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干》上映期间,诸多报刊媒体纷纷以各种篇幅的通讯、报道和评论的形式,向全世界讲述了《苦干》中所涉及的中国国家与人民的诸多内容,话题涉及民族、教育、文化、工业、交通、战争、难民、民众心态和城市精神等各方面,勾画出西方人视野中的抗战重庆的多元景观。
1.《苦干》中高扬着“中国人民面对外敌时坚强不屈的英雄精神”[28]
《苦干》拍摄于1939—1940年,至1941年上映时中国已独自苦撑抗战了近十年。抗战中的淞沪会战、南京大屠杀、日军的大轰炸等诸多事件,以及中国以弱抵强的勇气与精神,让中国频频成为世界媒体关注的反法西斯中心国家。《苦干》的上映和此期间媒体的密集报道直接影响了美国政界和公众对中国的认识,报刊媒体关注中国人民的奋斗精神,尤其注重挖掘与《苦干》电影副标题“中国不可战胜的秘密”之含义,将中国民众的意志与影片的题目联系在一起,从媒体层面解读了战时中国人民的民众心态和精神意志。《洛杉矶时报》对影片中的中国人民精神做过多次报道:“整部影片的各种情节叠加在一起,不仅展现了中国人民勇敢团结、决心抗战的崇高精神,也表现出了中国人民组织各类抗战活动,谱写惊天动地抗战史诗的聪明才智。”[29]
“《苦干》聚焦了无数默默无闻的中国人民,展示了他们不屈不挠的艰苦奋斗精神和保家卫国的勇气。这些默默无闻的中国人民带着影片所展示的那种艰苦劳作的精神和保家卫国的勇气持续抗战五年,使得日军侵略者最终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30]
《纽约时报》发表长篇评论总结:“影片展示了中国这样一个伟大国度的地大物博,以及深印在千千万万中国人民内心的那种顽强不屈的精神,那种团结一心的抗战力量。整部影片令人叹为观止。”[31]
《波士顿邮报》评论说:“苦干”的意思是“进行艰苦卓绝的抗争”,或者“英雄般的行为”,或者说是“勇气”。用“苦干”作为影片片名,非常恰当地承载了这部令人鼓舞的彩色纪录片的内涵。[32]
一名观众给《波士顿邮报》编辑部写了一篇署名为“苦干的意义”的观后感中说:“任何人观看这部影片后,都不会对片名‘苦干’中所蕴含的‘勇气和英雄般的行为’感到不解,虽然在我看来,中国人民所进行的抗战与其说是英雄般的,还不如说是艰苦卓绝——每个男人、女人和孩子都以自己的方式为他们的‘那一碗饭’——他们的生命、中国的生命而战。”
对于中国对抗日本侵略者的旷日持久战,美国各媒体报刊不约而同地将评论重点聚焦在顽强不屈、艰苦奋斗的中国人民身上,正如同《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评论称:“中国人,这些对祖国怀着满腔热爱的人们,他们毅然决定要誓死保卫国家,从来不知道什么是艰难险阻。他们之中有的身份高贵,也许有很多是默默无闻的平凡人,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们都是忠于祖国,充满力量和勇气的人——中国人。”[33]
2.修建滇缅公路——中国的生命线,“这些筑路工人是名副其实的中国英雄”[34]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日军迅速占领了中国主要大城市与沿海港口,摧毁了中国的国防工业,也阻挡了中国的重要外援通道。1938年初,滇缅公路开始修筑。沿线约20万各族劳工被征集到公路上,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与严重缺乏施工机械的情况下,在世界上最崎岖的山区,修筑这条上千公里的滇缅公路。几条最大的输入路线一条一条被斩断:先是“香港路线”——这条经华南、华中通往内地的对外联络补给线,在1938年10月因日军占领广州被切断;而后是滇越铁路——经越南进入内地的路线,曾是运输量最大的一条线路,但在日本相继占领越南和中国广西的南宁后,也于1940年6月被彻底截断。自此,滇缅公路成为真正意义上援华国际物资入华的“生命线”。美国《生活》周刊曾用诸多篇幅报道过斯科特在影片中走过的这条公路。影片中斯科特从香港经越南海防出发,跟随运送救援物资的卡车一路由滇缅公路入云南、贵州,最终抵达战时首都——重庆,沿途拍摄了用双手和生命修筑这条公路的中国人民和艰险路途,画面尤为震撼。《洛杉矶时报》报道:“影片展示了现代时期最为震撼人心的一次工程壮举:修建滇缅公路——中国的生命线……美国工程师声称,就算使用最先进的机械设备修建滇缅公路,也需要七年的时间。但是令人震惊的是,中国人民——这些几乎是徒手修建滇缅公路的人们,他们夷平了两旁陡峭的山岩,在湍急的河流上修筑桥梁,他们仅用了14个月的时间就建好了这条长达2000英里的公路。”[35](www.daowen.com)
《波士顿环球日报》对于影片中援华车队在滇缅公路行进路途中的危险与艰难有过非常形象的描写:“备受关注且总是出现在新闻头条中的滇缅公路……受到轰炸机的轰炸,随时可能遭遇爆炸的危险,公路状况极为糟糕……但是,一辆辆卡车还是毅然决然地发出扎扎声,勇敢地向前开去,为军队运送着重要的军需品和食物。”[36]
中国人民用徒手修筑的这条艰险公路的坚韧精神,也和影片的标题——苦干中的“艰苦奋斗”非常契合。《洛杉矶时报》对此评论道:“影片《苦干》所展示的不仅仅是中国人民修建滇缅公路的情景。它记录的是整个中国和中国人民的生活现状,它将中国人民那种顽强不屈地与侵略者进行斗争,直至将他们赶出国土的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中国人民誓死将侵略者赶出国土的这种精神和信念就是整部影片的精髓所在。”[37]
3.重庆人在大轰炸下的“坚忍精神”——“中国之所以不可战胜,就是因为中国人始终充满力量和信念,始终对未来怀有不可磨灭的期待”[38]
1940年8月19日、20日,日军出动了289架战斗机,分四批对重庆市区轮番进行了连续两日的毁灭性轰炸。日军在此次轰炸中投下了大量燃烧弹和新型凝固汽油弹,市区房屋被炸毁起火,加之正值炎夏酷暑天气,市区陷入一片火海,救灾工作极其困难。[39]电影《苦干》最后部分有大约18分钟的内容就是拍摄的此次大轰炸的实况,约占整部影片的五分之一的篇幅,轰炸与救灾过程是全程无解说词的实景录音,堪称全片的高潮。
在此之前,并没有任何关于重庆大轰炸的视频画面,只有文字报道与照片见诸报端。从西北返回重庆的斯科特在南岸美国大使馆旁拍下了完整的空袭画面后,又回到市区拍摄轰炸后燃烧的城市与民众救灾过程,影片中触目所及全是被炸毁的残垣断壁的城市房屋,但人们的精神状态仍然矍铄乐观,城市中的人们在轰炸前后的生活工作、防空洞的建设与工业生产都有序进行。《洛杉矶时报》对电影中重庆人民镇定自若地对待日本轰炸的精神面貌进行了报道:“镇定沉着的中国人民——电影中除了那些触目惊心的轰炸画面外,另外给人深刻印象的则是轰炸区居民准备迎战的情形——他们的镇定沉着,表现出的勇敢和坚忍;以及轰炸过后的情景,包括人民领导蒋介石和其夫人所做的工作。”[40]
各大报刊对于此部分给人们带来的震撼与感慨也不遗余力地积极报道,在评论电影内容的同时,也对此次轰炸的情况进行了侧面报道。1941年6月15日的《纽约时报》中提及:“(此次)轰炸中,仅两天的时间,死亡人数就达到了15000人。”[41]《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的多篇长篇评论中将电影画面形象地用文字展现出来:“影片中最为壮观的还属重庆大轰炸的场景。当时,355架日本轰炸机向重庆一共投下200多吨炸弹,明目张胆地宣扬将把重庆彻底夷为平地(1940年8月19日和20日)。那些轰炸场面非常恐怖阴森,令人魂飞胆丧。”[42]“影片中展现重庆大轰炸的那一片段——影片的高潮部分时,叙述者不再叙述,只有轰炸机的轰鸣声和炸弹的爆炸声如雷贯耳般响彻着,直击人心。”[43]“浓烟滚滚而上,直耸云天;火焰激烈地燃烧着,发出响亮的声音……就这样,重庆这座城市的大部分被浓烟火焰所吞噬。”[44]
《波士顿邮报》发表长篇评论文章对大轰炸场面的震撼与亲临现场感剖析道:“重庆大轰炸场面非常壮观,使人产生前所未有的恐惧。轰炸场面震慑人心,残暴无比,将人类的残酷无情和破坏力展现得淋漓尽致。人们甚至很难相信一位美国新闻记者,站在美国领事馆台阶上,一边躲避着从天而降的炸弹,一边拍摄着如此震慑人心的轰炸场面。影片中,你可以看到那些炸弹所带来的一条条死亡之路,还有它们爆炸时那种震耳欲聋的轰鸣声。然后,你就看到了无数失去生命的人,他们被炸弹撕成了碎片,横七竖八地倒在地上,也有的被炮弹炸着飞向一个又一个角落。‘苦干’意思是‘进行艰苦卓绝的抗争’,或者‘英雄般的行为’,或者说是‘勇气’。用‘苦干’作为影片片名,非常恰当地承载了这部令人鼓舞的彩色纪录片的内涵。”[45]《时代周刊》认为,《苦干》向美国观众提供了“最真实的二战时对重庆1940年8月19日和20日的轰炸画面”,它们“远比黑白轰炸可怕”,“镜头三分为36架整齐的日本飞机编队,蓝色天空,炸弹爆裂的深红色飞溅。薰衣草和紫色的烟雾和碎片,暗褐色的房子下面是浑浊的河水,被毁坏的房子骨架被白热的烟烧黑。唯一缺少的是高射炮的红色闪光。重庆被夷为平地。”[46]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对于轰炸中的重庆人民在遭受灾难后积极重建家园的不屈精神发表了长篇评论:“这些个头不高、默默无名的人们,他们所面临的危险和毁灭,对于生活在没有战争的土地上的人来说,恐怕是难以想象的。轰炸似乎结束了……遭受空袭的中国人——男人、女人和孩子们,在第一时间从他们避难的岩洞中走出来,重新开始建设他们的生活。成千上万的中国人——身材娇小,体态轻盈且充满活力——他们是与修建滇缅公路的人一样的中国人。到处都可以看到这样的中国人忙于重建家园,重新生活的情景。这部影片帮助人们了解到中国不可战胜的真正原因。中国之所以不可战胜,就是因为中国人始终充满力量和信念,始终对未来怀有不可磨灭的期待。”[47]
西方媒体在报道重庆大轰炸时,时常会将其与伦敦的空袭做对比报道,对《苦干》中斯科特冒着生命危险拍摄到的轰炸画面,美国报刊的评论报道也不例外地提到了西方民众更熟悉的伦敦空袭,从而更形象地展现了民众对待灾难的从容不屈的精神:“当伦敦被轰炸,圣保罗的神社,国会大厦和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被损坏或销毁,戳中我们的痛处。它们是我们的传统的一部分。我们也不惊讶于来自英国的刚毅和勇敢的故事。他们的生活方式、他们的生活水平是那么类似于我们,我们可以想象他们正在经历什么,就好像我们自己在那里。”“我们很容易遗忘的是,自赫尔曼·威廉·戈林(Herman Wilhelm Goering)决定发动纳粹德国空军袭击大不列颠岛后,在大不列颠岛正在发生的一切,已经在很早以前就在中国发生了。我们只是在近期才知道,日本空军轰炸重庆,迫使重庆人民在地下防空洞中胆战心惊地缩成一团,每天二十四小时在那里停留时间长达二十二小时。轰炸区的难民无处躲藏,只有在地下防空洞中死守,直到因饥饿和疲乏而几近崩溃,挣扎在死亡边缘……影片的高潮即重庆大轰炸的场面。一颗颗炸弹发出尖叫声,而后无情地落在结构简单、完全没有防御能力的一座座房屋上,有的房屋被撕成碎片,有的则瞬间着火,烈火熊熊燃烧。日军当时在重庆的十二个地区进行了同时轰炸,所到之处,一片狼藉。观看这部影片的时候,观众可以真切感受到当时伦敦人民和重庆人民的心情——不是面临死亡时的恐惧,也不为炸弹所带来的毁灭而震惊,(我的)胸中急剧上升的只是一团怒火,为我们本已十分文明的这个时代竟然出现这样的残暴行为而感到义愤填膺!但是,影片中最触动人心的,还是战争中的人民不懈抗争的精神。他们不分地域,不论种族,都为自由做出了最英勇的抗争。”[4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