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新教授说:“读书不但可以提升个人精神生命的质量,而且对于民族和国家具有特殊意义,因为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世界上那些生命力强大的民族,几乎都是热爱阅读的民族,善于阅读的民族。”那么如何让学生做到自主阅读,大量阅读,在大量阅读中培育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呢?
(一)家校携手,共创良好的读书环境
为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营造全员阅读的氛围,可以在班级建立图书角,开展“献两本,读百本书”活动,选出专人管理,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充分利用图书借阅平台,开展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鼓励学生从学校图书室、阅览室、“悦读吧”借阅,保障学生课外阅读需求。让学生在课余时间随时翻阅,每天早读和每周星期一的大阅读课为阅读时间。除此,还可以建立家庭图书架。利用家长会的机会,组织学生在家长会上进行读书交流展示,让家长感受课外阅读对孩子成长的有益影响,邀请爱好阅读的学生家长介绍自己引导孩子进行课外阅读的方法和经验,讲述孩子在阅读中成长的故事,用身边实实在在的人和事,启发引导其他家长,让他们自觉地为孩子创造阅读环境。如:让孩子拥有自己独立的房间、自己的小书架等,父母带头读书、读报,做孩子阅读的榜样,主动与孩子讨论书中的问题,从而带动广大家长督促和参与孩子的课外阅读。
(二)推荐书目,拓展阅读范围
1.依据学段推荐书目
学段不同,年龄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也不同,其阅读的倾向、阅读的兴趣也不同。因此,可以根据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差异性向学生推荐读物。低年级学生识字量少,可以推荐看图文并茂、情节动人、浅显易懂、篇幅短小的童话和寓言故事;中年级学生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推荐读一些儿童文学、科普读物、奇闻趣事;高年级学生阅读速度快、阅读能力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强,可以推荐中长篇文章、人物传记、青少版的名著,并列出详细书目,让学生从中选择阅读。
2.依托教材推荐书目
叶圣陶先生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从教材出发,抓住教材与课外读物间存在的联结点,向外辐射。记得学完课文《争吵》后,笔者根据课后资料向学生推荐《爱的教育》一书。学生被书中一个个亲切自然的故事吸引,阅读积极性高涨,连平时不爱读书的同学也被书中有趣的情节吸引,纷纷购买或借阅。教材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如教授完《伟大的悲剧》后,向学生推荐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教授完《邓稼先》后,引导学生读《名人传》或其他名人的故事等。
3.榜样带动
同一个班的学生之间也具有较大的差异:有的学生已经读完上百本,有的却只读了寥寥几本;女生喜欢故事性强的书籍,而男生则喜欢科幻、体育等方面书籍。针对这些情况,笔者有意地将全班同学根据兴趣分成几个不同的小组,人数不固定,不定期地让一个小组发言推荐所读书籍。让读书多的学生经常交流介绍读书的收获,然后给予表扬鼓励,以此带动。这样不仅扩大了学生的阅读范围,还促进了学生读书心得的相互交流,激发了后进生的阅读兴趣。
(三)运用多种方法,激发阅读兴趣
1.以“讲”激发兴趣
笔者经常有意识地向学生讲述课外阅读的意义、作用,用生动、有说服力的例子,给学生描述中外仁人志士读书的故事等,使学生了解课外阅读的魅力所在,激起他们强烈的读书欲望和阅读兴趣。(www.daowen.com)
2.有针对性地运用方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有悬念调动法、故事梗概法等。讲故事、利用影视作品营造阅读氛围也是很好的方法,如在电视台播放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同步阅读。
(四)教会方法,提高阅读质量
苏霍姆林斯基反复强调:必须教会孩子阅读,谁不善于阅读,他就不善于思考。因此,应该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以提高阅读效率。年级不同,方法和侧重点就不同。以低年级为例,笔者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指导。
1.指导学生有序阅读文章
(1)按顺序看懂文章。每读一本书,一篇文章,都要弄明白结构,先说什么,再说什么,最后说什么。俗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让学生读书的同时,笔者会教学生用一些符号在书上圈圈画画。如:碰到不懂的地方打上问号,对于一些好词,用小圆圈圈出来,一些好的句子就用波浪线、直线画出来等,以便于他们在阅读的时候留下思考的痕迹。还鼓励学生把在课外阅读中弄懂的新词语抄下来。低年级的学生每天两个词语、一个佳句,随着年级的升高扩展到句子或段落,但不强求,量力而行,以免给孩子造成压力,厌倦读书。
(2)分步阅读,边读边想边记。拿到一篇文章后先通读全文,掌握主要内容,然后分步阅读,边看边想原文写了什么人和事,从中懂得了什么道理,最后做出标注。
(3)图文并重。在课堂教学中,从题目入手,让学生审清题目,根据题目说出在学习本课前想知道什么。低年级课外读物大都是图文结合,可坚持引导学生从看图到读文。如指导他们看封面和书名,讲讲书中可能写些什么事。图画能帮助儿童理解文字意思。因此,要求学生当众讲出主要内容。这样就能把听、说、读、写紧密结合起来,融为一体。
2.加强课内和课外的联系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抓住课文,实行精讲多读,教会学生独立阅读的方法,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自觉性。随着阅读教材的进度,我们坚持“一篇带多篇,课内得法,课外受益,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学生在课内学到的语文知识和读书方法,教师要引导他们在课外阅读的实践中得以运用。例如,学完《回声》一文,就推荐学生阅读《十万个为什么》中与声波相关的文章,以此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开阔了同学们的视野,增加了他们的知识量。
3. 开展各种活动,巩固阅读兴趣
定期组织汇报展示活动,开展读书专题活动,如好书推荐、同读一本书、故事会、读书交流会、读书手抄报、读书演讲等。对优胜者予以表彰和奖励。展示学生优秀的读书笔记,互相评比,互相学习,使学生养成认真做读书笔记的好习惯。还可以定期开展“读书知识竞赛”。活动的开展,可以让学生充分享受进步、收获的喜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