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清朝的政治舞台上,咸丰帝是个匆匆过客,没有留下值得记忆的足迹。俗话说,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咸丰除了不检点的私生活,其他的人生记录大都已被历史湮没,能让人们记住的,就是他的老婆是慈禧。
道光宾天的前几日,才在圆明园慎德堂的寝宫里召见宗人府宗令、御前大臣及军机大臣,宣布立皇四子奕詝为皇储,并留下遗嘱:以国计民生为重。道光帝宾天,奕詝继位,开始为期十年的咸丰朝。
咸丰帝资质平平。登基之初,也有过勤政图治之抱负。上位的第一把火,是为抗英功臣台湾道姚莹平反昭雪,扳倒先帝道光的宠臣、首席军机大臣穆彰阿,权奸耆英,颇有重树朝纲之志。何奈,道光遗留的摊子已溃烂,吏治日坏,武备不修,缉捕废弛,亏空累积。承继大统,首先要应付的是湖南新宁李沅发起义,太平天国洪秀全起事,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内忧外患,战事频起,清军一触却溃。咸丰帝无力守业,也无能创业,只是乞求以丧权辱国的代价,换得征剿太平天国的喘息时机。攘外必须安内的出处也就在此。
咸丰无力应对政治危机,干脆做起甩手掌柜,沉湎声色,纵欲自戕,醉死梦生。正当曾国藩、李鸿章、僧格林沁等浴血奋战于疆场,舍命保社稷之际,咸丰帝却忙于选秀女。除宠爱一身的叶赫那拉·玉兰(即慈禧),还有时称“四春娘娘”的汉女牡丹春、杏花春、武林春、海棠春,与之窝在圆明园纵欢作乐。咸丰十年,英法联军由天津登陆逼近北京。咸丰仓皇出逃,所携带的仅是东、西两宫,及四春娘娘等宫眷一百余人。逃命之际,不舍丢弃的还是美女。不爱江山爱美女。不过咸丰帝不是钟情,却是纵欲。
咸丰临终前,任命载垣、端华、肃顺等八人为顾命大臣,辅佐年幼的皇太子载淳。咸丰的遗诏竟引发了一场影响清朝历史的辛酉政变。
有人说,咸丰是个乏善可陈的昏君。这是抬举他了。说昏君,至少还知道什么是一个皇帝的担当,只不过乱作为而已。咸丰早已忘却道光以国计民生为重的嘱托,借女色麻醉自己,宣泄末世情绪。这不是一国之君,是懦夫。
若说,咸丰是政治舞台的匆匆过客,同治帝(载淳)连上台走步的资格也被剥夺了。他只能攀着舞台的边沿,伸长脑袋看别人演戏。聚光灯下的女一号是老娘慈禧,男一号缺位,男配角是六皇叔奕。同治被丢在台下,充当牵着线的傀儡而已。(www.daowen.com)
载淳与咸丰有着相似的生命轨迹。载淳是在咸丰临死的前一天,才被册立为皇太子的。是时,载淳年仅五岁。黄毛小孩的登基大典如同演戏,任人摆布。
咸丰的临终交代有两条,一是任命肃顺等顾命大臣,赞襄一切政务;二是给东宫慈安、儿皇帝载淳各持一方“御赏”、“同道堂”钤用印章,作为皇权之符信。顾命大臣拟就谕旨,唯有盖上二方印章才生效。咸丰帝的意图是确保载淳继统大业。同治朝的由来,也就是皇太后、皇帝各掌印信执政。顾命大臣肃顺自作聪明走险棋,图谋分执钤印制衡皇权之策,将“同道堂”印章交与慈禧,慈安、载淳的“同治”变成了两宫“同治”。这违背了咸丰帝的本意,大清历史也由此拐入了新的轨道。
颇有心机和政治智慧的圣母皇太后慈禧,联络小叔子奕策动辛酉政变,设局捕杀八大顾命大臣,与东宫慈安垂帘听政。名为“同治”,实是慈禧独治。儿皇帝载淳便成了牵线木偶。
同治朝是晚清发生巨大变革的时代。清廷内靠奕、文祥之重臣,外倚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沈葆桢等封疆大吏,平定太平天国,推行新政,师夷之长,办洋务,建海防,推行新学,留学西洋,培养中兴人才,等等,使行将就木的清王朝得以复苏,直到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晚清又延续“太平”近三十余年。
中兴自救将千疮百孔的晚清王朝,裱糊得还算光鲜。在中兴的新气象下,同治十三年,终于获得了名义上的执政资格。但慈禧权欲太盛,坚欲掌握权柄。同治帝不愿与母后“同治”,心灰意懒,走上了咸丰的老路:躲进女人堆,与宫中佳丽、近臣大搞双性恋。较之咸丰更为出格的是,伙同心腹太监潜出宫外,寻花问柳,宿妓嫖娼,染上一身梅毒,并发天花而亡。亲政不足二年,短命不过十九岁。
同治朝的变革似乎与同治帝并无多大关系。同治帝只是一个影子而已。在位不谋政,虽不必担责国政之荣辱,但自甘堕落,理应遭人唾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