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抗战时期大后方社会变迁研究:服务精神及其影响

抗战时期大后方社会变迁研究:服务精神及其影响

时间:2023-10-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抗战军兴的历史背景,赋予了中国的民族精神以崭新的内涵,使战时新闻工作者之中形成了团结一致、精诚合作的良好氛围,中国新闻从业人员和报刊工作者的精神面貌较之前更加饱满丰腴,其职业认同感、行业荣誉感、新闻自律感和社会责任感更加深入,呈现出乐群敬业、研精覃思和仁爱勤进的进取面貌,这一点也许是外敌入侵带给中华民族深重灾害的同时所产生的“优质副产品”。

抗战时期大后方社会变迁研究:服务精神及其影响

服务精神,指当时为某种事业、某个集体或他人工作的思想意识和心理状态,是以“服务对象为本”的一种奉献与服务态度[27]彼时之新闻界,“则能刻苦耐劳,能冒险尽职,这一点特别重要”。[28]当此国难当头之际,新闻记者们普遍敢于担当、不惧牺牲,为国家嘉言献猷,为将士鼓舞助威,为民众提振士气,他们以笔为枪与敌人在新闻战线上一争高下,甚至有的还投笔从戎真刀真枪与敌人周旋到底,很好地做到了“宣达民意,鼓舞民气,振发国民精神为第一责任”。[29]正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大国之民,其志经灾弥坚,其情罹难弥真,其心历久弥定”,敌寇的侵略并没有消灭中国人的意志,日伪对新闻事业的摧残也没有吓倒新闻同人,反而激起了他们视死如归、报效国家的爱国热情与民族精神,这种“反弹”亦符合“国家不幸诗家幸”的文化传统。抗战新闻人坚贞不屈、视死如归,将“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大丈夫气概”演绎得淋漓尽致。与以往不同,战时的新闻从业者(除了少数“下水”做了敌伪的汉奸),绝大多数都能自觉自发地站在爱国进步的立场,以服务抗战、报效国家为己任,继承和弘扬文人论政的传统,自发地投身新闻战线,自觉地宣扬国威与先进、揭露敌人凶狠与残暴、争取国际同情与支援,主动积极地参与和投入新闻救国、言论报国的崇高事业中去。他们不怕流血牺牲,不惧威逼利诱,不受收买拉拢,坚决彻底地与日伪进行殊死搏斗,坚持民族大义和文人论政传统,充分发扬和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主义精神。诚如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的精辟所论:“物质之损坏有限,精神之卒励无穷。”[30]尤为重要的是,新闻职业道德在战时残酷的环境下和民族巨大的危机中得到空前的强化与高度的认同,其内容和意义亦得以补充、充实和完善。抗战军兴的历史背景,赋予了中国的民族精神以崭新的内涵(并且,延续至今、沉淀下来,构成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宝贵品格),使战时新闻工作者之中形成了团结一致、精诚合作的良好氛围,中国新闻从业人员和报刊工作者的精神面貌较之前更加饱满丰腴,其职业认同感、行业荣誉感、新闻自律感和社会责任感更加深入,呈现出乐群敬业、研精覃思和仁爱勤进的进取面貌,这一点也许是外敌入侵带给中华民族深重灾害的同时所产生的“优质副产品”。根据心理学的证明,一个人心愁密布、常怀忧虑之时,反倒会促使其产生强烈的写作欲望与创办冲动,因为此时此刻是人的内心深处最需要理解、同情与倾诉、交流的时候。同样的道理,对知识分子(包括新闻从业人员)这个具有强烈民族意识和充满忧患意识的群体而言,其最大的痛苦莫过于国家受到外敌(族)侵略、面对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如地震),特别是国难当头、民族危亡之时,他们更加心忧如焚、夙夜兴叹——对“肉食者”的昏聩无能、颟顸蒙昧、妥协退让以及自己“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那种心痛与惋惜、不屈与抗争,是他们最愁苦最痛心最神伤最不堪的时候。在这样的一种情感诉求和心理状态下,知识分子(新闻工作者)肯定要把满腔的苦痛和全部的希望通过新闻报道和报刊文章倾泻,这时的新闻作品文章最真实、感情最真切、思想最真确,是作者灵魂深处的呐喊与呼唤,反映了其思考人生道路、国家命运、民族前途、社会荣辱的心路历程。于是,成就了新闻史上诸多流传至今的名篇佳作,造就了“战时新闻学”的辉煌。[31]

综合上列情况,简单列表如下:

中国新闻界抗战前后状况对比表[32](www.daowen.com)

续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