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策略探究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策略探究

时间:2023-10-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具体到语文学科,其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四方面。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征以及思维发展的特点来改进教学方法,抓住不同阶段思维的发展特征,进行有效的教学,培养好学生的思维品质。语文教学以“审美鉴赏与创造”为核心素养,其宗旨就在于满足人的需求,让学生体验到文学带给人的愉悦、情趣,唤醒学生对文学的渴望与热爱,在审美鉴赏过程中培养个性创造力。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策略探究

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在特定学科(或学习领域)的具体化,是学生学习一门学科(或特定学习领域)之后所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关键成就,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具体到语文学科,其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四方面。

(一)语言建构与运用

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指出:“语言是一种关系。”语言的产生是因人与人之间存在着社会关系,有交往的需要,而语言文字恰好实现了这种关系与需要,这才显示出语言的价值。语言的建构可以理解为构造一个合乎语法的句子,说出一句在一个语言集团中能被理解的句子,这是一个具有语言资质的主体所必须具有的能力。具备语言的建构并不意味着就能恰当实现运用。语言的运用实际上是以相互理解为目标的。语言必须满足一些语用学、商谈伦理等规范才能实现交往的意义。

语文学科角度出发,“语言建构与运用”这项核心素养,可理解为:“出于真诚对话的愿望,准确理解对方的话语形式与话语意图;精确妥帖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表情达意,以进行最有效的交流。”

(二)思维发展与品质

思维最初是人脑借助语言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应过程。童年时期思维的发展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比较稳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开始形成;在青少年时期思维的发展过程中抽象逻辑思维逐步占优,辩证逻辑思维得到发展。思维品质实质是人的思维的个性特征。思维品质反映了每个个体智力或思维水平的差异,主要包括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敏捷性和系统性六个方面。优秀的思维品质来源于优秀的逻辑思维能力。

语文教学为什么要以思维发展与品质为核心素养?因为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重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多项综合的实践能力,而要在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本身就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征以及思维发展的特点来改进教学方法,抓住不同阶段思维的发展特征,进行有效的教学,培养好学生的思维品质。

(三)文化传承与理解(www.daowen.com)

语文教学是母语教学,汉语中的字词很多都带有传统文化基因,有些具有明显的象征意义,比如“长江”“黄河”“月”“红梅”等;有的会自然引发某种联想,如“柳”与“留”、“晴”与“情”,等等。只有解读、理解并传承这些文化密码,我们才能读懂汉语的丰富意蕴。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六千多年前,中国的原始文字是可以读出来的图画,称为“图画文字”。象形字后来逐渐符号化,脱离图画,形成汉字。至商朝,汉字已形成完整体系。此后,汉字按照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的脉络演变发展,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其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方言复杂。汉字跨越幅员辽阔的中华大地,沟通不同方言区域,连接汉族和诸多少数民族,至今仍为人们所便用,起到了增进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凝聚中华民族的重大作用。

(四)审美鉴赏与创造

什么是审美鉴赏?美,是人类的正常需求。人之所以异于其他动物,是因为人生理需求之外还有更高尚的需求,美就是其中之一。美,就是对形式的观照。当我们看待生活中的事物时,抛却了它的实用价值而专注于事物本身的形象,发现其中有一种超越现实的内涵,一种内在的精神,你感觉它触动、感染了你,丰盈、滋润了你的内心,令你愉快,这便是在以一种审美态度去欣赏外界。当我们深入其中,反复体味美的道理时,我们就进入了审美鉴赏的层次。每一个人在这世界上都是独特的这一个,心灵的敏感是与众不同的,因而每个人在审美鉴赏过程中都有创造性的独特发现,即“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语文学科是汉语与文学的复合体,打开语文课本,我们就会阅读到一个个文学文本,文学作品就是艺术化地组织语言的一种作品。语文教学以“审美鉴赏与创造”为核心素养,其宗旨就在于满足人的需求,让学生体验到文学带给人的愉悦、情趣,唤醒学生对文学的渴望与热爱,在审美鉴赏过程中培养个性创造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