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策略:回顾与展望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策略:回顾与展望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表1-11950年到1990年间颁布的教学计划中中学语文每周的课时数统计续表我国的语文课程改革在摸索中前进,找到了其中的规律性,并且慢慢趋于稳定。在新中国成立早期的语文教材编写中,叶圣陶是关键的人物之一。也正是他正式提出将此前小学的“国语”和中学的“国文”统一定名为“语文”。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语文教学方面一次重要的改革。从此,国人开始了以“语文”命名的国语教育新里程。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教育也随之变迁。隋文帝首创科举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人才;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立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唐朝的帝王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由此,科举制度逐渐完备起来。武则天首创武举和殿试,宋代的科举放宽了录取的范围,确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制度。科举开始实行糊名和誊录,并建立防止徇私的新制度。元朝灭亡后,明王朝建立,科举制进入了鼎盛时期。清代的科举制度与明代基本相同,1905年科举制停废。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教育学界由向日本学习转为向欧美学习,中国教育学界开始出现教育学研究的专门队伍和代表人物,同时进入结合中国教育实际与问题展开独立研究的阶段。这一阶段总体上可称为积聚和建设的阶段。

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教育发生了重大变化,语文课程也迎来一次又一次的变革,每一次变革都有着不同的历史和时代的背景,每一次变革都意味着在课程性质、课程结构、教学方法、教学计划、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和教学媒体等方面有了或多或少的改变和创新。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要求的改变、知识的更新、观念的变革和研究的深入,语文课程大致经历了七次改革,这期间,也走过弯路,但总体来看语文课程的改革是成功的。

表1-1是七次课改所颁布的教学计划中有关中学语文的课时计划安排。

表1-1 1950年到1990年间颁布的教学计划中中学语文每周的课时数统计

续表

我国的语文课程改革在摸索中前进,找到了其中的规律性,并且慢慢趋于稳定。从科目的设置来看,语文课程经历了分与合,1957—1958年的两年间,将语文课程分为汉语和文学,之后对其进行了综合,统称为语文,并一直沿用至今。

在语文课程的分与合上,倪文锦在其著作《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中就有详细的论述,一致的观点是语文课程是一个综合型的课程,本身就包含汉语、文学的听说读写的知识,没有必要将它硬生生地分开,应该让学生在学习汉语知识中渗透文学知识,在学习文学知识时兼顾汉语知识,在听说读写各个层面相互交融,相得益彰。

1949年4月,华北人民政府教育部成立了由叶圣陶主持的教材编审委员会,负责审改中小学课本。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后,国家又在出版总署设编审局,继续教材的审编工作。在新中国成立早期的语文教材编写中,叶圣陶是关键的人物之一。也正是他正式提出将此前小学的“国语”和中学的“国文”统一定名为“语文”。他解释说:“彼时同人之意,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亦见此学科‘听’‘说’‘读’‘写’宜并重,诵习课本,练习作文,固为读写之事,而苟忽于听说,不注意训练,则读写之成效亦将减损。”

1953年起,我国先后颁布了5个中学教学计划,进行了语文分科改革。当时的一位苏联教育专家评价中国的语文教学,认为不重视语言因素和文学因素,“政治说教”太多。针对这一现象,在叶圣陶的倡导下,1956年,“语文”课被一分为二,分为语言部分和文学部分,分科教学。这一年出版的汉语和文学教材,即《初级中学汉语课本》六册和《初级中学文学课本》六册,借鉴了当时苏联语文课本分为俄语和文学的做法,并收录了不少俄罗斯文学作品,如契诃夫的《小公务员之死》、普希金的《寄西伯利亚》等。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语文教学方面一次重要的改革。由于经验不足以及课程自身原因,这次改革失败了,以致1956年版教材寿命只有短短两年。

1958年3月18日,教育部颁发《1958—1959学年度教学计划》,并作出规定:文学、汉语不再分科,恢复为语文。这一时期,教育部正式把“国语”改为“语文”,制定了《小学语文课程暂行标准(修正草案)》,“语文”这两个汉字正式组合在一起,成为一个专有名词。从此,国人开始了以“语文”命名的国语教育新里程。

这一阶段改革的主要成果是明确了中学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目的、任务,根据教学大纲的精神,编写了一套比较切合实际的教材,选文强调文质兼美,编排以培养语文能力为主线,教材是综合型的;这套教材十分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功能和基本训练,并强调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与掌握语言文字是不可分割的,严格要求学生树立勤学苦练的风气。这对于普及、繁荣祖国文化起了重要作用,但对学生的本体地位和对促进学生的发展尚无清醒认识。(www.daowen.com)

1978年的改革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为背景,教材管理实行“审定制”,教材多样化,但基本上都是训练体系的。新大纲的重要特点是思想教育与语文教学的辩证统一。大纲着重解决了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明确了中学语文教学如何适应新时期需要的问题;第二,解决了思想政治教育与语文训练的关系问题;第三,总结以往的经验和教训,基本上明确了在中学阶段,语文知识教些什么、如何教的问题; 第四,解决了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文风问题、作文训练多样式问题、作文指导和评改问题)。教材管理是“审定制”,小学教材开始了多样化,小学语文改革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独立阅读、独立思考、集体讨论等方式读懂课文,改变了依靠教师讲解课文的局面,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1987年的大纲是在1978年大纲的基础上修订的,提出了语文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强调了理解语言文字与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结合、学习语文与认识事物的结合,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于漪、钱梦龙和魏书生等名师正式启动教法、学法的改革。这些有益的探索与实践,给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世纪之交,我国进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好的历史时期,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于1999年启动,教育部制定了新的纲要,确定了改革的新目标,研制了各门课程的新标准;2001 年小学语文课程标准面世,多套新课程教材出现。新课程标准确立了我国21世纪新的学生发展观,明确了个性发展乃是课程的根本目标。本次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所以,新课程从三大关系上理解学生的个性发展、规划课程目标,即学生与自我的关系、学生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学生与自然的关系。用一种整体的观点来全面把握学生的个性发展,并将其视为新课程的根本目标,这使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具有了新的起点。

《语文课程标准》“前言”部分阐述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改革的思想指导、改革重点和实践追求。我们着重看“前言”所倡导的基本理念。首要的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使全体学生都能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一个要点是面向全体,落实到每个人,另一个要点是语文素养。

新课程语文教材实现多样化,各地区采用不同版本的教材进行教学,有新课标人教版(07版)、人教版、沪教版、苏教版、粤教版、语文版、鲁教版、北京版等。这说明我国的语文教育改革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教材多样化的意义是深远的,它对全体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和中学语文教育改革的作用是广泛的。首先,教材多样化适应了不同地区、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要,有利于这些学生知、情、意、行得到全面的发展。其次,教材多样化促进了中学语文教学内容、模式不断变革,不断前进,防止了思想的禁锢、教材的滞后,有利于促进我国的中学语文教学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最后,教材多样化促进了中学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对中学语文教学内容、方式、手段的研究,使教师素质不断提高。

社会的进步要求语文课程能使学生获得丰富的语言与文化的积累、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表达交流能力和思维能力,并能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等方面发挥作用。为适应这些时代要求,教师也相应地改变了教学方法。进入21世纪,随着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的到来,广大语文教师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探索和总结出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学方法。全国教师学习一种教学方法、模仿一种教学模式的时代已经过去,教学方法“百花争艳”的时代已经来临。

新的历史时期,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将“立德树人”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要求充分发挥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语文课程改革是为了适应社会进步和教育的发展而实施的课程改革,是课程本身及教材理念的根本性变革。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新课改主要有六大“改变”,体现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方面。新编语文教材不但着力于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丰富语文的积累,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还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加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劳的和谐发展。

汉语和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特有的文化价值,而语文课程又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对于学生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有重要作用。着眼于教育的育人功能,结合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基本特点,此次新编的语文教材在编写时强调“整体规划,有机渗透”,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着重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文化人,潜移默化地逐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教育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离不开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工具性和人文性有相互交融的现象,工具性中渗透着人文性,人文性中又包含着工具性。在语文教学中,工具性和人文性是一体化、和谐统一的。语文课程改革在曲折中前进,在前进中摸索,在摸索中不断完善。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调整语文教育的培养手段和目标,与时俱进,在满足人类需要的基础上不断紧跟社会前进的步伐。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们要秉持“立德树人”的理念,坚持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宗旨,落实核心素养,夯实基础,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育质量,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