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抗战时期中外科技交流特点及研究成果

抗战时期中外科技交流特点及研究成果

时间:2023-10-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37年全面抗战开始,中日断交,赴日留学生中断。战时中国留学生主要集中在中国的同盟国:美国、英国、印度等国。他们不仅对中国抗战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发挥了积极作用,而且对中国科技的发展、人类文化的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抗战时期中外科技交流特点及研究成果

1.中外科技交流以应用科学为主

科学研究直接为战争服务是当时战时中国科技教育的主旋律。研究院的科研以“纯粹学术与应用学术的发明,应顾及国家需要分别缓急先后”,“为谋求教育行政与国防及生产建设事业之沟通与合作,应实施建教合作方法”。[20]由此可见,当时全国的科学研究都转向以应用研究为主,所以中外科技交流的主要内容亦是如此。以农业中外科技为例,1945年10月,国民政府为发展农业计,向美国政府提出农业技术合作的建议,“经数度洽商,双方同意合组中美农业技术合作团,以便拟订一个广泛完善的中国农业发展计划,并就执行该计划所需要机构的形式和种类,提出建议”。考察团由中美双方分别委派10名专家组成,中方团长为农林部、粮食部高级顾问邹秉文;美方团长为加利福尼亚大学副校长兼农学院教务长赫济生。[21]考察团耗时3个月(1946年6月至9月),足迹所至川、云、贵、江、浙等14个省份,对中国农业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察。考察团形成了《中美农业技术团报告书》,报告书对中国农业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如病虫害防治、森林植被、农村金融等从宏观上提出了一些有益的设想,并有一定可行性。

2.中外科技交流主要国家为战时同盟国

留学生派遣为例,战前留学生派遣遍布欧、亚、美洲的20余个国家,而其中留学生数量最大的是日本。抗战前,在日留学生总数和每年派赴的人数均占总留学生人数的50%~70%。如1929年,留学生总数为1657人,留日人数为1025人;1936年,留学生总人数为1002人,留日人数为496人[22]。1937年全面抗战开始,中日断交,赴日留学生中断。战时中国留学生主要集中在中国的同盟国:美国、英国、印度等国。尤其以赴美留学生居多。数据显示,1928—1933年期间,中国留学生主要分布在美国和英国两个国家。除留学生派遣之外,中国的实习生、考察团派遣,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在国外设立科学文化交流机构,均是以美英为主。(www.daowen.com)

3.战时留学生回国潮、知识分子回国潮为中国科技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

1937年卢沟桥事变之后,海外学子纷纷辍学归国。1937年10月下,在日留学生6000余人几乎全部回国。抗战前夕,中国在欧美各国的留学生共约4000人,到1938年5月,回归者几乎占了总人数的一半。据不完全统计,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第一年,归国效力的留学生总数约8000人[23]。军、工、理、医等专业的留学生在抗战时期尤为各方面所急需,留学生回国后积极培训前线急需的军事技术人员、努力创建水电事业、努力兴办钢铁企业、努力投身农田水利建设,在科研设备和原材料奇缺的情况下,做出突出的贡献。抗战全面爆发后,一些正在海外的专家学者也匆忙回国。如中国现代物理学家严济慈、有机化工博士陈康白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工程力学家徐芝纶等。他们不仅对中国抗战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发挥了积极作用,而且对中国科技的发展、人类文化的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