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培养人文精神的语文课标:走在课堂边上

培养人文精神的语文课标:走在课堂边上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是要有精神的。”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在语文教育实践中,教育者应切实关注学生的发展。教师既要善于通过教材和读物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让他们从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思想养料,培植起热爱祖国语言、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还应当用当代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事实来教育学生,帮助他们树立为国家为民族发展贡献才华的思想和意识。

“人是要有精神的。”所谓精神,是指具有一定能动的思想,具有一定的人文情感。时下的语文教育忽视人的精神,缺乏对人思想的关注和塑造,把教育对象当做产品一样去加工,以致最后从学校走出来的多是整齐单一且缺乏个性色彩的人。在新的时代和形势面前,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有思想的人、有人文精神的人对国家、民族的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语文课程标准在其基本理念中明确说明:“语文课程标准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在其总目标中也明确规定: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

这些规定,给语文教育提出了培养目标和具体要求,也解决了包括语文教育在内的义务教育要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它将教育对象当成活生生的个体,而且不但关注个体的发展,更从民族文化、国家情感、人生价值观的高度规范了教育对象作为发展主体应具有的思想素养。通俗地说,这些规定使语文教育不至于偏离正确的航向。(www.daowen.com)

在语文教育实践中,教育者应切实关注学生的发展。教师既要善于通过教材和读物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让他们从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思想养料,培植起热爱祖国语言、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还应当用当代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事实来教育学生,帮助他们树立为国家为民族发展贡献才华的思想和意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