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世纪 80 年代以来,我们一直提倡素质教育。今天,提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最终目的,就是要牢固树立“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宗旨,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因此,从这个角度看,这些概念之间有很大的共性,内涵上存在一定的联系,这种说法是成立的。但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与其他概念的区别也是比较明显的。
其一,素质教育、人文教育这些概念都有明确的针对性,比如素质教育是针对20世纪 90 年代以后日益严重的应试教育偏向而言的人文教育是针对日益强势的科学教育、知识中心等教育偏向而言的,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不是为纠正哪一种错误观念而提出来的,它是在分析语文学科内在特点以及对它所承担的独特的教育功能的认识上提出的。也就是说,它基于语文学科自身的逻辑,而基于这种立场设计语文课程,才有可能抓住问题的实质,推动语文课程按照语文学科教育的内在规律运行。
其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与素质教育、人文教育等概念所属的话语方式不同。简单来说,素质教育、人文教育是一种社会生活中常用的大众话语,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则是语文学科教育领域中的专业话语。什么是社会生活中的大众话语呢?就是几乎人人都懂、都能说,用它可以描述几乎所有行业甚至整个社会的问题,但是它又不专门指向哪一行业或哪一类具体问题。因此,大众话语比较难以与某个行业内部的组织、功能、内容等产生关联,因而对推动行业问题的解决起不了直接的作用。比如我们对某个地方的交通现状不满,有的人抱怨车太多、交通混乱,文明素质差,还有人抱怨体制,这些说法就属于大众话语。大众话语看上去很正确,但却没有直接的针对性,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帮助不大。而从保有量控制、路权分配、交通规则等角度谈交通问题,用的是专业话语。从这些入手讨论,对解决交通问题才可能会有作用。(www.daowen.com)
同样的道理,以前我们用素质教育、人文教育去讨论语文问题,也存在这个问题。素质教育、人文教育既不是语文学科专有的功能,甚至也不是学校教育专有的职责,而是全社会共同承担的职责。比如,青少年为人处世方面的教育、性格养成方面的教育、文明礼仪教育、恋爱婚姻观甚至人生观方面的教育,我们的家庭教育、媒体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要比学校教育大得多。用素质教育、人文教育,谈到现在学生身上存在的某些问题,大家都会去批评学校教育,而很少反思家庭教育的缺失、反思媒体环境的影响。这就是用大众话语描述专业问题、解决专业问题有局限的一个生动例子。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则明显具有语文教育学科的专业话语的特点。用这个概念描述语文学科,可使与语文教育有关的概念界定明确、学习内容具体、教育功能清晰。比如,“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这个概念中的三个关键词,其内涵都是有所指,且功能十分明确的。其中,“语文学科”之意强调了学科的特殊价值,有利于将语文学科定位从以往过于泛化的育人目标中区分出来;“核心”之意强调了语文学习内容的价值特点,提醒我们在内容选择上要分清枝蔓、学习设计要抓住重点;“素养”之意强调了语文学习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未来语文素养的发展,而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活动设计以及学习评估都应服务于学生发展的长期目标,不应过于急功近利。
由此可以推出,如果围绕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出发,去建设语文课程内容、指导语文教学的实施,至少从理论上可以论证,它是一种改善当前语文教育困境的可行路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