界已经有十个多年头了,在这风风雨雨中,我慢慢地成长着,感谢着妈妈对我的悉心照顾和辛勤付出。但是,妈妈,我还有许多心里话,想向您诉说,您想听吗?

自从小妹妹来到我们身边后,虽然给我们增添了许多欢笑 ,但是您却变了。每当吃饭的时候,您每次都往小妹妹碗里夹菜,看都不看我一眼;每当出去玩的时候,我和小妹妹感觉都很累时,您总是抱起小妹妹,我只能跟在后面,默默地走着;每当我和小妹妹争吵时,您总是劈头盖脸地把我臭骂一顿……每当想到这些时,我心里总有一种说不出的难受:妈妈,您难道不喜欢不爱我了吗?难道我是那么令人讨厌吗?为什么小妹妹在您的心里是块宝,而我在您的心中却是根草呢?

妈妈,您还记得那个下雪的晚上吗?雪花飘飘洒洒、纷纷扬扬,好像无数白色的精灵在天空中自由快乐地飞舞着。在这美好的夜晚,令人出乎意料的是家里突然停电了,暖气也慢慢地不热了,不一会儿房子变得好冷!我们草草地吃过晚饭,您便早早地抱着小妹妹睡觉去了。我便在烛光下凑合着做完作业。啊,终于可以上床睡觉了!

来到床前,我发现小妹妹在您的怀里睡得那么香,那么甜,嘴角还露出一丝笑容呢。我想:要是我也能像小妹妹一样睡在您的怀里,那该多好啊!于是,我悄悄地爬到床上,轻轻地掀开您的被子,正准备钻进去时,不料您却冷冷地说了一句:“你的手好冰啊,自己去睡吧!”并狠狠地蹬了我一脚。那一夜,我躲在自己的被窝里,伤心地哭了……

妈妈,我多么渴望能回到以前,躺在您的怀里尽情地撒娇。妈妈,我多么希望您能像爱小妹妹一样爱着我!

这篇文章贴近现实,情真意切,反映的问题让人深思。小作者写妈妈生了小妹妹后,在生活中对自己的忽略,小作者内心渴望重新回到母亲温暖的怀抱,感受久违的母爱。随着二胎时代的到来,大宝的感受不容忽视。此文在笔者的指导下,还在《中学生作文》上发表。(www.daowen.com)

由于老师和他们一起写作,一起诵读,一起评析,学生写作的兴趣空前高涨,“我手写我心,我文抒我情”的课前读评活动就此顺利开展起来。在每次活动中,笔者都坚持写下水文,在笔者的引导下,他们慢慢地学会了观察生活,学会了选材,走出了先前无话可说、无事可写的困境。一周下来,大家至少练笔五次,并且还有机会听、评别人的作品,这样一来既积累了写作素材又丰富了学生的作文信息,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听、说、读、写的能力。“天道酬勤”,几年下来,自己虽然付出了不少,但看到学生们的作文常在校报、省刊上发表,内心感到无比欣慰。正像田间忙碌的农民看到金黄麦浪翻滚时,便不觉得耕耘施肥之辛苦,而有一种满满的幸福浸透全身。

其次,在课堂上开展语文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为了利用好课内的实践资源,教师必须处理好文本、教师与学生三者的关系,把握好教师指导和学生操练相结合的精密度,引导好与学生相融合的和谐度,让学生在课堂上一边学知识,一边参与课内实践,学有所用,学有所创。同时还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积极发掘创新素材,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如诗词教学就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尚美好的思想,激发他们的创新激情。教学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一诗时,在学生熟读成诵和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咏月”活动,让学生结合学过的有关描写月亮的诗文进行小组朗诵比赛。一时间,课堂上热闹非凡、精彩纷呈。有的小组能将舞蹈和朗诵相结合,有的小组能将绘画与朗诵相结合,有的小组能将书法与朗诵相结合,充分发挥小组每个成员的优点和长处,声情并茂,让人为之赞叹。之后,笔者还启发学生进行想象创造,因为战乱,诗人与亲人天各一方,不能相见,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弥补杜甫在中秋之夜不能与兄弟团聚的遗憾呢?同学们踊跃发言,想出了很多办法:坐高铁乘飞机、视频通话、穿越时空隧道等。这些都能让学生在教室内心游万仞、思接千载,施展他们的聪明才智,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最后,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语文学习和社会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去亲身体验,用心灵去体会,在实践中锻炼他们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为此,在课外笔者组织学生开展了内容上丰富多彩、形式上生动多样的语文课外活动,如美文朗读、阅读竞赛、编演课本剧小品、开辩论会等,这些活动能使学生从单调的课堂中走出来,在各种活动中锻炼自己,完善自己。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手机已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人们最重要的通信工具,笔者就开展“手机应不应该进校园”辩证会,学生就会自觉地关注身边手机泛滥的现象,并会认真地思考分析,形成自己对论题的见解,从而对手机利与弊也分得清清楚楚。这样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语言组织、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提高。针对部分学生作业书写潦草、不规范现象,笔者开展了“写好方块汉字,做堂堂正正中国人”的每天课外十分钟练字活动,一段时间后收效甚好,培养了学生规范书写的习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厚积”才能“薄发”,学生只有大量阅读,才能丰富知识,拓宽视野。但班里大多数同学来自农村,家中藏书不多。笔者要求人人带一本好书,建立班级图书角,开展课外阅读竞赛活动,奖励那些用心读书的孩子。又创办了班级文学小刊物《春草》,刊登他们的小随笔和小佳作并配上插图,然后印发全校,让广大师生共同阅读欣赏。

走出校园,走向自然,走向社会,使生活和语文二者律动,引导学生关注人类、自然、环境。每年的重阳节笔者都开展“爱老敬老,孝行天下”的活动,带着学生走进敬老院,为老爷爷老奶奶们洗一次脚,为他们表演小品和课本剧等,这让学生体验了生活,同时也促使了语文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形成。让学生走进大自然,每年山花节到了,笔者常带领学生去春游,去感受家乡那“层层梯田绕云端,朵朵红花漫山间”的壮美,登上六盘山,与学生一起诵读毛主席的诗词“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雄浑高昂的声音飘在山巅,飘向天际。在这里,学生既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放飞了身心,融入了自然,又实践了的审美力和探索力。这一系列课外活动的开展使语文由课堂走向课外、走向生活,不仅拓展了学生眼界,增长了知识,提高了阅读欣赏的能力,同时也增强综合了实践能力,使语文由课堂走向课外,走向生活。

总之,不论是课前、课中还是课外,我们都要开展一些有益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做的能力,要让学生在语文活动中学会体验、欣赏、评价、表现和创造美的能力和品质,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提高语文素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