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200多位木雕艺人,东阳雕花匠位列封皇拜相

200多位木雕艺人,东阳雕花匠位列封皇拜相

时间:2023-10-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笔者翻阅了东阳木雕主要著述,如1990年版的《东阳市二轻工业志》、1993年版的《东阳市志》、1994年版的《东阳木雕艺术》、2000年版的《浙江工艺美术》、2000年版的《东阳木雕》,查阅了大量的档案资料,找到了楼水明、黄紫金等填写于1958年的职工登记表,走访部分老艺人,对若干东阳木雕史实考证如下。200多人可能是在杭东阳木雕艺人的总数。因此东阳雕花匠只能在东阳木雕内“封皇拜相”。

200多位木雕艺人,东阳雕花匠位列封皇拜相

笔者翻阅了东阳木雕主要著述,如1990年版的《东阳市二轻工业志》、1993年版的《东阳市志》、1994年版的《东阳木雕艺术》、2000年版的《浙江工艺美术》、2000年版的《东阳木雕》,查阅了大量的档案资料,找到了楼水明、黄紫金等填写于1958年的职工登记表,走访部分老艺人,对若干东阳木雕史实考证如下。

一、关于“仁艺厂”

1.杭州“仁艺厂”成立的时间有两种说法,一是《东阳市二轻工业志》的1914年说,二是《东阳木雕艺术》的1896年说。

“仁艺厂”的成立肯定早于1914年。黄紫金1958年职工登记表载:“1914年至1918年,在杭州水汀(澄)桥仁艺厂、余杭临平嘉兴等地做木雕工作,证明人杜云松。”《东阳木雕》载:“(杜云松)1913年3月至1918年8月底,在杭州水澄桥厂里从事外销木雕。”这印证了杜云松1913年3月就在该厂工作的史实。“仁艺厂”成立于1896年的说法较为可信。

2.史料里记载“仁艺厂”厂址在“杭州(上)羊市街老元帅庙”,其实1918年8月前厂址在上城区水澄桥。杜云松“在杭州水澄桥厂里从事外销木雕”和黄紫金的“杭州水汀(澄)桥仁艺厂”的记载就是证明。楼水明1958年职工登记表载:“1922年,25岁,二月在杭州羊市街老元帅庙内做工。”说明“仁艺厂”是在1918年8月以后迁到上城区上羊市街老元帅庙的。

3.《东阳市二轻工业志》载,“(仁艺厂1914年建厂时)拥有东阳木雕艺人200余人,全国名艺人杜云松、楼水明等均是该厂首批职工”的说法不准确。1914年楼水明16岁,还在萧山临浦吴纯标手下学艺。仁艺厂1922年时木雕工分两个班,80余人。200多人可能是在杭东阳木雕艺人的总数。

二、关于东阳木雕“封皇拜相”的出处

东阳木雕艺人“封皇拜相”,为业界津津乐道。称杜云松为“雕花皇帝”,黄紫金为“雕花宰相”,刘明火为“雕花状元”,楼水明为“雕花榜眼”(后称“雕花状元”)。但对于出处,有“同行相誉”和“比赛排名”两种说法。

笔者认为“比赛排名”说不成立:

1.1993年以前的著述都是用“同行相誉”说,而且表述方式五花八门。如,“同行中被赞颂为”“历来被同行誉为”“被誉为”“素有——之称”等。直到1993的《东阳市志》才出现“比赛排名”的说法。其后大多采用了这一表述。

2.本人走访了与楼水明、黄紫金的同事方可成、徐土龙和楼水明的孙子楼卫东,他们都没有听到黄紫金、楼水明说过比赛的事情。如果比赛真有其事,作为行业内的趣闻雅事,当事人不可能不说。

3.楼水明1958年的职工登记表载:“1922年,25岁,二月在杭州羊市街老元帅庙内做工。包头杜云松、刘明火。至四月与葛岩林二人往平湖新仓镇道士庙做工。”楼水明2月进厂,4月离厂,如果比赛,只有在这段时间。但当时楼水明25岁,初露头角的新辈后生,而杜云松39岁,刘明火33岁,名声显赫的把作师傅,把作师傅和员工比赛,不符合行业常理

笔者认为,老一辈木雕艺人封“皇”拜“相”,始于1922年左右高手云集的“仁艺厂”,工厂化集体操刀,技艺高低分明,在对高手的恭奉戏称中逐步演变为业内公认的誉称。因为是口口相传,称谓也带有不确定性,如1957年7月22日《东阳报》“行行出状元 事事有出息”一文称杜云松为“木雕状元”。早先称刘明火为“状元”,楼水明为“榜眼”,1944年刘明火过世,名声日隆的楼水明取代刘明火成为“状元”。方可成说,雕花皇帝杜云松、雕花宰相黄紫金,雕花状元楼水明的座次是由马凤棠在1956年前后正式提出并为业内认可的。以马凤棠当时在业内的地位,比较可信。

有人称“雕花皇帝”为“木雕皇帝”,这不严谨。东阳人称木雕艺人为“雕花匠”。“木雕”是全国职业规范名称。“木雕”包括浮雕、圆雕和根雕三大类,而“雕花”则指“在木器上或房屋的隔扇、窗户等上头雕刻图案、花纹”,契合东阳木雕的技艺内涵。因此东阳雕花匠只能在东阳木雕内“封皇拜相”。

三、关于浙江省“工艺美术名艺人”

现在史料记述:1957年,浙江省人民委员会授予卢连水、黄紫金、陆润寿、厉守铭、吕加水、马正兴(竹编)为浙江省工艺美术名艺人荣誉称号,赵金清为全省唯一的木工“技师”。1962年省人民委员会授予楼水明为浙江省工艺美术名艺人荣誉称号。

经考证,省人民委员会没有命名过“工艺美术名艺人”。

笔者曾咨询过《浙江工艺美术》主要编撰人吴祖熙、童立新先生,他们说在此前编撰《浙江二轻工业志》时曾经专门对“名艺人”一事进行过查证,来龙去脉《浙江工艺美术》有准确的记载:

“(1956年)6月1日《全省保护特种手工艺名艺人暂行办法(草案)》经省手工业管理局和省文化局会签后上报浙江省人民委员会审批。”(见该书208页)。“1962年1月,省手工业管理局制订了《浙江工艺美术艺人、名艺人的评选方案》。该方案对评选的目的要求,艺人、名艺人的评审条件,进行的方法步骤和评选后的待遇安排,都做了具体规定。同年,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省手工业管理局根据省委批准统战部、宣传部、财贸部《关于省级在杭州高级知识分子和一部分民主人士副食品供应问题的报告》和全省工艺美术界的具体情况,向省人民委员会草拟了《关于工艺美术名艺人副食品供应问题的报告》。是年6月30日,浙江省人民委员会批准了省手工业管理局《关于工艺美术名艺人副食品供应问题的报告》,对全省19位名艺人(楼水明、黄紫金、厉守铭、卢连水、吕加水、吴如乾、朱正普、陈志云、王培珍、谢香如、苏昧朔、张仲光、竹振斐、王苗生、方宝銓、王长发、陈方俊、应大玉、王笃纯)除按照居民定量供应外,每人每月再供应肉2斤、蛋2斤、糖1斤、大豆3斤、纸烟2条、酒5斤(按照高级知识分子的标准供应),充分体现了对老艺人的重视和爱护。”(见该书61页)

这说明,1956,1962年主管部门两次制定上报过相关方案,但省人民委员会没有批复。1962年6月30日省人民委员会批复同意楼水明等19位省工艺美术名艺人享受高级知识分子和部分民主人士同等的副食品特供待遇。

笔者在市档案馆查到1962年7月26日东阳县人民委员会(〔1962〕商字605号)《为给予工艺美术名艺人副食品供应问题的函》:

1962县人委工艺名艺人待遇的文件

商业局、粮食局

根据上级指示精神,为了照顾东阳木雕厂老年名艺人的身体健康,除按照居民定量供应外,再给下列人员分等增加副食品的供应。

一等,每人每月供应食油半斤、糖一斤、肉一斤、蛋一斤、纸烟15包、酒五斤、大豆三斤(肉蛋可以互相顶替,必要时也可用鱼顶替,不吸烟、不喝酒的不供应烟、酒)。以此标准供应的有楼水明、黄紫金、厉守铭、卢连水、吕加水等五人。

二等,每人每月供应糖一斤、大豆三斤、纸烟十包、酒三斤(不吸烟、不喝酒的不供应烟、酒)。以此标准供应的有金君成、周芳春、严艮凑、马立玉、陈荣昌、厉炳重、严星华等七人。

以上规定,自七月份开始执行。

还有三点可以佐证“命名”说的不存在:一是没有查到与命名相关的书面文字资料,二是黄紫金、厉守铭、吕加水等相关人员的职工登记表等个人资料中都没有相关记载,三是全省其他地方政府都没有这一说法。

赵金青更不可能是省人民委员会命名的全省唯一的“木工技师”。首先,享受“二等”副食品特供待遇的名艺人有同为木工的陈荣昌、严星华,却没有赵金青。其次,查赵金清本人填写的职工登记表和先进个人登记表等,都没有相关记载。金君成的儿子金小权告诉笔者,1956年金君成参加杭州灵隐寺大佛修复工程后,业主单位曾经发给一本参加修复的纪念证书。陆光正回忆说赵金青有一本“木工技师”证书,赵金青作为同时参加修复工程的唯一木工,应该和金君成的证书同源。“木工技师”的说法很可能源自这本纪念证书。

虽然没有正式命名过“工艺美术名艺人”,但参照东阳木雕“封皇拜相”的誉称,笔者以为可以将楼水明、黄紫金、厉守铭、卢连水、吕加水誉称为“省工艺美术名艺人”,将金君成、周芳春、严艮凑、马立玉、陈荣昌、厉炳重、严星华誉称为“县工艺美术名艺人”。理由:

1.“工艺美术名艺人”称呼来自省主管局的评选方案,有出处,也合适。人选也是根据相关评选办法(草案)由各地推荐、省主管部门认定产生的,全省19人,其要求高于现在省工艺美术大师的评选条件。1962年7月26日东阳县人民委员会(〔1962〕商字605号)文件的原始发文稿中对享受一、二等特供待遇人选标准分别为“在省内本行业中素负盛名的”“在本县本行业中有代表性的名艺人”。(www.daowen.com)

2.省人民委员会批准这19位德艺双馨的手工艺人享受高级知识分子和民主人士同等的副食品特别供应待遇,其荣誉地位,非常权威

四、关于东阳木雕技校(见本书第106页第七章第一节“学校 研究所”)

五、关于建国十周年献礼作品

1959年,东阳县木雕竹编工艺合作工厂承担了省里下达的迎接国庆10周年北京人民大会堂装饰和展、礼品任务,史料称:“1959年木雕作品700余件送北京,有的展出,有的礼赠外宾,有的用于北京人民大会堂装饰。”

实际上木雕作品只有30件,其余多为竹编小件。

查该厂“北京工艺美术服务社订货明细表”载明,订货852件,其中屏风、啤酒橱、写字橱、大茶台、台灯、雕花箱、壁挂等木雕作品30件,竹编作品822件,包括屏风12樘,双面桌围屏10樘,小盘500只(单价1元),各种小篮300只(单价2元)。总计货款19600元。

该厂1959年三季度工作总结载明,实际向北京交货献礼作品为654件(主要为竹编篮、盘未足数提货)。完成北京的作品后,还为省、地区制作了一批国庆礼品,将国家、省、地区三级相加,应该有“700余件”。

六、关于东阳木雕“十把斧头”

《东阳木雕》大事记载:“(1969年)东阳木雕厂举行青年雕工技术比赛……行家评出‘十把斧头’……”实际情况是,1963年5月,木雕厂向县工交局打报告要求对已经出师定级的部分优秀青工升级上调工资,同时对徐土龙、马良勇、王锡春、方可成、吴洪潮、姚正华、韦俊才、王加寿、赵锡高、郭祖福等10位木雕打坯工进行了一次打坯技艺测评,以《韩信拜帅》为图稿,11个工时。1964年10月14日,县工交手工业局批准木雕厂包括上述10人在内的62名青工调整工资。

《东阳木雕》大事记所称的“十把斧头”,就是指参加升级测评的这十个打坯工。

七、关于现存明代古建筑的木雕雕饰年代问题

到2018年7月,东阳境内列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点)的明代古建筑有31处,比较著名如卢宅肃雍堂、北后周肇庆堂、紫薇山诒燕堂等。可惜,现在世存的木雕雕饰,大多已经不是明代原作。据市文物保护办公室专家楼天良、吴新雷介绍:

肃雍堂建成于明天顺壬午年(1462年)三月。根据《卢氏家谱》记载,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肃雍堂毁于火灾,现存木雕雕饰是1790年重建时所雕刻。

郭宅永贞堂,始建于明景泰、天顺(1450—1456年)年间。现存的四只牛腿雕刻非常精细华丽。1961年,东阳木雕历史调查小组专家曾经对其雕刻年代提出质疑,认为:“从四只牛腿的雕刻来看,与清代中叶的风格十分近似,雕工虽较为显得粗放生动,但其技艺水平基本上也是相等同的”,“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对明代木雕艺术水平的估价和作风特点鉴定有关的问题,值得怀疑,留待继续调查和大家来研讨的”。根据《东阳祠堂》王湘的考证文章,永贞堂初名衍泽堂,以后不断扩建,历370多年,到清道光戊子年(1928年)由太学生国凯等人重建花厅,前后相连房屋扩建到七幢,故又称“七台厅”。现世存的牛腿,是清中期嘉庆年间的作品。

建于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的北后周肇庆堂,根据乾隆年间编撰的《雅溪卢氏家剩》所绘村落布局图,肇庆堂为两层楼结构。而现在的肇庆堂为一层楼,可以认定肇庆堂是清乾隆以后重建的。

紫薇山民居,即许弘纲(1554—1638年)府第,根据楼天良发现的赵珪七言律诗,诒燕堂重建于清康熙早期。赵珪,字玠生,巍山人,生于明天启丙寅(1626年),卒于清康熙壬申(1692年)。赵珪的外祖是许弘纲的胞弟。赵珪的传世文集《自适吟》中有一首“先外祖小司马许公贻(诒)燕堂重构趋贺,留饮即席”七言律诗,前两句,“高门阀阅喜重妍,作述相承庆五传”“重构趋贺,留饮即席”,即重建完工宴上的即席贺诗。顺治元年(1644年)赵珪19岁,诒燕堂可能重建于顺治、康熙年间。

根据家谱《重建九如堂记》,里托村九如堂重建于清道光年间。

从建筑规制、雕刻风格等综合分析,白坦一村太和堂、古渊头村四本堂和一经堂、王坎头村锄经堂(八份厅)和义方堂等,大多为清代风格。

八、其他

1.郭金局:郭承豪先生查《长衢郭氏宗谱》,郭金局不是郭凤熙之子,郭金局的父亲叫郭承燕(1840—1919年),字翼燕,号芑泉。谱载,“(郭金局)谱名郭仁慈(1874—1919年),乳名金局,字爱周,号宝珊,美国、巴拿马获奖”。“金局”是其乳名,谱名“仁慈”,“宝珊”是号,而不是艺名,人们称其“宝珊师”,作品落款用“宝珊”或“石洞山人”。出生时间为1874年12月21日,而不是1871年。郭金局作品获奖是在1915年美国旧金山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而不是“1915年浙江省展览会,获三等奖”。

2.刘明火:现有史料生于1888年,卒于1941年。2021年5月2日笔者专访刘明火后人并查刘金氏2006年版家谱,刘明火,谱名明焕(明火或许是明焕的方言之误),字其文,号章亭,生于光绪辛卯(1991年)十一月初八日申时,卒于民国甲申(1944年)九月十一日酉时。

3.经查《寀卢村志》,卢连水的逝世时间为1965年11月。而不是现在记载的1961年10月31日。

4.1963年4月23日在倒塌的南寺塔壁内出土一尊罗汉像。有史料称其为“善财童子像”。根据金锵考证,应当是“五代木雕阿难罗汉像”。

5.楼店木雕小组:现在史料说成立于1954年2月4日,2月4日应当是农历,公历2月4日是农历正月初二,大年初二不可能去成立木雕小组。当时农村惯用农历计时。因此,楼店木雕小组成立的公历时间应当是1954年3月8日。

楼店木雕小组创始人为8人(也有说7人、11人的),但对具体名单,没有一份完整准确的。经查厉守铭、严星华、李顺松等人的个人档案确认:杜云松、陆润寿、卢连水、黄紫金、郭维木、严星华、厉守铭、李顺松是楼店木雕小组的创始人。

创业维艰

6.市工艺精品馆收藏的壁挂《庆丰收》《人民公社》,原木雕总厂作品简介称:《庆丰收》作者杜永尧、李守铭、黄紫金,制作单位东阳木雕总厂,创作时间1960年代;《人民公社》作者浙江省工艺美术研究所(东阳木雕艺人陆润寿、陆金友等),创作时间1950年代。根据陆光正、徐土龙回忆,实际史实为:

(1)作品在1960年前后由省工艺美术研究所组织创作。1971年省工艺美术研究所撤销时,陆光正等人去杭州拿回木雕厂。

(2)作品图稿由吕希棠(东阳人,中国美院雕塑系老师)、陈鹤亭(乐清黄杨木雕艺人,时任研究所设计理论组组长)、马凤棠等人设计。在研究所工作的东阳木雕艺人陆润寿(打坯)、陆金友(修光)等主刀雕刻。因此,这两件作品的作者可以定为吕希棠、陈鹤亭、马凤棠、陆润寿、陆金友等人集体创作。(金柏松)

(根据刊《东阳史志》2018第二期的原文增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