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康熙治国之道:诚和善治!

康熙治国之道:诚和善治!

时间:2023-10-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满汉冲突和隔阂成为清初社会失衡乃至对立的重大危机。治国之道乃是一诚,二和。康熙的目的是要统一思想,建立贯穿诚和善治之道的国家意志,消弭满汉之间的裂痕和文化隔阂。康熙将尊重汉俗,提倡不同民族习俗的相互融合视作以诚治政的重要举措。由此缓和汉民对异族习俗强制取代汉俗的抵触情绪。故而,康熙颁发“圣谕十六条”中专列一条“隆学校以端士习”,把振兴教育作为诚和治国的一个重要决策。

康熙治国之道:诚和善治!

清军入关,建立大清新王朝,剿李自成,灭张献忠,南下逐鹿中原,终以武力统一全国。八旗披坚执锐以及首崇满洲的治国之策,难以磨灭明末社会尊汉斥夷的文化心理。满汉冲突和隔阂成为清初社会失衡乃至对立的重大危机。摄政王多尔衮为征服汉民社会,施之武力杀戮与文化专制的暴政:强行留发不留头的“剃发令”,诏令全国通用满文、满语,兴文字狱等,便是所谓攻城兼之攻心的以威治国。天聪八年,多尔衮诏令将官员、城邑的汉文名一律改用满文,并召集群臣训谕,力戒汉俗。顺治二年,清军攻入南京,即令限十日之内改装剃发,遵依者为大清子民,迟疑者视作逆命之寇。强制汉人剃发,改变民族习俗。江南民众以“头可断,发不可断”之誓抗议剃发,清军则暴行“嘉定三屠”,残杀全城二十余万人予以镇压。汉民因书写疑似忌清之词,横受诛戮之灾者比比皆是。清初的满汉对立,社会失和,致使社会分裂:一面是清廷的暴力镇压,政治、文化的专制;一面是汉民反清情绪沸腾,在大清一统的表象下,暗淌着对立和抗争的激流。

改朝换代之后,如何缓解满汉对立,平息民怨,安抚士绅商农不同人群,和谐社会,则成了康熙亲政化解危机的当务之急。《清史纪事本末》记载了康熙治理社会的策略和才能。

康熙亲政,首先尊奉宋儒程朱理学为圣学。他对理学的一个感悟便是以诚、和治理社会。治国之道乃是一诚,二和。程朱理学讲得很清楚,诚者,取信于民,以诚为正道。诚信丧失,误国殃民。和者,和而不同,不走极端,不偏失一方,融则和,斥则伤。康熙在阅读明永乐年间编的《性理大全》时,作了一条御批:大指只一诚字,人怎可不以诚自勉?康熙九年,在颁圣谕治国要策时,特意下谕九卿各部衙:精通性理实学之人,务必保荐。其用意就是,今后将优先提拔通晓理学要义之士。康熙的目的是要统一思想,建立贯穿诚和善治之道的国家意志,消弭满汉之间的裂痕和文化隔阂。

康熙着力善治的有以下几项:

禁止圈地,限制特权。清入关建朝,多尔衮以禁旅八旗为国家根本所系,应以抚恤爱养为由,饬令大兴土木,为八旗兵丁造房、娶妻生子。此项政令名为抚军,实是为满清贵族跑马圈地、侵吞民间房田开了绿灯。圈地之政,加剧了官民、满汉之矛盾。康熙对贵族圈地引发的社会动乱关之甚切。他认为,继承祖先的基业,在于安定天下,抚育群生,将民间房地圈给八旗,以致生民失业,衣食无资,流离困苦。为调息民怨,颁诏二令:一令永远停止圈地,圈占民间房地永远停止,已圈地者,悉令归还民间,满汉军民,一视同仁;二令废除藩产变价。清初曾规定,各省将清查明末皇族、显爵的属地田房可变价售给耕种者。汉民贫困,无力购地。此规定形同空文,但却成了贵族廉价兼并房田,变相圈地的合法通道。康熙决定废除变价,将地田交与原耕种者,藩户改为民户,“永为世业”。禁止圈地,废除变价,显然是限制了贵族利益集团的特权。康熙之举虽与近代的“均田赋”,“耕者有其田”的民权思想有天壤之别,但其试图缓冲尖锐的社会对立,不失为明智之举。

尊重汉俗。民间俗习,既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作为一种文化的约定俗成和中华文明的表征,对稳定社会常常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清初的“剃发令”之所以引发社会震荡,也是因为凌辱了汉文明和文化俗习而诱发民族情绪的愤激。康熙将尊重汉俗,提倡不同民族习俗的相互融合视作以诚治政的重要举措。康熙亲政仅数月,便批准推行“三从三不从”的新政,即汉民改俗,可男从女不从,官从吏不从,生从死不从。此后,清朝两百多年,女子可穿明代衣裙、梳汉式发髻,衙署吏役可着汉式差服,死者入殓可解发辫,穿汉式衣裤。由此缓和汉民对异族习俗强制取代汉俗的抵触情绪。汉族民间有一种乡饮酒礼的风俗。每年春分秋分,乡间族人共聚一起饮酒祭礼。德高望重的族中长辈在祭礼中寄勉族人,祈福平安,祝愿来年风调雨顺。康熙认为,尊重如此汉俗,有助于群体的亲和,促进社会和谐;对清王朝而言,劝诫满族仿汉成俗,不仅可以弥合满汉的文化隔阂,而且可在民间倡导一种民族和谐的社会氛围。因此,康熙下达行政令,着八旗所辖的满、蒙各地均推行乡饮酒礼的汉民习俗,军队亦参加民间乡会,改善八旗禁军屠城之酷政形象,邀请汉人中年高有德者参加。康熙尊重汉俗之举,营造统治者的亲和力,是煞费苦心的。(www.daowen.com)

向汉族文人开放仕途。满族官员治政存有先天不足,对汉民社会知之甚少,又且长期的军旅生涯,缺乏必要的治政经验和学识修养。康熙把开放仕途,让汉人参政以汉治汉,视作缓和满汉矛盾的一个重要途径。康熙九年,康熙颁诏全国,命各省、府、县官衙推举品才兼优的明末遗老和知识贤达,并在各地张榜告示,凡山林隐匿,有志进取者,均可应聘,以便擢用。另外,在朝廷增设南书房,选聘博学善才者任南书房行走,可与内阁大臣讲论应对,商讨国事。由内务府专拨房屋居住,让汉士潜心治学。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领袖王士禛、徐乾学等最初都在南书房任行走,后委任要职。十八年,康熙为广纳汉族士人,特准举行博学鸿儒科考试,选拔贤能博学的汉族文人。特科考试还破例赐宴,完卷不限时间,尽悉发挥其才学,以示对汉族文人的尊重。届年,各地推荐应试多达一百四十三人,结果录取一等二十人,二等三十人,分别聘为翰林,有入《明史》馆修史,有候补授职衔,有的外放地方行政官员。康熙开放仕途,在朝野引起震动,这对化解汉族知识分子的怨恨,使之融入社会起了积极作用。

振兴教育。清初建朝,社会失稳,人心涣散。尤为令人忧虑的是,学校废弛,教育日衰。教育的边缘化,是导致道德沉沦、行为失范、社会危机的重要诱因。故而,康熙颁发“圣谕十六条”中专列一条“隆学校以端士习”,把振兴教育作为诚和治国的一个重要决策。在执政期间,康熙推出许多具体措施致力于推崇教育。诸如:修复各地学校,有条件的省、府、县鼓励办学,京城办国子监,建全官学的各级教育;鼓励官员子弟,民间年少入学,尤其是动员少数民族土司官员子弟就近府、县入学;饬令各省拨专款资助贫困学生;清理学校环境,禁止闲杂之徒任行出入;各衙门选择进士出身官员充当补授教官,造就人才;修缮国子监及各地文庙,宣扬万世师表、尊师爱教之道;等等。康熙振兴教育的方针是德才兼备。为此,亲作《训饬士子文》,颁发礼部,要求学生“先立品行,次及文学”,“敦孝顺以事亲,秉忠贞以立志”。对提升全民的文化素质,培育社会风尚,无疑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宽容异己。兴文字狱,推行文化专制,在顺治朝已是变本加厉。康熙朝初期,鳌拜等四辅臣执政时发生的庄氏史案更是令朝野震惊。浙江湖州人庄廷鑨因刻印明内阁首辅朱国祯的《明史》而酿成祸及众门的惨案。凡参与刻、印、卖、藏者悉数缉拿,涉案者多达两千余人,十余人被凌迟处死,所涉官员或以私藏逆书罪处斩,或以失职罪革职。庄氏史案在一些知识分子、社会达人中成为亡国伤痛的文化记忆。康熙总结教训,决定改张易辙,变禁为疏,宽容持异见的知识分子。康熙南巡途中在西安特意接见当地名士明遗民李颙。李颙推病不出,避而不见,仅遣子进呈所撰书著。康熙不但不责罪,反而勉加安慰,对其子说:你父读书守志,可谓完节。朕有亲题“志操高洁”匾额并手书诗帖,以表彰你的父亲。回巡德州途中,又手书“绩学参微”赐予闭门治学、誓不参政的明遗民梅文鼎。为尊重知识分子,康熙专门对修《明史》一事作出批示:“《明史》之是非自有烛见,卿等众意为是即是也”,“朕无一字可定”。康熙的宽容,绝非皇太极、顺治可同日而语。康熙诏举博学鸿儒修史,吸纳前朝史鉴;网罗遗民达人,容忍异己政见者,明晰地发出重用知识分子,消弭满汉对立、朝野隔阂之信号,可谓用心良苦。

儒家有言,君子宽容,行身中和;以百姓心为心,为善治者。康熙以诚为信,融为和,企求社会和谐,确是值得体味。乾隆四年,特加谥康熙帝“诚信”、“中和”四字,此评价甚是中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