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教育也随之变迁。隋文帝首创科举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人才;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立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唐朝的帝王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由此,科举制度逐渐完备起来。武则天首创武举和殿试,宋代的科举放宽了录取的范围,确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制度。科举开始实行糊名和誊录,并建立防止徇私的新制度。元朝灭亡后,明王朝建立,科举制进入了鼎盛时期。清代的科举制度与明代基本相同,1905年科举制停废。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教育学界由向日本学习转为向欧美学习,中国教育学界开始出现教育学研究的专门队伍和代表人物,同时进入结合中国教育实际与问题展开独立研究的阶段。这一阶段总体上可称为积聚和建设的阶段。
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教育发生了重大变化,语文课程也迎来一次又一次的变革,每一次变革都有着不同的历史和时代的背景,每一次变革都意味着在课程性质、课程结构、教学方法、教学计划、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和教学媒体等方面有了或多或少的改变和创新。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要求的改变、知识的更新、观念的变革和研究的深入,语文课程大致经历了七次改革,这期间,也走过弯路,但总体来看语文课程的改革是成功的。
表1-1是七次课改所颁布的教学计划中有关中学语文的课时计划安排。
表1-1 1950年到1990年间颁布的教学计划中中学语文每周的课时数统计
续表
我国的语文课程改革在摸索中前进,找到了其中的规律性,并且慢慢趋于稳定。从科目的设置来看,语文课程经历了分与合,1957—1958年的两年间,将语文课程分为汉语和文学,之后对其进行了综合,统称为语文,并一直沿用至今。
在语文课程的分与合上,倪文锦在其著作《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中就有详细的论述,一致的观点是语文课程是一个综合型的课程,本身就包含汉语、文学的听说读写的知识,没有必要将它硬生生地分开,应该让学生在学习汉语知识中渗透文学知识,在学习文学知识时兼顾汉语知识,在听说读写各个层面相互交融,相得益彰。
1949年4月,华北人民政府教育部成立了由叶圣陶主持的教材编审委员会,负责审改中小学课本。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后,国家又在出版总署设编审局,继续教材的审编工作。在新中国成立早期的语文教材编写中,叶圣陶是关键的人物之一。也正是他正式提出将此前小学的“国语”和中学的“国文”统一定名为“语文”。他解释说:“彼时同人之意,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亦见此学科‘听’‘说’‘读’‘写’宜并重,诵习课本,练习作文,固为读写之事,而苟忽于听说,不注意训练,则读写之成效亦将减损。”
1953年起,我国先后颁布了5个中学教学计划,进行了语文分科改革。当时的一位苏联教育专家评价中国的语文教学,认为不重视语言因素和文学因素,“政治说教”太多。针对这一现象,在叶圣陶的倡导下,1956年,“语文”课被一分为二,分为语言部分和文学部分,分科教学。这一年出版的汉语和文学教材,即《初级中学汉语课本》六册和《初级中学文学课本》六册,借鉴了当时苏联语文课本分为俄语和文学的做法,并收录了不少俄罗斯文学作品,如契诃夫的《小公务员之死》、普希金的《寄西伯利亚》等。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语文教学方面一次重要的改革。由于经验不足以及课程自身原因,这次改革失败了,以致1956年版教材寿命只有短短两年。
1958年3月18日,教育部颁发《1958—1959学年度教学计划》,并作出规定:文学、汉语不再分科,恢复为语文。这一时期,教育部正式把“国语”改为“语文”,制定了《小学语文课程暂行标准(修正草案)》,“语文”这两个汉字正式组合在一起,成为一个专有名词。从此,国人开始了以“语文”命名的国语教育新里程。
这一阶段改革的主要成果是明确了中学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目的、任务,根据教学大纲的精神,编写了一套比较切合实际的教材,选文强调文质兼美,编排以培养语文能力为主线,教材是综合型的;这套教材十分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功能和基本训练,并强调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与掌握语言文字是不可分割的,严格要求学生树立勤学苦练的风气。这对于普及、繁荣祖国文化起了重要作用,但对学生的本体地位和对促进学生的发展尚无清醒认识。(www.daowen.com)
1978年的改革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为背景,教材管理实行“审定制”,教材多样化,但基本上都是训练体系的。新大纲的重要特点是思想教育与语文教学的辩证统一。大纲着重解决了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明确了中学语文教学如何适应新时期需要的问题;第二,解决了思想政治教育与语文训练的关系问题;第三,总结以往的经验和教训,基本上明确了在中学阶段,语文知识教些什么、如何教的问题; 第四,解决了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文风问题、作文训练多样式问题、作文指导和评改问题)。教材管理是“审定制”,小学教材开始了多样化,小学语文改革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独立阅读、独立思考、集体讨论等方式读懂课文,改变了依靠教师讲解课文的局面,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1987年的大纲是在1978年大纲的基础上修订的,提出了语文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强调了理解语言文字与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结合、学习语文与认识事物的结合,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于漪、钱梦龙和魏书生等名师正式启动教法、学法的改革。这些有益的探索与实践,给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世纪之交,我国进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好的历史时期,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于1999年启动,教育部制定了新的纲要,确定了改革的新目标,研制了各门课程的新标准;2001 年小学语文课程标准面世,多套新课程教材出现。新课程标准确立了我国21世纪新的学生发展观,明确了个性发展乃是课程的根本目标。本次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所以,新课程从三大关系上理解学生的个性发展、规划课程目标,即学生与自我的关系、学生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学生与自然的关系。用一种整体的观点来全面把握学生的个性发展,并将其视为新课程的根本目标,这使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具有了新的起点。
《语文课程标准》“前言”部分阐述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改革的思想指导、改革重点和实践追求。我们着重看“前言”所倡导的基本理念。首要的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使全体学生都能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一个要点是面向全体,落实到每个人,另一个要点是语文素养。
新课程语文教材实现多样化,各地区采用不同版本的教材进行教学,有新课标人教版(07版)、人教版、沪教版、苏教版、粤教版、语文版、鲁教版、北京版等。这说明我国的语文教育改革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教材多样化的意义是深远的,它对全体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和中学语文教育改革的作用是广泛的。首先,教材多样化适应了不同地区、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要,有利于这些学生知、情、意、行得到全面的发展。其次,教材多样化促进了中学语文教学内容、模式不断变革,不断前进,防止了思想的禁锢、教材的滞后,有利于促进我国的中学语文教学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最后,教材多样化促进了中学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对中学语文教学内容、方式、手段的研究,使教师素质不断提高。
社会的进步要求语文课程能使学生获得丰富的语言与文化的积累、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表达交流能力和思维能力,并能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等方面发挥作用。为适应这些时代要求,教师也相应地改变了教学方法。进入21世纪,随着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的到来,广大语文教师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探索和总结出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学方法。全国教师学习一种教学方法、模仿一种教学模式的时代已经过去,教学方法“百花争艳”的时代已经来临。
新的历史时期,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将“立德树人”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要求充分发挥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语文课程改革是为了适应社会进步和教育的发展而实施的课程改革,是课程本身及教材理念的根本性变革。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新课改主要有六大“改变”,体现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方面。新编语文教材不但着力于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丰富语文的积累,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还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加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劳的和谐发展。
汉语和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特有的文化价值,而语文课程又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对于学生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有重要作用。着眼于教育的育人功能,结合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基本特点,此次新编的语文教材在编写时强调“整体规划,有机渗透”,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着重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文化人,潜移默化地逐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教育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离不开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工具性和人文性有相互交融的现象,工具性中渗透着人文性,人文性中又包含着工具性。在语文教学中,工具性和人文性是一体化、和谐统一的。语文课程改革在曲折中前进,在前进中摸索,在摸索中不断完善。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调整语文教育的培养手段和目标,与时俱进,在满足人类需要的基础上不断紧跟社会前进的步伐。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们要秉持“立德树人”的理念,坚持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宗旨,落实核心素养,夯实基础,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育质量,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