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核心素养下语文教学策略分析

核心素养下语文教学策略分析

时间:2023-10-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单元目标的要求,以及本课内容、思想、写作上的特点,我确定本课目标:通过朗读,把握《石壕吏》的思想内容与作者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培养关注现实、关注民生的人文素养。

核心素养下语文教学策略分析

《石壕吏》是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唐诗三首》中的第一首,是杜甫的一首叙事诗,是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作。根据单元目标的要求,以及本课内容、思想、写作上的特点,我确定本课目标:通过朗读,把握《石壕吏》的思想内容与作者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培养关注现实、关注民生人文素养。其中重点放在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和体会语言特点两方面。

学习《石壕吏》,有一定的难度,主要是因为它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现实,这与青少年的人生阅历有些距离,再加上这首诗本身写得比较巧妙,使用了“藏问于答”的表现手法,感情表达比较隐晦,理解有些难度。因此,我的教学设计以“读”为主线,以“品”为中心。以读为主,读中品味,读中理解。我把引导学生体味《石壕吏》的思想内容与作者情感作为重点,通过“朗读诗歌——解读诗歌——问读诗歌——改写诗歌”等环节,一层层地由浅入深体味诗歌的内容、主题、人物及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多次多元的对话达到对文本的透彻理解,培养学生关注民生、心系百姓的崇高思想。

在教学中,我的教学主导思想确定为:以情感人,以读促讲。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对于文言文来说,读尤为重要。因此,我在教法上采用了熟读为先,讲中有读,读中促讲的办法。具体做法是:用“字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办法反复诵读、以读带讲、以读促讲,因为抓住了“读”就抓住了语文教学的要领。采用范读、生读、互评、小组展示读、二部轮读、齐读等方式,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为进一步分析鉴赏做准备。通过朗读来引导学生品味、记忆、积累文言词语,提高品读诗歌的能力。在探究过程中,我采用了自主、合作的方法,体现在两方面:1.自主。学生预习,记录下自己的收获和疑问。这样就给了学生一个表现自我的机会 ,同时教师也可以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果。2.合作。对于一些疑难问题让学生来合作讨论解决,集思广益,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合作能力,体会集体的力量、合作的快乐。例如:官吏只出现了两次,却以《石壕吏》为题,原因何在?老妇的致词是由官吏一步步逼出来的,你同意吗?通过拓展想象,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在参与体验中理解了诗作的思想内容,从而再现诗作意境,品味蕴含在诗歌字里行间的感情,使学生对本诗的理解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表达能力。深入挖掘人物,激发学习兴趣,使学习更生动。同时了解了“藏问于答”的手法,突破重点,体会诗歌语言精练的特点。

应该说,本节课的教学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实现了预期教学目标,学生获得了有关品读古诗歌的规律性方法,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效果。我觉得本课的成功,主要在于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设置情境,激发兴趣

作为一首叙事诗,本文的叙事性强,情节完整,很适合表演;而且,生动形象地表演。可以很快地将学生带到故事所讲的情境之中,让学生身临其境,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所以,我在多种形式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假如你是导演,如果把这首诗改编成一出戏,你会安排几个场景?说说你的思路。并且,随即组织学生进行表演。之后,针对表演,完成“听妇之苦”“观吏之怒”“察作者之情”的深层解读,效果不错。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设计,让学生不但读透了文本,读懂了作者,更站在情感的天平上审视了自我。

二、合作品诗,相信学生

相信学生对文本的解读能力,放开手让学生去挖掘文外之意。品诗,这一教学环节是关键,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环节。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从诗歌中的关键字词句入手,抓住诗中物象,自觉地运用联想和想象,通过对人物、事件的品味、感受、再现诗中形象,感悟其创设的意境,在体会诗的意境中感受诗人的情感。如诗歌开头“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句,含义丰富,你是如何理解的?为什么说“老翁逾墙走”?老翁留下老妪独自逃走的做法是否正确?其作用是什么?第二自然段“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故事的结局是第四自然段“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究竟是谁在哭?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让学生相互讨论,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这样的小组搭配,确有好处,可以使学生全员、全身心地参与教学活动,这也是老师在有意识地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在此环节中,我观察到学生们讨论热烈,参与的热情很高,学生们有话说,敢于说。讨论后,我并没有给出固定答案,而是对每位发言的学生给予一定的认同,并引导其他小组去补充。学生们的思考渐渐深入,答案也渐渐丰厚。学生抓住“暮”“村”“吏”“夜”“捉人”“逾墙”“走”,一字都未放过,敏锐地发现了其背后潜在的台词。从中感悟出诗人就是通过短短几句话、几个物象,展现了安史之乱给平民百姓带来深重的灾难,表达了作者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对朝廷无能、黑暗的批判。

教学总是一门充满遗憾的艺术,这节课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设置的问题不够精简,有些问题的设置过于随意,对于学生课本剧的表演缺少技术指导,在语言品读方面不够细致等。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改正并逐步完善。

本课的教学使我深刻地领悟到:学生是一种不可忽视的课程资源。现在的学生富有个性化的生活经验、奇异多彩的想法、出人意料的探索结果,往往超出预想的设计。面对新情况,教师应努力使自己所掌握的课程资源与学生所提供的充满个性化的课程资源共融。语文教学只有以对话为土壤,才能开出真情感受的花朵。唯有在对话中,语文教学才能走向学生心灵。

四、《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真正的“对话式阅读”应该是对话主体间精神的相遇、理性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是对话主体各自向对方的“敞开”和“接纳”。

对话即沟通,它需要打动人心的话题,需要令沟通者能沉浸其间的心境。也就是说,对话需要寻找合适的平台。如何寻找呢?作为沟通文本与学生的重要中介,教师首先应该对这两者进行深入的前阅读,从中寻找到文本、学生、作者、教师之间最恰当的契合点,从而牵一发动全身,形成话题、创设环境、铺就线索,进而实现教学策略。以教授《爸爸的花儿落了》为例,阐述实现对话的过程。

一、研读文本——教师和文本的对话

《爸爸的花儿落了》选自林海音小说城南旧事》。文章采用插叙手法,由爸爸不能参加“我”的小学毕业典礼写起,引发对往事的回忆,重点述忆赖床迟到事件,写出了爸爸严厉又不失爱心和盼望自己长大、懂事的情感,深沉而又含蓄。

二、研读学生——教师与学生的对话

由于学生个体生活经历、家庭环境、阅读经验的差异,学生对文本的阅读有着自己不同的感受。我们的学生,也许身在福中不知福,不能完全体会爸爸的爱;也许总是生活在爸爸呵斥的阴影中,极少有机会享受细腻的父爱。如何在学生与作者之间找到契合点,构建起对话的平台呢?反复地研究文本、学生后,我发现那个契合点便是“情”——是血浓于水的亲情,是如山的父爱。我想:人性中那最真、最善的真情,就是跨越时空鸿沟的桥梁,是沟通人物对话的融合点。

三、课堂教学——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教学中,教师既是对话的中介者,更是引领者。在教师、学生、文本对话过程中,教师起着引领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成熟的阅读心理过程应是:初读感知—研读理解—诵读抒发。我遵循这一阅读心理过程,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1.由题入情,设疑激趣(www.daowen.com)

大家小时候有没有因为起床晚而迟到的经历?你们的父亲通常是怎样对待的?我们印象中的父亲也许是粗暴的、严厉的。可是,今天,我们要随着作家林海音,认识一位可敬可爱的父亲。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这一环节,教师鼓励学生自读、自悟,让学生对文本进行粗浅的了解,为深度研读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在自读的过程中,对文本进行初步的理解和感悟。同时,完成两个思考题:从全文看,爸爸是怎样一个人?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研读文本,情理交融

在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大致了解的基础上,顺应学生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心理,放手让学生自我探究。围绕教师的导学:这篇文章以《爸爸的花儿落了》为题,一方面指爸爸种的夹竹桃凋谢了,另一方面指爸爸离开了人世。那么,爸爸在“我”的成长过程中究竟起了怎样的作用呢?教师引导学生不断地质疑、解疑来展开学习活动。由学生疑问生发出新的学习内容。重点要解决的问题有:

(1)文章哪些内容写的是眼前的事情?哪些内容是回忆过去的事情?回忆的事情是怎样引出的?

(2)“花”在全文中起着什么作用?

(3)课文是如何暗示爸爸的病情很严重,将不久于人世的?

(4)你怎样理解文章结尾“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学生继续深入研读文本,通过各个问题的理解、交流,教师相机由文入情,将文本由内容理解聚焦于“亲情”体验上,使理解与体验相融合。

此时的“疑问”表达了学生们要求进一步与文本交流的渴望。学生们带着新的疑问,边读边画出有关词句,在宽松而热烈的氛围中,进一步与文本对话。

教师引导学生对文本作深入研读,使学生的心与作者的心再次交融。学生走进文本越深,就能越强烈地感受到父女的情感。教师参与其间,或推进,或点拨,或欣赏,或疑问,在学生与作者的对话间“推波助澜”。此时此刻,学生们的思维直奔一个“情”字而去,他们的心,在瞬间相拥。

4.真情朗读,尽情抒发

通过深入研读和情理交融的交流,学生的心里蓄满了真情。这腔清泉渴望喷发。此时,教师再次顺应学生的心理需求,引导学生借助诵读来尽抒情怀。教师请学生自由、放声地朗读课文,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多读几遍,继而进行个性化的诵读交流活动。学生的独特感受、真情体会在彼此的心灵中交融了。

生1:“英子,不要怕,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这句话深深地鼓舞了我。要是我的爸爸能常常这样激励我,我会很感动的。

生2:“没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并且管弟弟和妹妹,你已经长大了,是不是?”一读这句子,我就感觉自己的担子很重。

诸如此类的动情的朗读不就是与作者心灵的共鸣吗?学生动情、动心的朗读,让亲情的旋律洋溢在课堂上。就在这抒情的朗读、入情的体会中,我和学生一起净化在父女情中。

这四个环节,层层递进,在对话中感悟,在对话中理解,在对话中体验,在对话中抒发,在对话中积累,环环相扣,不断提升。

语文教学只有以对话为土壤,才能开出真情感受的花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