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木雕属于传统工艺美术,传统工艺美术区别于一般的美术(文化艺术)作品的基本特征在于一个“工”字上面,“工”即“做工”(东阳方言称“手艺”),就是以手工为主的工艺流程和技艺规范。“工”是一种技能,是一种通过技艺传授和技艺实践而学到的技能,通常是艺人通过长期实践探索所积累的技艺精华,这种经验性的技艺精华具有只能言传意会而不便于量化表述的特点,因此在历史上通常是以师徒相授方式代代相传。“艺”就是艺术,有了较高的艺术含量的“手艺”活才能称之为工艺美术作品。东阳木雕的“艺”可以狭义地理解为一种“给人以赏心悦目的精神享受的造型技能”。是体现个人审美的精神创造。因此“工”是“艺”的表达方式和载体,是“艺”的前提条件。“艺”是“工”的提炼升华。精工不一定善艺,但善艺者必须精工。从而衍生出了我们在进行作品的创作时而经常遇到的问题:或因“工”底不足而无法表述设想中的“艺”,或因文化艺术修养和创意的不足使作品无法脱离“匠”气。如何理解和把握“工”和“艺”的辩证关系,如何把自己的技能特长在艺术上表现出来,深化到艺术层面上去是正确认识自己,明确自己努力方向的大问题。
精工才能善艺。历史上东阳木雕本身没有设计、制作工序之分,都是由艺人“一手落”完成的。20世纪初随着商品化大生产的需要逐步分化成设计、打坯、修光三大工序,这是发扬各人之强、提高劳动生产力、提高工艺品的艺术含量的客观要求。这种工序细分带来的最大副作用是增加了培养高端人才的难度,出现了动笔的不善操刀,操刀的不会动笔的问题。从东阳木雕的传承意义上说,“工”的问题比设计更为重要。设计只解决了作品题材和平面布局以及图像轮廓问题,只有通过“工”的深化才能成为艺术品。以这几年举行的雕刻技艺比赛为例,同样一张图稿,因为参赛选手的技艺水平和对图稿的理解不同,最后的作品五花八门,没有一件是雷同的。因此,“工艺美术”是一个整体,有“工”才有“艺”,有“艺”才有“美”。要成为一个真正合格的工艺美术大师,必须要把操刀的功底练好。东阳木雕的平面浮雕集平面绘画和立体造型为一体,其技艺难度极高,需要天分,需要悟性,需要几十年坚持不懈的操刀实践。从杜云松、楼水明、黄紫金老一辈名艺人到陆光正这一代名家,无一不是先从操刀实践开始,通过长期的操刀磨练后才转向设计,水到渠成。因为他们有了扎实的雕技功底,掌握了东阳木雕的技法原理和工艺流程,所以相对来讲对设计构图处理、整体造型结构都比较完整合理,易于制作,这就是所谓熟能生巧的结果,也就是传承中讲到雕花匠一定要会做会画。
精工才能善艺。但东阳木雕的精工绝不是仅仅是指“精雕细刻”。一些年轻艺人为追求“高档”而不计工本地深镂细挖,以圆雕技巧盲目追求形似,其作品近看繁华精致,远看看满幅匠气。还有一种倾向是盲目标新立异,将稚拙凌乱的刀法技巧视为特立独行的风格。东阳木雕在上千年的艺术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工艺流程和技艺规范,是一代又一代艺人通过反复的实践总结出来的“非物质文化”,其构图饱满大气、层次丰富细腻、图像写实传神、做工精雕细刻和格调清秀淡雅为主要特征的艺术风格就是建立在这种独特的技法原理(主要可概括为散点透视和焦点透视相结合的构图方法,线面结合的造型技巧,适当保留平面、小块留地与高远叠压的层次处理方式等方面)和技艺规范之上的。因为技法原理的不同,同为平面浮雕的潮州金漆木雕,就与东阳木雕形成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东阳木雕通过线面结合更接近绘画,擅长于层次表达;潮州金漆木雕以立体块面造型为主,层层凿通镂空类似叠层圆雕,加上专门的漆朱贴金的表面处理方式,形成了古典稚拙,浑厚粗犷,富丽堂皇的艺术风格和地方特色。
传统工艺美术可以依次分成材贵、技(工)贵和艺贵三个层次。材贵者,如翡翠象牙玉石,材质为主,工艺为辅;技贵者,如多层镂空的内壁壶画、微雕等,以高难度的制作技巧为卖点;艺贵者,即以作品的艺术含量决定作品的品位档次。东阳木雕是以艺贵见长的专业舞台。作品的艺术含量与雕刻深度没有直接关系,将浅浮雕雕出深浮雕的艺术效果更显出你的真本事。东阳木雕以层次丰富见长,这是因为东阳木雕综合运用了“线面结合,适当保留平面、小块留地与高远叠压的层次处理方式”等造型技巧,这是以“等比缩放”为造型原理的圆雕所不能比拟的。如果我们机械地将圆雕技法移植到我们的浮雕中来,那是弃长扬短,即便你雕得最深镂得最空,也不可能雕出丰富的层次来。因此我们必须在理解掌握东阳木雕的技法原理、能够熟练运用东阳木雕的刀工技巧的前提下才能将“工”升华为“艺”,才能在作品创作中得心应手。
东阳木雕经过上千年的传承创新发展,已经从一门手艺形成一种工艺进而升华为一门艺术,市委市政府又先后为东阳木雕申报了首批重点保护的传统工艺美术品种和国家级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使东阳木雕跻身于生机勃勃的文化产业行列。由工艺美术行业到文化产业是一个质的飞跃,这就要求我们更多地在“艺贵”上下功夫,通过提升作品的艺术含量达到提高附加值的目的。1万元的材料,可做成5万元的产品,也可以做成10万元的工艺精品,更可以打造成50万元甚至上百万元的文化极品。5万元卖的是产品,10万元卖的是工艺,50万元卖的是文化。
精工才能善艺。精工是善艺的基础和前提,善艺是创作的目的和要求,光精工不善艺作品脱不了“匠”气上不了档次:
善艺要加强文化素养。东阳木雕以传统题材为主,从神话传说到古典名著凡能入诗入画的题材都可雕刻。这就需要我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需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提炼精神养分。(www.daowen.com)
善艺需要加强思想道德素养。作品表达的是作者的一种精神诉求。同样一处景点,可以是“春风又绿江南岸”,令人心旷神怡精神振奋,也可以是“枯藤老树昏鸦”,让人颓废消极顾影自怜。东阳木雕是一种大众化平民化的艺术,人们需要更多的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食粮。
善艺需要加强技艺素养,提高动手能力。虚心地向老艺人学习,特别是要向老一辈大师们学习。老一辈大师们通过几十年的操刀实践,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请他们点评一下你的作品,或许会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收获。善艺还要学习借鉴兄弟流派和姐妹工艺美术品种的技艺精华,如黄杨木雕的人物造型特别是人物表情的刻画,就很值得我们学习。
善艺更需要善于观察精于提炼。形似,是木雕技工的基本要求,神形兼备,是大师级艺人的真功夫。如雕刻牡丹花,如何展示其“百花之王”的富贵大气是个难点。以前我经常对照牡丹图片在“形似”上面下死功夫,近看还不错,但一挂到墙上远看就变得细碎模糊干巴巴,没有生气。后来我通过反复观察揣摩,特别是研究了月季荷花菊花等花卉以后,发现了问题所在:牡丹花的富贵气在于繁茂硕大的花朵和妖艳娇媚的色彩,但由于其花和叶子都在早春爆发式地绽放,因为养分供给的限制,其花瓣叶片都非常薄。雕刻不同于绘画,只能以造型来表述其富贵气,而将牡丹花的花瓣叶片雕得太多太尖太薄,只能得到瘦弱干瘪的效果。因此我吸收月季荷花的雕法,减少花瓣的层次数量和皱褶,加厚花瓣,使其肥厚圆润。参照菊花叶的方法来雕刻牡丹花的叶子。牡丹花叶又尖又薄,两边上翘中间低凹,而菊花叶子因为生长时间长,叶瓣中间隆起两边下垂,显得丰满肥厚。因此雕牡丹花叶不能画得太尖锐,叶瓣不仅可以厚实一些,而且要中间隆起,叶筋要低于叶瓣。只有这样才能显示牡丹花的富贵大气。这就是我所理解的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台屏《月月红》
我从1958年开始学艺,操刀实践已经半个多世纪。最初跟在楼水明、黄紫金、吕加水等名家后面,对他们的高超技艺羡慕得不得了,邯郸学步,只得皮毛。后来又在“形似”上下死功夫,不得要领总难成大器。直到最近十几年才摸到一点门道,操刀运凿比较得心应手了。积我一个甲子从艺心得:精工才能善艺。
(2012年3月 徐土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