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探究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策略

探究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策略

时间:2023-10-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生活化作文的实验,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可见,“生活化”的作文命题远比教师个人凭空想象的命题要好得多。(二)作文指导的生活化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常常遇到一些困难,或思路阻塞,或材料短缺,或难于深入挖掘,或初衷难继,等等,他们往往会向教师求助。(三)写作过程的生活化写作过程应该是轻松愉快的,不必也无须给学生过多的束缚。

探究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策略

作文难写,作文课难教,这是绝大多数中学生和中学语文教师的共同心声,也是当今中学作文教学的客观现状。但作文教学又是不可以等闲视之的,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而写作能力又是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构成方面,从某种程度上讲,写作能力就是语文能力。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就出现了这样一种状况:作文不好写,可还得无可奈何地写;作文不好教,可必须得竭尽全力地教。作文似乎成了食之无味弃之不可的鸡肋,怎么办?要走好作文教学的路,就必须正视下面三个绕不开的问题。

第一,如何让学生有东西可写;

第二,如何让学生对写作文保持浓厚的兴趣;

第三,作文修改应如何进行。

生活化作文的实验,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在这段时间里,笔者有失败的地方,但也有一些成功之处:从最开始的时候,学生一到上作文课就愁眉苦脸,现在却盼着上作文课。见此,笔者的心里感到一丝欣慰。

对于如何让学生有内容可写,笔者首先做的是“读”,就是让学生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这里所说的书,应该是学生感兴趣的书,只要是健康有益的书籍报刊,建议学生都能有所涉猎。所谓“开卷有益”,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读书不要仅局限于课本或与课本有关的内容。可以先让学生从自己喜欢的书开始读,慢慢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读书的时间也不一定要非常固定,可以利用睡前、课间、周日等时间。读书也不一定是作文或是写作方面的,天文、地理、历史科技,都可以广泛阅读。通过一段时间的阅读,他们便会觉得写作时可说的话多了,写出的东西也有血有肉了。同时,阅读还会加深学生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让学生变得成熟和懂事,这是读书的又一收获。但是读书也不是水过地皮湿,最重要的是要求学生建立自己的读书笔记。读书笔记主要是用来记录学生读书的心得体会、积累素材

如何让学生对写作文保持浓厚的兴趣?这点上,我们是让学生在体会中、在活动中感悟生活,记录下自己的言行、思想。在语文课上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例如,笔者曾上一堂作文课《有趣的课间十分钟》,同学们都从这次活动中得到了深刻的体会,自然而然也就有内容可写了。

批改作文一直是语文老师最头疼的事情,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去批改,而对学生来说却没有什么作用。笔者采取了作文互批的办法来解决这一问题。

在互评互改中,学生会主动自觉地拿别人的作文和自己的作文对照,在比较中找出各自的优缺点,取长补短。在评议过程中,通过加分、减分,亲身感受到病句和错别字的危害,从而能引起他们的足够重视。

互批互改的作文评析方法,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而,他们在评析时有了一种强烈责任感,这使他们对作文评析的各项要求和标准(文章结构、语言、选材、书写的评析标准,标点符号的用法,修改符号的正确使用,等等)都有了前所未有的了解。这些知识的积累,对学生的写作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互批互改的过程中,学生的心理也会产生某种变化。这个年龄段的中学生心底都有一种很强烈的自我意识,在同龄人中间,特别是在异性面前,尤其不愿意露丑,这就促使那些本来很不重视作文的学生,也会绞尽脑汁地发挥自己的最佳水平。这样做,作文水平一定会有很大进步。

总之,经过这次生活化作文的实验,笔者坚信,好的作文素材来源于生活,只有多关注生活,才能写好作文。

作文是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教学的全过程应该是活泼自然、生动有趣、色彩斑斓,血肉饱满、情韵十足的,写作不应该是搜肠刮肚、绞尽脑汁的苦差事。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多替学生想想:学识贫乏,是否是因为教师没有激活学生潜在的知识储备呢?生活积蓄贫乏,是否是因为教师没有打开学生自己生活的宝库呢?思想情感贫乏,是否是因为教师没有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呢?我们应该让学生享受到真正的作文生活,给他们营造一个轻松愉快、自然舒爽的作文环境,使他们的创作天赋得以痛快、潇洒地施展。作文教学“生活化”体现在下面几个环节中。(www.daowen.com)

(一)作文命题的生活化

经验告诉我们:许多优秀的作品都是来自生活中的闲聊。《聊斋志异》中的许多故事自然是得益于“聊”,很多电视连续剧亦是文人们于闲侃中所得的产物。于是我们有理由认为,学生在作文之前也不妨先聊一聊。教师将写作的范围和题材(材料)先交给学生,让他们讨论讨论,他们会在交谈中互相得到启发,打开自己的写作思路。教师要尽量想办法引导学生从他们自身的各种实践活动中寻找作文素材,通过讨论、交谈(包括老师的启发),提炼出既具有表现力又能引发真情实感的题目。四月的一次早自习课,两只燕子飞进教室,被大玻璃窗隔着飞不出去,读书声停了下来。笔者刚好巡视到窗外,便从窗口观察着学生的反应。语文课上,笔者请同学口头描述当时的所见所感。有人说:“同学们有的异常兴奋,唯恐天下不乱;有的满怀忧郁,静静流露出一种迷茫;有的喊‘抓住它,抓住它’,便有人出主意如何抓;有的喊‘放生,放生’,便有人出主意如何打开所有窗户。”这些反映了人性的不同和生存心理的不同。有人说:“这正是‘野有杂树,群莺乱飞’啊!”有人说:“那是不是一对相亲相爱而又被环境束缚的恋人?它们真是命运多舛。”有人说:“那不是某些战争中的伊拉克人民和非典疫区人民的恐慌心理的写照吗?”有人说:“寻找出路不能误打误撞,应该观察研究。”于是笔者出了一个题目《从两只燕子谈起》。学生的创作热情很高,不少学生写出了别具一格的优秀作文。可见,“生活化”的作文命题远比教师个人凭空想象的命题要好得多。

(二)作文指导的生活化

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常常遇到一些困难,或思路阻塞,或材料短缺,或难于深入挖掘,或初衷难继,等等,他们往往会向教师求助。此时,教师千万不能“有求必应”,代为解决。而应针对其实际情况,分析困难的症结所在,通过旁敲侧击的点拨,引导他们自行克服困难。学生所要的不是教师的严肃教导,而是兄长般的关怀、朋友式的支持。只有如此,学生才会获得居家般的温暖与轻松,才能渡过写作难关。

(三)写作过程的生活化

写作过程应该是轻松愉快的,不必也无须给学生过多的束缚。我们往往要求学生写多少多少字,限于什么时间内完成,否则就怎样怎样。学生作文应当跟作家创作一样,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实在写不出时不硬写,不必一气呵成。允许能力稍差的学生有停顿、间歇,亦可迟交、缓交(但要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提高写作速度,努力赶上,以便尽快地与大家同步)。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到没有压力,能轻松地作文。有时候,在写作过程中(如有必要),同学间还可以停笔讨论、争辩。写作与诘难并举,这样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开放性训练,学生对事物的认识亦可在讨论、争辩中得以提高,有利于提高作文的质量。

(四)作文修改的生活化

笔者认为,修改作文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无须过多干涉。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指导学生如何去修改他们自己的作文。修改作文,可以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己修改(这种方法效率低,因为教师时间有限,不可能细致地指导每个学生去精心修改他们的作文);也可以在班里成立修改小组,找几个功底较扎实的学生,分别修改同学的作文(这种方法不利于大面积提高作文水平,且生活气息不浓);还可以让学生面对面互相修改(这种方法效率高,且所有学生都能得到锻炼)。我们提倡后一种做法。每次修改作文,教师都要有针对性地提出修改要求和修改方法,让学生有“法”可依。同学间互相修改作文,可以取长补短、共同提高。遇到值得探讨的问题,教师要及时地组织全班学生集体讨论,以便取得共识。

(五)作文讲评的生活化

笔者认为,作文讲评仍然要以学生为主体,是学生应该且必须参与的实际生活内容之一。写作之时学生已倾注了自己的心血,修改之时又吸纳了同学的见解,一定会感慨良多。教师要很好地组织他们进行集体讲评,让他们在讲评中畅言得失。教师以导演的身份参与作文讲评,在必要的时候进行恰如其分的引导、点拨,让他们或吸取教训,或发扬优点。这样,作文讲评才算落到实处。笔者深信,学生一定会非常欢迎这种讲评方式。经过对自己生活经验的反复思考,认真写作和精心修改,学生们一定有太多的话要说。给他们讲评的机会,小“评论家”们会将自己在写作和修改中的惊奇发现与真实感受,很动情地向大伙和盘托出。这时候,作文讲评实际上已经是“佳作”欣赏了。

总之,“生活化”的作文教学,自始至终都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学生可以轻松愉快自由地从事写作活动。让学生尽可能地描写真实生活,表达真实思想,抒发真实感情,使作文写作变成丰富有趣、生动活泼、真实可信、令人向往、其乐无穷的现实生活,这将是作文教学获得解放的必然途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