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读《窗边的小豆豆》,读到刚入学的小豆豆因为喜欢和经过教室窗边的艺人打招呼、仰头询问做窝的燕子、不断开启觉得新奇的书桌而被迫从第一所小学退学,和妈妈来到巴学园第一个上午发生的故事时,不禁感慨。校长小林宗作一见面便和小豆豆说:“说什么都行。把想说的话,全部说给老师听听。”小豆豆便把她知道的事一件一件地说起来,校长先生边听边笑,有时候还问“后来呢”。这一说,这一听,“先生整整听小豆豆说了四个小时的话”。而且,这期间,校长先生一次也没有打哈欠,一次也没有露出不耐烦的样子。他也像小豆豆那样,向前探着身体,专注地听着。
我联想到身边的学校教育,像小林校长这样的学校管理者和老师,又有几人?在这个浮躁不安的年代,大家似乎都在用生命赶路,急匆匆却不知要去向何方。学生出现问题时,也不愿意花时间去了解、询问。我们常用的方式是先入为主,然后主观臆断,接着便是劈头盖脸地严加训斥,最后则命令学生今后不得再犯。其实,“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每一个学生背后都藏着一部人所未知的成长故事。况且成长中的青少年,心智尚不成熟和健全,发生这样那样的生命小插曲,又是正常的事情。可我们的教育者哪有工夫像小林校长一样,坐下来,耐着性子倾听孩子说自己的故事?在学生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总想用最便捷、快速的方式处理和解决问题,殊不知“知人者,乃教之先也”。只有充分了解了学生,因材施教,教育方能有效。快餐式的说教和武断的处理,留下的依然是问题,甚至是更多的问题,而且徒增了学生对教育者的反感。长期如此,教育者便得不到学生的亲近和信任,教育效果可想而知。
我们的课堂也是热闹非常。当今的学生,表现欲旺盛,一有提问或展示的环节,便小手林立,“我来,我来”之声不绝于耳。尤其是听到同学的观点和自己的不一致时,没待同学说完,“我反对”的声音已是此起彼伏,总想证明自己比别人高明。其实,热闹和表现并不是课堂的唯一形态。课堂意在让每个学生有所得,更多的时候老师需设置让学生安静读书的时间,增加安静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环节。唯有安静,学生才能真正沉浸在文字所创造的美的氛围里,真正地融入与文字书写者的神交之中。唯有安静,学生们也才能真正地挑战自己,从多角度深入地思考有挑战性的问题,完成一次次的智慧成长。在交流展示的环节,教师应教会学生善于倾听他者的发言,这既是对他人的尊重,也可以在安静的倾听中进行深入的思考,从而发出自己的声音。
善于倾听,本该是教育的常态,而今却成了教育的奢望。也许,时代跑得太快,我们总担心自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却忘了从容、淡定、优雅才是教育应有的姿态。静下心来,像小林校长一样,耐心地倾听成长中学生的想法,或许这样的教育才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师也应教育学生静下心来,学会倾听,不要总是抢着表现自己,也让别的同学有表现和交流的机会。只有这样,心灵与心灵才会产生共鸣,智慧与智慧才能发生碰撞,这样的成长方为有质量、有内涵的成长。(www.daowen.com)
双赢课堂
做一个善于倾听的老师,努力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难处,成为学生真正的良师益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