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东阳木雕文化志:高浮雕与多层叠雕技法

东阳木雕文化志:高浮雕与多层叠雕技法

时间:2023-10-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东阳木雕的高浮雕是指,将图案外框平面和图案内的“地”设计在同一水平面上,并使图案雕刻部分高出外框平面以达到凸显主题图像之艺术效果的一种雕刻技法。多层叠雕多层叠雕是指一种在平面浮雕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浅浮雕、深浮雕、镂空雕、半圆雕、圆雕等多种雕刻技法,将画面图案分割成组,分组雕刻,最后逐层叠加对接组装的创新工艺。而多层叠雕技法则一反传统,采用先将图案分组“拆零”,分组雕刻,而后进行统一对接叠加组装。

东阳木雕文化志:高浮雕与多层叠雕技法

当代东阳木雕常用的雕刻技法可归纳为:平面浮雕(包括薄浮雕、浅浮雕、深浮雕、镂空雕、高浮雕、多层叠雕)、圆雕、透空雕、半圆雕、贴片雕、圆木浮雕、阴雕、镶嵌雕、自形木雕(树皮雕)和火烧板拼雕等。其中平面浮雕、立体圆雕和透空雕是最基本的三种雕刻技法,其他技法多是其变异、扩展或组合。

平面浮雕

平面浮雕,旧时业内俗称“花板活”。是东阳木雕应用最广泛和最擅长的技法。一种适当保留平面、以线面结合的方式雕刻出凹凸起伏图像的雕刻技法。按照平面浮雕雕刻的深浅和技法的不同,又可将其细分为薄浮雕、浅浮雕、深浮雕、镂空雕、高浮雕、多层叠雕等。

薄浮雕 也有称低浮雕的。一种以线为主,以面为辅,线面结合来表现图像的雕刻技法。薄浮雕雕刻深度一般在5毫米以内,主要通过剔地雕刻将纹饰图像突起,轮廓清晰,物体略微凸显立体感,然后以严谨的线条刻画和透视投影等处理方式来造成抽象的立体图像,使画面呈现出层次和立体感。它既保持了书画式的平面性,又具有一定的体量感和起伏感,薄而有立体感,要求图案简约,刀法洗练。

浅浮雕 深度介于薄浮雕和深浮雕之间的一种技法,“地”比薄浮雕要深些,层次变化也多一些,其雕刻深度在5~20毫米之间。要求刻线严谨,以疏衬密,既浅又能凸现立体感。浅浮雕是东阳木雕最基础、最常用的技法。

深浮雕 也有称其为高浮雕、镂空雕的。深浮雕是一种线面结合,以面为主来表现图像的雕刻技法。雕刻深度较深,一般不低于20毫米,深者可达90毫米。深浮雕通过立体造型,形成浓缩的空间深度感。深浮雕往往结合浅浮雕、镂空雕、圆雕手法交错应用。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薄浮雕、浅浮雕、深浮雕的细分只是一种相对的概念,并没有严格的深度标准,且与作品大小相关。

镂空雕 镂空雕是一种借鉴圆雕技法通过镂空来表现图像立体感的雕刻技法。镂空雕和深浮雕的共同点都是追求图像的三维立体,其不同之处在于垂直深挖的称深浮雕,将图案背面局部或大部挖空(但不挖通,如果把“地”挖通,就成为透空雕了)的称镂空雕。镂空雕和深浮雕技法往往综合交错运用,确定一幅作品是镂空雕作品还是深浮雕作品并没有严格的标准,通常情况下如果主要或主体图案是镂空深雕的,就称镂空雕作品。

高浮雕 东阳木雕所称的高浮雕与雕塑界所称的高浮雕概念不同。东阳木雕的高浮雕是指,将图案外框平面和图案内的“地”设计在同一水平面上,并使图案雕刻部分高出外框平面以达到凸显主题图像之艺术效果的一种雕刻技法。高浮雕要求画面构图匀称丰满,较少露“地”,图案整体性、连贯性要强,疏密得当,粗细相融。高浮雕最大的特点是凸显主题图像,实际效果有点类似于贴片雕。因此特别适合于视角高远的桁梁屋架上的雕饰。

多层叠雕 多层叠雕是指一种在平面浮雕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浅浮雕、深浮雕、镂空雕、半圆雕、圆雕等多种雕刻技法,将画面图案分割成组,分组雕刻,最后逐层叠加对接组装的创新工艺。若分组图案采用不同色泽的木材雕刻,使得作品成为彩色之“白木雕”,称为彩木多层叠雕。2003年,陆光正创作的杭州雷峰塔多层叠雕巨型系列壁挂《白蛇传的故事》的问世,标志着多层叠雕这一创新工艺的探索成功。

传统的平面浮雕,是先将雕材根据设计的尺寸要求拼接成整体平面花板,然后将设计图稿复制到花板上进行雕刻,最后配框组装。而多层叠雕技法则一反传统,采用先将图案分组“拆零”,分组雕刻,而后进行统一对接叠加组装。其技法要点简述如下。

图像分组:在构图设计上,多层叠雕采用焦点透视与散点透视相结合的方法,将所有画面要素按照纵深层次分割成若干单元组。其中背远景必须采用横贯式平面分割(可以巧妙地利用云纹、水纹图案等作横向贯通式分割),即相当于将一幅浅浮雕作品横向分割成若干组。中近景图案则分解成远近不同的若干单元组。构图设计必须特别考虑图像分组的科学性、合理性,既要考虑排列组合的空间容量(特别是前后纵深厚度),又要考虑组与组之间穿插牵制的技术性牢度要求,更要考虑各单元组画面应当采用的雕刻技法,以及各种雕刻技法组合到一个画面后的统一和谐与整体视觉效果

分组雕刻:按照设计的分组(单元)图稿,分组取料,分组雕刻。其远(背)景单元组图像的雕刻组画面一般采用浅浮雕技法。而中近景立体单元组图像的雕刻,必须根据设计要求,综合运用薄浮雕、浅浮雕、深浮雕、镂空雕、半圆雕、圆雕等多种技法雕刻成半立体单元组图像。

远(背)景浅浮雕花板的两边要制成平行的斜切口,并在正面的斜切口上也雕上花纹,花板拼接时切口相互叠压呈鳞式排列。这时候鳞式排列的斜切口就成为花板的伸缩缝,当花板收缩时,露出的是带纹饰的正面切口,不会影响作品的视觉效果(图13.1 底板鳞式排列安装现场)。

图13.1 麟式排列的浅浮雕远景底板安装现场

拼接组装:多层叠雕将画面纵深主体分三大层次,即作为画面依托的叉格板底板框架、浅浮雕背景花板和中近景单元组图案花板。组装顺序为,首先根据设计的尺寸制作叉格板整体框架。尔后将远(背)景横向分组的浅浮雕单元组由远及近(由上到下)鳞式排列固定到叉格板框架上,两个单元组花板的接缝处叠交30~100毫米,作为木材伸缩缝。最后将中近景单元组图像由远(后)到近(前)分组穿插、逐层对接后固定到浅浮雕背景花板上或叉格板边框上,固定时要求单点(边)固定(即固定螺丝锲合在顺木纹的一条边上或一个点上),以避免木材收缩将单元组图像撕裂。

彩木多层叠雕:一般选用三四种颜色不同的木材为雕材,如以绢白清雅的椴木远山背景主色调,以浅绛色的红榉木作中景山体,以深红的红花梨作近处苍松主景。需要注意的是颜色种类不宜过多,色泽对比不能太强烈,主色调应当保持主导地位,太过花哨,反显小气,弄巧成拙。

较之传统的平面浮雕,多层叠雕的优点显而易见:

首先是采用鳞式排列分组拼接和单点(边)固定之工艺,为木材的收缩伸张给以充足的余地,从根本上解决了东阳木雕作品因木材伸缩而开裂变形的千古难题,大大地拓展了东阳木雕的市场空间。

其次是极大地丰富了画面层次,强化了纵深感,达到了平面浮雕的立体三维艺术效果。东阳木雕以平面浮雕见长,但限于工具和视角,目前最深的雕刻深度只能达到80毫米左右,而多层叠雕则完全可以突破技术层面的纵深度制约,少则二层,多则已经达到七层,其深度可以超过300毫米,加上可以综合运用多种雕刻技法,给予了充分施展技艺的平台,能够创作出大气恢宏的传世精品。

再次是十分适宜创作表现宏大壮丽场景的超大型作品。解决了变形开裂问题,没有了使用过程中的返工之虞;由于分组雕刻组装,可容纳众多的雕工同时开工,大大地缩短了制作工期;可以散件运到现场组装,解决了大型作品运输和入门上楼的难题;在选材上受木料大小限制较少,方便取材,提高木材利用率。

圆雕

旧时东阳木雕业内称“圆铃”。即立体雕,是一种立体造型、三维空间的雕刻,圆雕可以多角度欣赏,建筑雕饰的刊头,常用圆雕人物或动物。圆雕属于东阳木雕传统雕刻技法之一,唐宋以来的佛像雕刻,大多采用圆雕技法。当代东阳木雕除了立体圆雕作品(配件)的制作外,更多的是将圆雕技法穿插糅合到镂空雕、多层叠雕技法之中,以强化作品的三维立体效果。因此东阳木雕的圆雕技法更多的时候是一种经过变形处理的“半圆雕”。之所以要进行变形处理,其原因在于平面浮雕的单向视角要求和花板厚度的限制。

半圆雕

介于圆雕和深浮雕之间的一种技法。它兼有圆雕的立体感与浮雕层次丰富两者之长处。比较典型的是传统古民居上的半圆雕动物、人物牛腿,平面浮雕变成了半立体的三面雕刻。半圆雕技法构图设计不受平面约束,雕刻造型富于变化。

透空雕

透空雕是相对于平面浮雕、立体圆雕以后的一种特殊技法。透空雕也称拉空雕、锯空雕、锼空雕。是一种将“地”全部用钢丝锯拉空后再进行雕刻的技法,传统透空雕制作方式为首先在每个“地”上用牵钻打孔,然后用铜丝锯沿画线锯掉“地”,最后进行雕刻。透空雕雕刻以平面刻线切刀为主,一般取浅浮雕的技法,图案要求有规律性、连接性、装饰性,花纹粗细疏密均匀以保证作品的牢固性。因其透空透气,适用于门窗、花床、挂廊(落)、隔断、屏风、宫灯和边框装饰等。(www.daowen.com)

透空雕又可细分为单面透空雕、同一图案双面透空雕、不同图案的双面透空雕等多种形式。

贴片雕

指一种将图案单独成组雕刻,然后粘贴或者镶嵌到底板(地)上的雕刻技法。传统建筑雕饰中的天顶装饰较多采用。贴片雕图案要求简洁明快连成一体,主题突出,装饰性强。贴片雕适用于室内装潢和家具边框的装饰。

透空雕又可细分为三种形式。

单面透空雕:可以简称透空雕,即单面雕刻、单面欣赏的透空雕,因为去“地”后的花板已经形成图案轮廓,一般稍加雕刻或线条阴刻即成。

双面透空雕:同一图案正反两面雕刻、两面欣赏的透空雕,如挂廊的雕饰。

双面双图透空雕:不同图案两面雕刻、两面欣赏的双面透空雕。双面双图透空雕可以是单层的浅浮雕图案,也可以用多层镂空的雕法使画面景物互相穿插相连,增加层次内容,玲珑剔透。

圆木浮雕

是指雕刻在圆柱形雕材上的平面浮雕,相当于弧形(卷拢)的平面浮雕。适用于建筑圆柱、笔筒、家具圆柱、圆脚、灯柱等。要求图案疏密均匀,层次少,整体性强。

阴雕

最初的阴雕可以称为阴刻,即用刀凿在平面上刻出凹线条。“古老体”雕刻大多采用阴刻技法。

现在所说的阴雕,即俗称“戗阴花”,始于民国时期。指以明快的刀法直接在髹漆深地的花板上雕刻(戗)阴纹图案的雕刻技法。阴雕要求构图洗练,以简胜繁。阴雕工艺通常是一种无稿雕刻艺术(或进行简单的轮廓勾勒)。阴雕以刀代笔,要求胸有成竹,依靠手腕发力掌虚指实向右前方运刀切木(图13.2 戗阴花持刀方式),用刀须求利落,善于控制用刀力度和走向,得心应手。

图13.2 戗阴花雕刻持刀姿势

阴雕工具简单,以圆凿“铲面”为主,以三角凿“戗线”为辅。一般常用的有五、六支凿即可。圆凿最大的3厘米左右,最小的3—4毫米不等。

现在所见最早的阴雕作品在民国时期。

镶嵌雕

镶嵌雕又可分为单色镶嵌、彩木镶嵌。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木雕总厂设有镶嵌车间,出口家具有用锡、骨镶嵌的。彩木镶嵌,采用不同木材的不同色泽,拼凑成原木彩色图案,然后镶嵌到髹漆深地花板中再进行雕刻的一种技法,类似剪贴工艺。彩木镶嵌雕构图简洁明快,色彩对比赏心悦目。适用于橱、柜、箱、台、屏等各种家具的装饰雕刻。

自形木雕(树皮雕)

又称自然木雕,其中以树瘤边皮为雕材的称树皮雕(图13.3 树皮雕)。指以原木疤瘤边皮、烂树心等为雕材,因材创意,因意造型,巧妙地利用自然疤瘤花纹图像形态通过雕刻和拼接、拼贴、拼嵌等工艺手法完成主题图像创作的一种创新技法。自形木雕创新于上20世纪80年代。自形木雕自然质朴,独具风采,可遇而不可求。

图13.3 树皮雕

自形木雕不同于根雕:根雕以树根桩的自然造型为主,以神似而不饰人工雕刻凿痕为上品,已成单一艺术门类自成体系。自形木雕以根桩、边皮、树瘤、烂树心等为雕材,借重东阳木雕技艺来雕刻作品的主题图案(如人物的头部和手),通过对关键部位的雕刻显示艺人点石成金之艺术功底。

火烧板拼雕

徐经彬的《一种火烧板木雕的制作工艺》于2005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该工艺通过对特选雕材表面的喷火烧灼,利用木材纹理结构之间对温度耐受性的差异,使其“剔肉露筋”并在纹线上留下火灼炭色,恰到好处地体现了木料在历经风雨剥蚀后露筋暴脉的陈年旧痕之纹理质感,然后采用拼雕手法,把江南明清木结构农家老宅还原得惟妙惟肖,具有强烈的立体纵深、古朴雅典的视觉冲击力。

“火烧板”属于火灼表面处理工艺。“火烧板”虽然不用凿雕刀刻,但“剔肉露筋”已经达到浅浮雕线刻的效果;“火烧板”只是作品老旧的木结构部分的素材,需要通过雕刻、拼贴等常规木雕技艺加工才能完成作品。火烧板拼雕,一种通过综合运用火烧板工艺和拼贴、雕刻技艺来还原木结构古建筑风貌的雕刻技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