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闻界是新闻战线上的主要力量,与军事斗争同等重要。新闻界同人,是不带枪的战士,是一支没有番号、不上战场却力量巨大的部队。“今当全国努力抗战之时,我新闻界为国奋斗责任之重大,实不亚于前线冲锋陷阵之战士。”[55]大后方的新闻从业人员,同样战斗在抗战前线、行进在抗日第一线。他们虽然没有拿起真刀真枪与敌人战场厮杀,但是在舆论宣传这个看不到硝烟的战场上,新闻工作者依然坚决地与之抗争到底,其激烈程度并不亚于真枪实弹的拼杀。就此,国民党元老、早期报人于右任论述到:“是以有独立之民族,始有独立之言论,始产独立之民族,有独立之民族,始能卫其独立之国家。”[56]因此,战时的中国新闻界,要团结一致、众志成城,要积聚力量、凝聚民心,必须愈发重视新闻事业的传承与革新、新闻人才的补充与培养、新闻学术的发扬与光大。正如中央政治学校新闻学研究会创办的《新闻学季刊》在《发刊辞》中所宣称的那样:“值此抗战建国时期,新闻界之努力与否,努力途径之正确与否,直接为决定抗建工作成败之重要力量,精神动员,既较人力动员与物力动员为尤要,而肩负精神动员之重任者为新闻界。如何使新闻事业之质量数量增加,如何解决此时此地新闻界所遇之特殊困难,如何集中意志与力量,如何图于最后胜利有所贡献,如何为来日之报业,植一新的基础,如何将旧日新闻界之劣根,彻底拔去,发挥宣传效能,扩大领导范围,凡此诸端,均急待报界之共同讨论共同研究,而新闻学之定期刊特尚矣。”[57]事实上,抗战时期的中国新闻界始终坚持抗日救国和民主正义的主旋律,高扬宣传抗战、服务战争的鲜明旗帜,采取灵活的斗争策略,排除万难,不畏艰险,及时报道中国军民英勇抗战的消息,大胆揭露汉奸败类的黑幕,猛烈抨击法西斯的暴戾,有力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他们所做出的贡献亦相当巨大,并不亚于前线的抗战将士。更确切地说,新闻宣传与军事斗争互相配合、协同作战,共同对敌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2.新闻界在宣扬国威、统一舆论、振奋人心、团结一致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宣扬国威,统一国论,提振人心,一致迈进,以达驱除敌寇,复兴民族之目的,而完成三民主义国家之建设,实唯新闻界之积极奋起是赖。”[58]国家的新闻事业,是复兴国家、振奋民众和完成“三民主义”的有力保障和极其重要的依赖。抗战的新闻界,担负着“纸弹亦可歼敌、报章同样救国”(成舍我语)的重任。当时,新闻业界的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为:一是及时报道中国军民英勇抗战的消息,大力传颂中国军民英勇抗战的捷报与事迹,大胆揭露汉奸败类的黑幕,无情讨伐、鞭挞汉奸卖国贼的丑恶面貌和无耻嘴脸,强烈反对批判法西斯主义的猖獗与罪行,对它们的斑斑劣迹与恶行进行大胆揭露曝光,猛烈抨击世界(日本)法西斯的倒行逆施,有力打击敌伪的嚣张气焰;二是大力推动抗日救亡的舆论宣传,热情支持和拥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呼吁和争取国际人士的同情与援助,并冷静理智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始终坚持抗战救国的民族主义宣传方针政策,不论是新闻报道、社论还是副刊、专栏,都无不紧紧围绕抗战救亡和民族大义这个中心和主题,传达中央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的胜利的消息,热情拥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极力呼吁国际同情与援助;三是澄清各种谣言,消除民众疑惑,屏除各种谣诼流言谎言的毒害及蛊惑人心,极大地鼓舞民众的抗战信心和决心。另外,科学分析国内外的形势和走向,解答大众关注的抗战问题,对摇摆不定、犹豫不决的人们棒喝一声,冀其自觉自省、切不可自误误人。
总之,抗战时期的爱国报纸纷纷投入抗战事业的大洪流,不约而同扛起新闻救国的旗帜,积极进行抗战宣传和舆论鼓吹,使民众了解抗战情况和形势,与日伪新闻宣传做积极有效的斗争,在新闻战线上为中国军民最后战胜日本法西斯做出了可贵且重要的贡献,为中国人民最终战胜日寇(伪)承荷起应尽的责任。(www.daowen.com)
3.对国民党新闻事业性质和属性以及国民党党报地位和作用的阐述。(1)关于国民党新闻事业性质和属性的论述。蒋介石认为,党报既是国民党与国民政府“戡乱建国”“抗战建国”的有力工具和发言人、代言者(例如,国民党党报一直称共产党领导人及其军队为“共匪”“共军”),又是代表与集中民意、反映与聚拢意志的渠道和途径。并且,在他看来两者并行不悖,可以统一。但是,蒋介石更加侧重或者更确切地说看重党营新闻事业的剿匪灭共的功用,其本质属性是从属或依附于国民党及其政权(军队)的思想教育、政治宣达、主义宣导以及主张宣扬的利器。(2)关于国民党党报地位和作用的阐述。蒋介石认为,新闻事业作为宣传工作的主要部门,因为实行“三民主义”、建设现代民主政治国家,一定离不开新闻事业、离不开宣传的大力鼓吹。所以,舆论宣传所负的责任特别重大。之后,蒋介石沿着“三民主义的实现离不开三个方面”这一观点的路径,继续展开分析:第一,人与社会组织的关系;第二,党政干部与普通群众的训练;第三,新闻宣传事业推动尤为重要。而这三个方面的实现,恰恰离不开报刊这个“开路先锋”“鼓吹手”和宣传机器。没有了报纸,“三民主义”无从着手、不知所然,即使勉强进行了也肯定是差强人意、事倍功半。那么,他自然而然得出结论:“完成‘三民主义’国家之建设,实为新闻界积极奋斗是赖。”[59]在不同的场合,蒋介石都会极力强调说:“我们要实施主义,尤先要阐扬主义;要建设国家,尤先要宣扬国策。能发达群众,群策群力,以收事半功倍之效”,并认为“今当全国势力抗战之时,我新闻界为国家奋斗责任之重大,实不亚于前线冲锋陷阵之战士”。[60]在这里,他把报纸、杂志等期刊的重要性与军事作战“等同”起来了,认定报刊也是一支重要的军事力量,或者说也是一个“方面军”。某些时候,“笔杆子”的作用丝毫不亚于枪杆子。毛泽东同志曾说过:“凡要推翻一个政权,总要先造舆论,总要先做意识方面的工作。”[61]报刊的重要性并不亚于军事实力,甚至在某种情势下更为重要,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对此有着惊人的一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