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但是升学的压力影响了大家对名著和传统文化的重视,忽视了名著中传统文化的价值。语文教学中,名著阅读是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形式,是提高学生传统文化修养的重要方式。在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名著阅读的指导。
新语文课程标准把中学生的课外阅读,尤其是名著阅读摆到了比较明显的位置,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在400万字以上”。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如何提高中学生名著阅读质量的新难题。因此,加强中学生名著阅读的策略研究势在必行。据了解,笔者所在学校初三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远远低于这一要求,学生的阅读兴趣不浓,阅读时间少,方法有待提高。为此,在学校教科室指导下,与学生讨论后开展此项活动。
名著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它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师对于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学生在名著阅读过程中出现的障碍和问题,如果加以正确的引导和疏通,使学生能望其门而入,领略名著的无限风光,读出滋味、培养兴趣、领悟内涵,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如今,各种流行阅读正在迅速兴起,阅读的通俗性、功利性、休闲性和大众化,使中学生的阅读重心发生了转移,也使名著阅读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在以中考目标为指向的大环境下,初中语文教学中,应试教育愈演愈烈,直到今天初中学生陷入应试题海,名著阅读在基础教育领域已近荒废。信息时代下,人们被源源不断生成的图像包围,网络、广告、影视、服饰、多媒体课件、动画、主题公园等已成为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这时,图片遮蔽了文字,游戏取代了阅读,娱乐替代了思考。名著的阅读缺失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阅读被目的化、功利化、快餐化代替,甚至进入了“读图时代”,大多数学生可能终生与名著绝缘。这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所形成的隐患不言而喻。(www.daowen.com)
事实上,迫于中考的应试压力,即使是列入课程标准的文学名著阅读也尚未真正实施。按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0万字,初中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初中在必修课程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2017年秋季,通过对笔者所在学校初中二年级的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得到如下结果。
1.学生普遍对名著的兴趣一般,大多数学生是在老师的要求下才去阅读名著的;日阅读量多数不到500字,甚至出现“阅读荒漠化”现象;不懂阅读方法,阅读中没有积累的意识。“阅读意识不强”“没有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未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
2.名著阅读教学中出现以“压缩饼干”取代“原汁原味”(脱离原著,以《西游记》为例,将整部作品分为作者常识、基本情节、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点、写作特色、人物评价等若干知识点,扼要地编印成一份备考资料),以“面目全非”取代“原始风貌”(以小人书、连环画、少年儿童版读物、影视作品、广播故事、动漫游戏、舞台戏曲、民间传说等代替原著)和以“只鳞片爪”取代“消化吸收”(断章取义、浮光掠影、以练代读)等现象。名著阅读教学的课堂成了教师“教案剧演出”“灌注名著知识”的场所。课堂教学中“重讲授,轻阅读;重接受,轻探究;重听课,轻动手;重记忆,轻应用;重结果,轻过程;重认知,轻情感和价值观;重课内,轻课外”的问题日益严重。没有把名著阅读课堂教学目标真正定位在引导学生的阅读发展上,缺乏对学生阅读的思维广度、思维深度、思维力度、思维效度的训练,最终影响语文教学成绩的高低。
根据多年的探索与研究,笔者认为名著阅读教学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