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中应如何实施“生活作文”,并使学生在作文中凸现生活之美呢?通过对“小学生活作文教学”课题的研究和探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实施“生活作文”的教学。
(一)树立生活作文理念,把握作文改革的方向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要搞好作文教学,就要求语文教师改变陈旧的教学观念,把握新课程改革的方向。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强调:“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与时俱进,改变只局限于教材、满足于单一的课文教学的落后局面。因此,语文教师首先要熟知《课程标准》,贯彻语文学习的实践精神。有了语文学习实践的理念,懂得作文教学改革的规律,就可以从理论的高度去引导学生分析、鉴赏生活中的美。其次,教师始终要有一颗对生活敏感的心。小学作文教学的对象是小学生,他们正值青春年少,心灵纯洁无瑕,对同一作品的感受与教师会存在一些距离,学生虽幼稚但真诚,教师虽成熟但主观。为缩小这种差距,教师要尽可能保持一颗童真之心。只有这样,教师才能适时地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去发掘生活中的美。
(二)引导学生感悟生活,积累生活作文的素材
作文素材的来源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来源于生活。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生活,留心生活中的一草一木,观察身边不同类型人物的言谈举止;注视周围事物的千姿百态;感悟身边人的喜怒哀乐。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帮助学生丰富生活,引导他们发现生活中的写作材料,使学生产生写作的需要,以解决作文中普遍存在着的“无话可写”“言之无物”的问题。那么,如何丰富学生的生活内容呢?笔者认为有两条途径,即以定向与非定向观察来获取写作材料。所谓定向,是指指定观察的内容及范围,让学生带着问题和任务捕捉写作题材。可以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去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访问、春游、野炊、科技制作、各类兴趣活动等;也可规定某一写作范围,让学生去收集素材,以加强观察生活的意识性;还可通过多种渠道,让学生获取间接的写作素材,如利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创设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再现现实生活,丰富学生的信息源,以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达到构思的萌发。所谓非定向,指不规定观察的内容及其范围。学生在不带有任何意图的前提下,投身于现实生活,在轻松愉快的生活中获取写作题材。因而非定向的观察,带有很大的随机性。现实生活包罗万象,生活丰富多彩。在这大千世界里,教师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处处引着或者跟着学生,加以引导观察或者逐一指点。但必须指出,小学生年龄尚小,知识肤浅,能力薄弱,自觉而有意义的观察习惯尚处于形成阶段,因此,小学生的观察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盲目性或是无意识性。小学生写作,只是一种打基础的练习,而作为学生作文的主要练习形式的命题作文也不同于自由创作,它多数不是在蓄积了灵感之后的主动抒发,而是不同程度地带有被动性、强制性,所以有必要在观察生活时给予定向。
另一方面来源于书本知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定期阅读内容健康的课外读物,每周再安排一节课的阅读时间去阅读。教师则指导学生按校园生活、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及自然生活等方面去积累生活作文的素材,为生活作文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组织生活化的课堂,提高学生作文形象美
语文教材课文内容广泛,其潜在的生活美也极为丰富。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就应从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出发,围绕作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在课文教学中加强生活作文的渗透,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力,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认识生活美,在作文中创造生活美。
(四)归纳概括生活感受,创造出生活作文的美(www.daowen.com)
生活是一切创作的源头活水,作文是对生活的高度概括。强调学生作文生活化,就是要求学生写自己的生活,写自己熟悉的事物,写自己的所见所闻。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处处留心生活,时时观察生活,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培养学生认识生活、丰富生活、概括生活、创造生活的能力。实施生活作文教学改革,教师要让学生在掌握课堂知识的基础上,把课堂学习和社会实践联系起来。例如:组织学生游览当地的风景名胜,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深入社会,了解风土人情、古今变迁;收看电视新闻,洞悉时事要闻、国际风云;搜集学校大事、班级趣闻等,这些都是学生写作的丰富资源。
在此基础上,老师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还要引导学生进行有序思维,让学生用语言表达出对学校生活的热爱之情,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
例如,让同学们写《记一次乒乓球比赛》,首先是要让同学们亲自参加比赛,这样同学们写作时就有了真情实感。其次是把活动过程摄录下来,让学生反复地看,学生经过仔细观察、回忆,就会从不同的角度来写这次比赛活动。有的学生描写了扣人心弦的激烈场面,来赞美双方的拼搏精神;有的同学把比赛过程写得非常具体,做到了言之有物。
作家茅盾曾经指出:“我们身边应该时时有一支笔、一本簿,无论到哪里,都要竖起耳朵,睁开眼睛,像哨兵一样地敏锐,把你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语文教师要科学地引导学生搜集生活中感知到的材料,融化于生活作文教学的理论中,启迪他们触发灵感,概括生活,创造生活,这样学生就能写出一篇篇感情真挚、震撼心灵的优美作文。
让生活开掘作文的源泉。引导学生走进生活,通过指导观察,选取素材;开展活动,丰富素材;融合学科,充实素材。引导学生描绘生活,写自己感兴趣的事,写自己亲历的事,写自己欲罢不能的事,让生活“解放”学生的心灵;引导学生创造生活,拓宽作文的空间,增添作文的乐趣,强化作文的功能,使学生从爱生活到爱作文,从爱作文到爱创作。
让生活搭建作文的舞台。就是以广阔的生活背景为依托,努力让生活为作文提供一方沃土,开辟一片绿地,使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历练作文,在语言应用中提高写作水平,做到生活为作文添彩,作文为生活高歌。与此同时,学生在实践中,从千变万化、多姿多彩的生活中汲取写作的营养,使作文反映出浓浓的生活情趣,流溢出生动的生活语言,从而做到生活为学生作文水平的提升插上双翼。一句话,就是用生活的观念指导作文,用生活的色彩装扮作文,用生活的情感营养作文,逐步形成“先生活后作文”的体验式作文教学模式。
让作文构建综合实践的平台。即作文教学的形式贯穿课堂内外,作文教学的内容横跨学科之间,使作文教学的过程成为学生将各学科知识、技能融会贯通的过程,将知识积累转向知识应用的过程。
让作文编织育人的摇篮。学生在走进生活的过程中开阔了视野,积累了素材,成为生活的有心人;学生在描绘生活中,写真人,叙实事,表真情,抒实感,成为生活的诚实人;学生在创造生活中,动手动脑,动眼动心,成为生活的小能人。学生在生活中学会作文,在作文中热爱生活,在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认识生命的价值。
理念指导着行为,“生活作文”在朝着理想目标迈进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纵横交错的训练序列。它的横向系列是:观察绚丽多姿的自然生活—留心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参与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体验富有特色的家庭生活。纵向系列是:走进生活—感悟生活—创造生活。几年的实践充分表明,作文只有充满生活的阳光,才能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只有把生活的视野融入作文教学,才能使教师的作文指导富有生机和活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