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历史发展脉络
东阳木雕雕刻家具(王庸华老师称之为“东式家具”。以下简称“雕刻家具”)准确的起始时间已经较难考证。但我们可以通过对东阳木雕发展的历史脉络的推理分析,结合世存实物的佐证推断,雕刻家具肇始于宋代:一是东阳木雕早在唐代就已经有相当高的雕饰水平,到明代“东阳小木技艺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二是南宋以前的木匠融大木、小木、雕花于一身,南宋时期开始分化成大木、小木两个匠作,小木从事建筑装饰和家具制作。到明代小木又分化成专门从事家具制作的细木和雕花两个匠作。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北宋时期集家具制作和雕刻技艺于一身的“小木”工匠,完全可以将雕刻艺术应用到家具制作之中。
清代,“十里红”嫁妆的兴起,雕刻家具成型并进入全盛,木雕雕饰成为家具的不可或缺的部分。
东阳人一辈子以“竖屋(造房子)”“接亲嫁囡(娶儿媳、嫁女儿)”为最大的“事业”。生女儿,谓“赔钱货”,不等女儿长大,就得盘算做嫁妆。豪富之家,更是为女儿出嫁不惜工本,少则半年,多则几年,早早地雇请木匠和雕花匠雕制家具。女儿出嫁,运嫁妆的队伍一字长龙,浩浩荡荡,号称“十里红”。“十里红”是东阳民间关于嫁妆的一个夸张说法,指富家女儿出嫁“摆嫁资”(谐音摆架子),其陪嫁的妆奁家具,成阵“十里”(极言其长),又因嫁资行伍装潢披红,家具髹漆主红,在红色底子之上雕刻的图像、线条则用贴金,尤其是大橱、花床、椅子上的花板皆用此式,特显富丽堂皇。
八仙桌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东阳农村嫁女儿,传统的木制家具还是必备的嫁妆,经济条件稍好的农家,八仙桌、交椅、大橱等家具仍旧要请雕花匠进行雕饰,而接亲人家的花床还都需要进行雕花雕饰。到20世纪60年代末,“十里红”嫁妆基本退出历史舞台。主要原因:
一是20世纪60年代特定历史时期“移风易俗”政治冲击,婚嫁习俗的革命性改变;二是农村的普遍贫穷,雕刻家具陪嫁已经力不从心;三是传统家具用材的极度短缺;四是人造板为代表的家具用材的变革,席梦思等新式家具的流行,居家生活方式的变革。
2.19世纪末到20世纪90年代的“雕刻木器”
19世纪后半叶,中西方艺术交流开始增多,雕刻家具作为古董收藏流向国外。1896年开办的杭州“仁艺厂”,开始旧家具的维修复制和生产仿古雕花家具,逐步发展成为外销的工艺品。到1920年前后,在杭州从事出口家具生产的东阳木雕艺人发展到两百余人。1920年,上海徐家汇天主教堂的李天圣弃教从商,从东阳招收雕刻艺人三十余名,在同孚路开办“仁昌木器古董店”。其后,先后开出了李鸿甫的“双鸿泰雕刻木器店”等二三十家厂店,在上海的东阳木雕艺人总数达四百余人。一时厂店林立,艺人们凭借自身的技艺功底,按西式家具的图样,设计成木雕装饰家具,其主要产品有啤酒橱、咖啡台、火炉凳、茶几、写字台、屏风、挂屏、大餐间等,远销英、美、荷兰等国家。
1925年前后,部分东阳木雕艺人陆续进军香港,开辟产销新埠,开始将樟木箱精研雕刻后外销。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原在沪杭的东阳木雕艺人赴港谋生,先后陆续到港艺人达四百余人。1940年底日寇侵占香港,木雕家具业厂店纷纷倒闭,坚持者不到二十人。1945年日寇投降后,东阳木雕艺人又陆续离乡返港,重振旧业,梅开二度,雕刻木器业的再次崛起。到1961年已发展二百余家厂店,从事雕刻家具制作的木匠、雕花、漆匠、铜铁匠达到三千余人,其中绝大部分为东阳人士。
1954年东阳木雕总厂(楼店木雕小组)建厂伊始,出口家具就是其起家的主打产品。1954年到1997年,以雕花樟木箱、啤酒橱、咖啡台、火炉凳等为主导的雕刻家具一直占据东阳木雕总厂产量的大头。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出口家具,大部分通过上海工艺品进出口公司以国家计划形式生产,是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到20世纪90年代,由于进出口公司和生产厂家改制为民营经济,出口市场萎缩。
雕刻木器从1896年发轫,到1920年左右兴起,1990年左右衰落,时间不足百年,但在东阳木雕的传承发展史上却具有特殊意义:第一,出口雕刻木器的工厂化生产,使东阳木雕从农村步入城市、走向世界,木雕工艺品由产品变为商品,生产方式由单家独户上门定做转为工厂化、专业化生产,完成了东阳木雕由传统走向现代;第二,20世纪50年代开始,建筑雕饰的衰落,出口家具成为东阳木雕的主打产品,东阳木雕在计划经济年代的传承发展,出口创汇的雕刻木器居功至伟。
3.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东作”红木家具
受到木材资源的限制,传统雕刻家具中罕有红木家具。20世纪80年代后期,东阳木雕总厂制作了一批以缅甸花梨木的红木家具样品,由陆光正主创设计,从款式到雕刻都属于雕刻家具中的精品,其中的千工床尤为出彩。(www.daowen.com)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前期,大批东阳木雕艺人南下广东、福建等地打工,广东、福建等地的木雕红木家具业迅速发展。1990年前后,怀鲁朱新民兄弟三人率先办起了红木家具企业。20世纪90年代中期,木雕艺人陆续回乡创业,到2010年底红木家具企业已经发展到1068家,主打“东作”品牌,2013年发展到3000多家,东阳木雕“东作”红木家具异军突起,成为中国古典红木家具的主产地之一。2014年开始行情回落,加上政府开展环境保护整治,2019年,红木家具企业1400余家。
二、文化艺术特征
现在业内有些人对东阳木雕和东阳的红木家具产业的关系问题感到困惑。这种困惑,既体现在对产业名称的混乱上面(如对东阳红木家具产业名称有“东阳木雕家具”“木雕·红木家具”“‘东作’红木家具”等多种称谓),更体现在对雕刻家具文化艺术特征的理论概括上的混沌缺失。
1.东阳木雕和雕刻家具
东阳木雕业界认为以“东作”红木家具为代表的雕刻家具属于东阳木雕的一个部分,而部分家具业界人士则认为“东作”红木家具不属于东阳木雕的一个部分,和东阳木雕是并列关系。
其实,雕刻是一种技艺,一种工艺,属于客体艺术;家具是一种实用器具,“雕刻家具”是一种工艺家具,工艺家具本身是一种主体艺术。从装饰艺术和雕刻技艺角度而言,凡是应用了东阳木雕雕刻技艺的“东作”家具,都是东阳木雕的一个部分(品类)。但“雕刻家具”的内涵要大于雕刻家具,如同“十里红”妆并非每件家具必须雕刻。因此,两者既不是从属关系又不是完全的包含关系,就像服装,用刺绣面料或印花面料的服装,都是服装。这里的刺绣和印花,都是一种工艺,和服装本身的制作工艺和款式设计是一种并存、融合关系。“雕刻家具”不是东阳木雕的子系统,但“雕刻家具”如果完全独立于东阳木雕之外,就失去了“雕刻家具”的文化内核。
2.雕刻家具的文化艺术特征
2009年市红木家具协会提出了“东作”家具的流派概念,并注册了“东作”商标。如果是一个家具艺术流派,首先要厘清本流派区别于其他流派的文化艺术特征是什么?
从发展历史演变过程看,“雕刻家具”是包含了以“十里红”雕刻家具为代表的传统雕刻家具、20世纪以“雕刻木器”为代表的出口家具、当代以“东作”红木家具为代表的木雕雕刻家具,其发展历史脉络、文化艺术渊源、地域特色、艺术风格乃至雕刻题材、雕刻技艺都与东阳木雕互为因果、一脉相承。虽然其表现形式有所不同:“十里红妆”皆油漆为红色,红红火火,喜气洋洋。“雕刻木器”清淡素雅,典型的“白木雕”。而当代的红木雕刻家具,由于材质的不同,除了款式造型、榫卯结构等独具风采以外,东阳的红木雕刻家具最为出彩、最有地域特色的是东阳木雕技艺在红木家具上的完美应用:雍容华贵。
《和气四瑞·吉祥八宝》宝座
以“东作”为代表的当代雕刻家具雍容华贵。将东阳木雕艺术完美地结合到家具装饰,精雕细刻的雕刻家具古典浑厚,雍容华贵。“雕刻”与“木器”的结合,正是当代雕刻家具的“东阳”特色所在:木雕以家具为载体,家具以木雕更光华,木雕融入家具而提升实用价值,家具以木雕装饰增添艺术含量,构成了当代“雕刻家具”的显著特点。
当代雕刻家具的雍容华贵首先体现在其红木的高档用材上,大红酸枝等色泽深沉华丽的红木,构成了其雍容华贵的基本格调;其次是体现在东阳木雕本身的艺术优势上,平面浮雕是东阳木雕最擅长的基本技法,而雕刻家具恰恰是施展平面浮雕技艺的最佳平台,使东阳木雕“构图饱满大气、层次丰富细腻、图像写实传神、做工精雕细刻”的艺术风格发挥到极致,是“雍容华贵”的雕刻家具的技艺支撑。东阳木雕的艺术风格是由其特定的地域特色、技艺体系和技法原理所形成的,这不是其他地域的雕刻家具能够轻易克隆模仿的。比如,如果不懂东阳木雕的“散点透视的构图方法,线面结合的造型技巧,适当保留平面、小块留地与高远叠压的层次处理方式”之东阳木雕的技法原理,很难雕出“层次丰富细腻”的图像来的。(金柏松)
(节选自《东阳木雕·家具雕刻卷》)
二十世纪一百年上溯唐宋以来上千年,东阳木雕巨匠高手代不乏人,为我们留下了成千上万幢古建筑杰作。可惜,旧时手艺人的社会地位,决定了他们之中绝大多数人只能籍籍无名。这不仅是研究东阳木雕传承发展脉络、界定古建筑艺术和文物价值的缺憾,也是对木雕艺人群体的不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