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假期读书:走在课堂边上

假期读书:走在课堂边上

时间:2023-10-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假期,虽说是师生的放松和调整期,但仍不可不读书,正所谓“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老师和学生都宜尽可能利用好假期的时间,好好地读一两本书,拓宽知识视野,提升文化品位和文化素养。好书不厌百回读,有时间的假期,建议师生们读书时,最好留一点读书的痕迹,常言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里所谓的“痕迹”,就是边读边做旁批评注。书到用时方恨少。

假期读书:走在课堂边上

时光飞逝,一学期又近结束,假期即将到来,如何安排好寒假生活呢?笔者认为,假期正是读书时。

平日里,老师、同学各自忙于工作和学习,无暇也很难静下心来真正地读完一本书。假期,虽说是师生的放松和调整期,但仍不可不读书,正所谓“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老师和学生都宜尽可能利用好假期的时间,好好地读一两本书,拓宽知识视野,提升文化品位和文化素养。

选一两本好书,并逼着自己坚持读完。在这个急功近利、人心浮躁的年代,已很难安放一颗宁静的灵魂。兴之所至,拿起一本书,翻几页后却很难接着读下去,尤其是需要深思才能读懂的好书。便捷的科技工具如微信等的泛滥,大量浅阅读的蔓延都是“罪魁祸首”。长期的浅阅读导致思维的肤浅化和扁平化,长此以往必将伤害一个人的独立思考、深度思维、创新等能力。假期属于师生自己的时间相对较长,在享受轻松生活之余,阅读一两本经典的作品。于教师,可以是教育理论的著作,也可以是文学作品,还可以是自己有兴趣的其他类经典著作;于学生,可以根据学龄特点选择文学作品、科普著作等。经典读物经年月久,历经岁月淘漉,其蕴含更丰富而深厚的文化内涵,较之流行畅销读物有以一当十之价值。读经典,第一遍应精读,捧读或许总难以读进去,这时切不可弃之一旁,得逼着自己硬着头皮静心地读下去,读不进就多咀嚼和品味几遍,不必贪多求快。读着读着,就会慢慢地进入到和作者心灵的沟通和真正对话的情境之中,此时便手不释卷、欲罢不能了。

做一点书摘,读与思结合起来。好书不厌百回读,有时间的假期,建议师生们读书时,最好留一点读书的痕迹,常言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里所谓的“痕迹”,就是边读边做旁批评注(当然是基于书是自己所有的前提)。如果是借来的书,最好做点书摘,摘抄笔记之时,又可练字,可谓一举多得。书摘也可以做成电子式,为的是今后如果再学习或引用,或转发给志同道合的读友们分享,更方便快捷。读书还需与思考有机结合起来,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此语尽言“学”与“思”二者相辅相成的关系。读书之时,一定要带上自己的思维,多细想作者所用语言和文章结构的用意,想要表达何种情感。还要思考该著作如何从知识结构、心灵情感及思维方面给予启迪的。在这样精心的钻研中,我们便和作者进行了真正意义上的心灵对话,也能从中得到更多的收获。(www.daowen.com)

写一点心得,读与用结合起来。书到用时方恨少。虽说读书的目的不全是功利的,然而有目的的阅读一定比不阅读或囫囵吞枣式的阅读强。学以致用,化为实践,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读书法则,也是将书读活的必然路径。读书之时,除做书摘外,也可以随手记下读书的点滴心得,待有空时,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或学习、生活实际,尝试写一两篇完整的读书笔记。空闲时,多想想书中哪些是值得我们借鉴之处,自己在教育实践和学习过程中如何借鉴运用。以读书所得推动工作和学习,可以避免日复一日的简单重复,让平常的工作、学习不断产生新意,效率提高的同时,生命的质量也将随之提升。

趁着假期,亲爱的老师和同学,请挤出一点时间,读点好书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